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的习作语言大多平淡无味,即使有一些生动词句,却很少见到幽默的语言。那么,什么是幽默的语言呢?幽默的语肓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快慰和兴趣.从而感化读者,是学生的学识、品质、智慧在文章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幽默的语言从表面看是轻松愉快的,但实质上是严肃的,它往往是在微笑中对可笑的行为进行批评、嘲笑,甚至是讽刺。因此,适当使用幽默语育,不仅可以增加史采,增强形象性、趣味性和可滨性,还可以反映更深刻的思想意义,提高表达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正>幽默,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中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比较平实、单纯,即便有一些生动词句穿插其间,却很少见到幽默。其实,适当使用幽默,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还可以反映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提高作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幽默风趣的人,大家都喜欢接近,幽默风趣的文章,大家都喜欢看。在作文中适时地“幽他一默”,不仅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空白"即布白,是一种艺术手法,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空白",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素质,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法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在文学创作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适当留下不完全或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成文于1925年10月,记录了1917年冬天,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文章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流传于世,感动了千万读者.文学创作,往往凝聚了作家一生的学识与生活.品读文学作品,读者与作家进行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不仅可以读到作者成文时的思考,更能读出作者的人...  相似文献   

6.
郭敏 《化学教与学》2011,(9):57-58,62
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幽默手法,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解决一些知识难点,化解课堂矛盾,融洽课堂教学关系。把握一些幽默的原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活动是文学创作主体将自己的存在经验与生活感受形式化,并因此而体味某种或某些价值的过程。文学创作主体与潜在的读者进行文学交流是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种基础性的交流行为。在这一行为之上,文学创作活动还可以显现为其他形式的交流行为。文学阅读活动也显现为读者与潜在的作者(潜在的文学创作主体)之间展开的一种交流行为,即"阅读—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宁 《考试周刊》2007,(39):107
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生动,通俗易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具有吸引力。教学中应注意严格使用科学的语言;努力使用赞赏性的鼓励语言;适时适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巧妙借助无声化的目光语言;还应充分利用灵活性的肢体语言;适时地利用生动形象的类比语言。  相似文献   

9.
高校"现代汉语"课程中适当增加方言例证的讲授比例,不仅可以增加大学教师的授课魅力,还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引入方言例证授课可以缓解"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枯燥之处,增加教学的新奇感;可以使知识浅显化,更便于听课者消化、接受,进而提高汉语、文学教学质量。引入方言例证教学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更易于摸清楚语言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握普通话的特征。此外,还会直接激发大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严育洪 《师道》2012,(4):37-38
世界上有不喜欢幽默的人吗?说来恐怕很少。幽默不仅使人轻松愉快,心旷神怡,而且还可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可以用幽默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试想,学生每天面对着紧绷着脸的课本,又每天面对着紧绷着脸的教师,怎能不紧绷着脸!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人类的高级智慧,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能够化难为易,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带来想象和启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合理地巧用成语,、借用诗词、漫画等方式展现幽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等作用。文章探讨了"幽默"的运用形式,阐述了"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幽默"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幽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幽默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难点,但如果将诙谐有趣的幽默元素适当地引入教学实践中,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加深其对幽默所依附的语言文化的了解。文章初步分析了法语语言中常见的幽默要素,以案例的方式探索幽默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局限性,并对教学中系统性地引入幽默元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明达 《英语沙龙》2007,(5):63-63
本篇文章是一篇幽默小品文,含有大量双关语,仅仅按照有关双关语的一层意思翻译,便会失去原文的幽默。所以我们不配中译文。读者可以借助我们对有关双关语作的注解,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幽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科技英语文章的阅读与理解通常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专业性的词汇,枯燥单一的铺陈叙述,往往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些文章的趣味性,省略辅助说明的部分,利用图示,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将利用实例,介绍如何简化科技英语文章,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梗概.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林语堂文学创作的一个标记性特征。在英文巨著《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对幽默信手拈来,通过幽默来批判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并向英语输入新的表达方式和认知角度。他在作品中对幽默的充分使用体现了幽默大师的文采和风范,促使我们重视幽默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并重新评价林语堂的幽默观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英语幽默的产生机制为切入点,借助于指示语、合作原则等语用学相关理论进行解析,旨在提高读者对英语幽默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文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丰富语言表达的手段与工具,更与人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隐喻性表达的类型,阐释隐喻具有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委婉、增加劝诱力和富于新意等语用功能,并强调语言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隐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俏皮幽默的心态,善于想象与联想的才能,深思明辨的性格,渊博的知识与雅正的训练形成了极为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艺术技巧,这几方面共同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作品风格。钱钟书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现实主义品质,还具有现代主义风格。他的文学创作从创作倾向、创作题材、创作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言语幽默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关联过程,因此,使用关联理论来准确理解言语幽默是了解幽默的最佳方法。文章以黄西在美国各电视台的幽默话语为语料,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成功产生的原因,希望读者可以从此正确的理解并欣赏英语幽默话语,最终使幽默这种形式更好的服务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留白,原本是中国绘画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即在整幅画面中适当留下空白,什么也不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以达到"此时无笔胜有笔"的艺术境界。后来,这种手法渐渐被移植到文学创作中。作者故意隐去要表达的含义,而运用一些特殊的文字,让读者去揣摩诸如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蕴含的哲理、人物的情感等。这种技巧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简约含蓄,有"言有终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读者则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尽情徜徉在想象的殿堂之中。留白,可以在文章任何一处展开,但多用于结尾。留白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