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其林 《大观周刊》2010,(41):147-147,141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为主,一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因而形成了“技能教学思想”与“体质教学思想”的对峙,继而又出现了“竞技体育”、“主动体育”、“快乐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等教学思想。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思想应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体育课应从传授竞技技术向健身活动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向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李洪波 《大观周刊》2011,(6):197-19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属于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有效举措。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阳光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各种“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大量涌现且兴盛起来。本文从南宋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各体育社团的活动的种类和具体形式、内容等,并对南宋“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兴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平 《大观周刊》2012,(30):315-315
体育学科被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十多年来,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课堂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课再也不是人们眼中那个可有可无的“副科”,从社会到学校,学校体育被提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但,不少学校,特别是体育老师,为了片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课上几乎就围绕那几个必考的项目展开教学,这和国家把体育课成绩纳入中考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特别是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被提出后,这些为考试而上的体育课(以下称之为“应试体育”),就越来越显得和体育教育的趋势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5.
冀宏 《大观周刊》2012,(12):216-216
由于“教学”与“训练”两词均有多层含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概念加以限定。“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都是培养人的手段,都是培养体育人材,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加入了限定语,本质上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范畴;运动训练定义中增加了“在教练员指导下,提高运动员”等内涵,本质上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范围内,这也就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占琦 《今传媒》2022,30(3):125-127
传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口传身授式的“亲身”传承模式面临着传习人减少、传播面变窄的失传危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集影、音、像为一体,使身体从时空中的真实存在转换为跨越时空的影像存在,使传统体育非遗由身体“传承”的固态文化转化为影像“传播”的活态文化。从“身体文化”到“视觉文化”,从“被遮蔽”到“反遮蔽”,在传播介质的视觉转向下,体育非遗文化实现了文化迁徙。体育非遗短视频以影像符号为载体,在流行文化盛行的大众文化中呈现出“异项美”,并通过符号互动实现情感记忆和文化循环,为濒临失传的体育非遗文化留存了文化切片。  相似文献   

7.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体育广告的主题、内容、形式、体育明星做代言人等特点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所接触的体育广告具有主题鲜明、国际一体化、形式幽默风趣等特点。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体育广告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体育广告的主题激发了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广告的国际化间接开阔了青少年的思维;体育广告间接宣传了体育文化,促进了青少年对于体育运动的了解与喜爱;体育广告的明星效应使青少年从崇拜到模仿,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陈肖玥 《新闻世界》2009,(12):109-110
1909——1919这十年,是我国近代体育报刊发展的初期阶段,曾先后出现过8种体育刊物,1918年长沙的《体育周报》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受到五四新丈化运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致使该报虽以体育报道对象,但紧紧围绕体育是否有利于“人身”与“人生”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借此提出一种新的体育观。这种新体育观,既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念。由此,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周报》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四新 《新闻前哨》2000,(10):39-40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历来被看作报纸“边角余料”的体育事业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媒体的体育报道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于是一大批以“体育商城”、“体育市场”、“体坛纵横”、“体育波”、“竞技舞台”、“角逐场”等命名的体育周刊兴办起来了。虽然不单独发售,但已逐渐成为各报割舍不掉的“尾巴”,不少读者甚至就是冲着这条“尾巴”来订阅购买这份报纸的。 编辑体育周刊遇到的最大困惑在于:在处理综述性分析性的深度稿件的同时,如何强化时效性?从笔者的实践来看,这种矛盾并非不…  相似文献   

11.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1):77-77
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到电子竞技的兴起,从“球王”贝利到“飞人”乔丹,体育正在世界范围内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体育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从大量体育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对男子体育运动和男性角色的报道占据了绝大部分,对女子体育运动和女性角色的报道似乎不太为人们所关注,不仅数量少,而且女性大多还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形象见诸于体育报道当中。数量、质量均欠佳的女子体育报道严重地阻碍了女子体育的发展进程,而对体育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娱乐化定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石奉龙 《大观周刊》2012,(19):279-280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潇 《出版广角》2016,(4):90-91
本书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意义、内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多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了当前大学体育中存在的“锦标主义”等误区,并从身体美学视角来解析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可行性和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杨忠明 《大观周刊》2012,(38):185-185,208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倡导下开展与实施旨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一项体育事业。本文对高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阳光体育推行的背景下当今高校体育运动会趋势向着参与人数大众化,比赛项目趣味与群众化,比赛时间持续化的“体育文化节”模式发展,并从指导思想、内容、时间安排和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对体育文化节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国乐 《大观周刊》2011,(10):138-138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需要去思考体育教学工作,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以及增强身体素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终身体育观以及美育教育等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16.
杨智  李欣 《新闻前哨》2000,(4):13-15
一、世界体育产业勃兴带给我们的启示 体育,在不少人眼里仅仅是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群体游戏,它能使全球数十亿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在“一切向钱看”又“从一切看出钱”的西方企业家眼里,体育具有近乎神灵崇拜式的永远处于巅狂状的吸引力,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印钞机。 据报道: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字相当于我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体育产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崛起的事实告诉我们,这已不应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了。体育产业是由体育自身属性和…  相似文献   

17.
陈艳  刁龙彬  文常君 《大观周刊》2013,(12):347-347,360
体育一词在中国出现已有一百多年了。当这样一个外延丰富的词汇将属于身体的有目的的运动精确概括时,体育终于从意识形态上有了清晰的概念.,也随着体育发展的蓬勃,体育带来的社会争议也越来越多,负面的体育观念也给体育扣上了各种误导大众的体育形象的“帽子”。以至于渐推进为对从事体育职业一类人群的刻板印象。本文将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角度运用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职业刻板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行气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独特的体育养生方法.本文拟从历史的视角,对“行气术”的产生与发展类型及特点进行考证,以挖掘这种古代养生体育方法对促进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益寰 《视听界》2001,(3):58-58
对体育说“Yes”还是“No”,对此,广播电视报业系统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江苏广播电视报是行业内较早涉足体育领域并得到较好社会效果的省级广播电视报之一,作为该报体育版的责任编辑,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认为,广播电视报也能对体育说“Yes”。  相似文献   

20.
我读过《体坛周报》开设的魏纪中专栏,出自他笔端的一系列奥运故事曾经深深吸引了我。在奥运脚步越来越近的今天,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魏纪中新著《我的体育生涯》,再次深深打动了我,在我看来,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此书不仅是他的自传和回忆录,更是鲜活的新中国体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从第一届全运会到“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从女排连夺五连冠到拿下首块跆拳道金牌,从重返奥运大家庭到两度申奥……《我的体育生涯》以“我”的只眼,删繁就简,再现了新中国体育半个世纪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