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习语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提炼出来的最通俗、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插丰富多彩的习语文化,深入浅出地传授习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寓德育于英语习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在长期的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承载了一定时期和过程的精神与文化,也传承者人类的文明,映射出一个民族的思想特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许多高中学生依然存在着很多"中式英语"的痕迹,这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汉语思维影响的缘故。这是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障碍之一,也是形成"哑巴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其结果就导致学生只会做英语试题,而不会开口说英语和听不懂别人所讲的英语。英语这门语言有它存在的地域文化承托,也有其历史渊源,在  相似文献   

3.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美华 《文教资料》2007,(3):169-17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植物词汇在被人类社会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就自然地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本文将中英两种语言中植物词语进行分类,并就其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索了英语植物词的汉译规律。  相似文献   

4.
仪垂和 《考试周刊》2015,(10):75-76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只是在课堂上有限地学习英语;其次长期的汉语语言模式导致学习其他语言有一定的障碍;最后没有一种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阅读能力的练习对于学好英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好阅读,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语境,只有明白英语语境,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语境理论,旨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形成于长期社会实践的一种能力,它决定着语言的生成和发展。中西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各自的语言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成因来解释中国学生在写英语议论文中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认为应用西方逻辑性思维来写英语议论文。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因此,英语学科的教学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和表达,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创设真实的情境,多提供实际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教学回归语言本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文化差异和思维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由此导致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表现出很多文化和思维上的偏差。对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找出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训练。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在语言的长期运用中获得的,而在语言能力的获得中,语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对英语语感的培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人类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时候,创造了大量的隐喻。在英语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中,熟悉并掌握这方面的丰富表达方法,对于英语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隐喻修辞的角度把英语中的情感表达法分成七类,并对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在来势凶猛的英语全球蔓延浪潮冲击下,许多弱小民族语言不得不退出自己的领地而被英语这样的强势语言逐渐取代.英语全球化的现状和其对世界弱小民族语言的吞噬、取代,弱势民族语言的灭亡及其文化知识的丧失揭示了弱势民族语言文化面临的毁灭和威胁,保护人类长期积累并赖以生存的语言文化宝藏,建设美好和谐的多元语言国际环境是我们所有人不容推卸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不同的面而不可分割。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其使用者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的文化底蕴。要准确深刻理解和恰当运用一种外语,除了学好语言知识外,还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英语文化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一个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英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学习、语言交流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也是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英语学习者必须以大量的语言基本知识为基础,本文从阐述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语言是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第二次的,人工的文化”,两者相互依托,互为作用。人为地割裂两者的联系会给英语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习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听和说是我们人类进行情感、语言及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只会看,不能说也不能听,这种聋哑英语将使学习英语的意义大打折扣。 对母语的听说能力,是我们在长期不断的潜移默化、耳儒目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运用起来易如反掌。相比之下,要想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英语不论是在语言结构、表达习惯、发音等语言因素方面,还是在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非语言因素方面都与汉语迥然不同。尤其是掌握英语听力技能的难度更大,障碍更多。 一、语言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这里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思维的手段。习语是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英语动物习语是人们与动物长期接触以来发展出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短语或短句,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概念整合理论由语言家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成过程来解释人类的思维模式。从认知的角度,借助该理论,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认知理据和解读过程,同时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探析、理解英语动物习语的相关心理机制,并将整个认知过程动态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动物习语的解读有着很强的阐释力,为研究习语的意义构建开拓了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天颐 《文教资料》2005,(30):80-82
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提炼出来的最通俗、最简练、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谚语的溯源、语言、语音特点及其社会功用等方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谚语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插谚语文化,深入浅出地传授谚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汉语语言环境的干扰是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通过具体剖析造成英语学习障碍的汉语语言环境主要干扰层面,研究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那么中国学生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克服汉语语境的干扰,从而有效准确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语言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性别的人们用来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因此,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如何教或学好英语的研究中,文化被认为是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的教学速度和不同的学习群体最终所能达到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是当今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而阅读又是这门外语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英语阅读是各类英语考试中分值最高的一部分,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英语学习者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能力、技巧、习惯几个主要阅读障碍。本文分别从上面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介绍了若干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成语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以其精炼、幽默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广泛地被英美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交际之中。英语成语不属于词汇的范畴,也不属于语法的范畴,它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中在句法、词汇和语义方面所形成的特点,无理据可言。我们只有学贯中西,才能正确的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