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梓 《中国教师》2009,(7):34-35
<正>新科举人的荣耀光宠,是从放榜那一刻开始的。放榜这天,在全社会的期待中,有鼓乐、仪仗、兵丁护送榜文,顺天府到府尹衙门、各省到布政使司衙门或巡抚衙门前张挂。一时间,万人空巷,即  相似文献   

2.
“班马”,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出现频率甚高。但很多人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知道它的确切来源及含义,本文即对“班马”析源辨义,并对其影响加以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中的丁举人强横霸道,凶恶残酷,对偷了他家东西的孔乙己“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举前穷困潦倒,备受凌辱,中举后众人争相送米送鸡送酒,极力巴结讨好,就连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也忙去拜访,送银子,给房子,攀附拉拢唯恐不及。举人到底是什么官.如何这般了得?  相似文献   

4.
说“折腰”     
“折腰”就是平常所说的弯腰,《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河见腰部有着相当强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5.
《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一句,后人有两种断句方法。本文从"强弩"所指入手,试图解决此句及与"强弩之末"相关的几处断句问题。  相似文献   

6.
《史记·孝武本纪》中载"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一句,对于"壶梁"之义,后人渐模糊不清而认为"壶梁"为神山之名。实则,"壶梁"并非神山,本义为"通往神山之桥梁",此乃建章宫泰液池中金石之龟鱼一类,象征能够通往海中仙山的灵兽。  相似文献   

7.
8.
《汉书·地理志》载:“雍,秦惠王都之,有五、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上郡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这说明汉代雍、肤施两县均立有黄帝祠。《汉书》卷25《郊祭志上》也载汉武帝在长安设有黄帝祠。但同书《地理志》又载:“虢,有黄帝子、周文武祠”。“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正史的态度历来不一,对一些史学家的著史也有不同的评价,如对司马迁、班固这两位正史源头作家就有谁优谁劣的争论.从司马迁、班固的生活年代、著史背景、创作好尚等角度去分析并加以考辩,可知司马迁、班固都是我国古代正史著名作家,他们著史各有所长.司马迁主要贡献在"通史"体例上,班固则体现在"断代史"体例上.在创作方面,他们都十分艰辛,意志坚强.争论他们著史谁优谁劣实没必要,能写出<史记>、<汉书>这样的史著实在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相似文献   

10.
乔萍 《教学随笔》2009,(10):33-33
前段时间,我去某地参加新课改培训学习。在听课时,有位教师在报告中讲探究式阅读教学,举例说明讲授好《孔乙己》一文时说,几乎所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丁举人因孔乙己偷书打折了他的腿,都认为由此可以看出丁举人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而他自己却并不完全赞同这点。他认为丁举人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用心考虑的,他没将孔乙己逼上死路,因为他没有让人打孔乙己的“手”,更不会将他的“手”打折,而是让下人打折了他的“腿”,说明他还有心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10,(3):59-59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修德,五是老而善终。人生有这“五福”,自然会吉祥、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12.
传世正史文献对汉武帝时期使者出"西夷西"四道的记载,内容大多近同,具体分述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甚至不少记述互有抵牾,如出"四道"与五地、"出邛、僰"与"出徙、邛"、"出僰"与"出西夷西"、"出莋"与"闭筰"等。这些文献"讹误"的地方并非全都是错漏,反而是不少真实历史信息的反映。在西汉开发西南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西夷西"道路与古代民族通道、汉代诸多官方政令、汉夷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汉武帝元狩年间求通"蜀身毒道"的"出西夷西"的四道是"出駹"、"出冉"、"出徙(邛)"、"出邛、僰"四道。  相似文献   

13.
班固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材,"<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之作,同时又批评司马迁"非谊士",<史记>有"史公三失".这种矛盾是由于班固在写作中,因无法摆脱司马迁的影响而产生焦虑,进而"误读"<史记>所致.  相似文献   

14.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怀诸侯之德”句,王念孙据《汉书》将“之”改为“以”。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详细论述了该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从而认证《史记》不误。  相似文献   

15.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35-36
<正>"秀才"一词,不仅在历史上广为应用,而且在今天我们依然耳熟能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秀才有两层意思,一是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二是泛指读书人。这一解释是正确的,但很不完善,不足以反映这个词涵义的变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史记》《汉书》比较研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研究视点。唐前《史记》《汉书》比较研究集中于“史汉优劣论”,评论者往往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对两书作出简短的论断,尽管他们的论断并不客观,作出的论述缺乏说服力,研究方法也流于粗疏,但是,这些直观式的评论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7):28-29
<正>"状元"作为一个令人艳羡的称谓,是科举功名中最高的荣誉,是科举制度金字塔顶那个熠熠生辉的塔尖。"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绿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棉。时人  相似文献   

18.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1):37-38
<正>明清时期,"进士"有了特定的所指,就是举人通过会试并获得贡士的出身之后,再进一步通过殿试排定名次、被赐予的出身或被赐予这一出身的人。要获得进士的出身,成为进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史记》首创"循吏传",班固《汉书》承袭此体例。司马迁笔下的循吏注重守法敬法,而班固笔下的循吏更注重教化及事功能力。二书"循吏列传"中所记述的循吏各有特点。司马迁与班固家学渊源、个人经历、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二人政治思想、著述宗旨的差异,是形成二者笔下循吏的不同及其背后不同循吏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汉书·天文志》中的月亮所行之“九道”实即为黄道.而不是青、赤、白、黑各二道(规)分别与黄道相交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