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6月肱骨近端骨折60例本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访12-15个月,随访内容包含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组对比:A组在手术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优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伤椎后缘高度压缩比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手术方式可作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首选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与前后联合小切口手术入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6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2.89%(63/76)。结论对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软组织剥离少,手术野暴露清晰,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通过临床验证夹钳自锁装置在脊柱后路手术中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方法:用夹钳自锁装置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通过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及畸形角的对比,及按Flankel标准评定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骨折脱位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椎体高度得到有效的恢复;畸形角在最大限度上得以纠正.2例完全瘫神经功能无改善, 9例不完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 Frankel一级以上恢复.对术后 1年的病例复查X片,未见畸形角纠正后丧失。结论:夹钳自锁式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对脊柱畸形角度的纠正及伤椎高度的恢复可达到近解剖复位.并且由于有使椎弓根钉及连接杆锁定的功能,故从根本上解决术后松动,从而能更好地解除脊髓压迫.临床疗效表明夹钳自锁式脊柱内固定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入路C2-3椎体螺钉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方法、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例Hangman骨折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仰卧位采取右侧颌下斜切口,在颈动脉鞘和内脏鞘之间进入椎前间隙,切除C2-3椎间盘,取自体髂骨移植,枢法模带锁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费城颈托外固定6~8周.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9例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颈部活动度正常,无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经颈前入路C2-3椎体螺钉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防止假关节形成和鹅颈畸形,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一种安全、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F系统固定脊椎胸腰段骨折的原理,评价AF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3例,胸11骨折6例,胸12骨折10例,腰1骨折6例,腰2骨折1例.椎体压缩均接近或超过正常椎体的1/2,CT检查提示后壁骨片均不同程度膨出椎管占位.手术均经胸腰椎后入路,AF系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3 a,术后无一例感染,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劳动,无一例发生迟发性神经症状、慢性腰背痛或迟发畸形.结论:本组病人均采取手术开放复位AF内固定,具有精确复位、固定坚固、操作简单等优点,本组手术病人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阐明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优越性.方法:左腋下横行小切口、不切断背阔肌经第四肋间进胸,带垫片结扎动脉导管,肋间神经长效复合利多卡因封闭.结果: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活动、恢复早,切口瘢痕隐蔽,外表美观,并发症少.结论:传统手术切口大、肌肉损伤较重,术后恢复及外观较差.经左胸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最大程度保存了肌肉及神经,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而且切口小、隐蔽外表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患者取俯卧位,悬空胸腹部,行C臂下定位病椎,并标记出病椎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以标记的椎弓根投影(左侧)10点外3mm处为进针点,针轴与患者矢状面呈30°~45°,侧位上与椎弓根走向保持平行,在透视下向椎弓根穿刺,穿刺达椎体前方3/4时,植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注人骨水泥填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每个椎体40min,无穿刺失败和损害神经情况,1例2月后临近椎体出现骨折。患者术后平均1d下床活动,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后凸畸形得到明显纠正,Cobb’s角减小,住院时间平均7.8d,远期疼痛无复发。结论: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及医师辐射少、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住院时间短、远期疗效好的优点,且手术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可靠,为椎体成形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漂浮掌指关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5~2005.4月,对16例42处手部同一掌指关节掌骨、近节指骨同时骨折作切开复位、理贝尔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及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6月,42处骨折全部顺利愈合.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42处为优良,优良率为100%。结论:联合应用微型内外固定系统做超关节固定治疗手部“漂浮掌指关节”骨折,早期能达到坚强可靠固定,辅助以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是治疗手部掌指关节部位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8例,Ⅲ型62例,IV型10例。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应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6例、良40例、中4例(1例双侧跟骨骨折),优良率93.4%。其中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回顾102例上颈椎不稳的治疗,进一步分析各种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的要点和适应用。方法:102例患者中,寰椎骨折2例行颈枕固定融合。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固定11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例。Hangman骨折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前路铜板固定11例,寰枢椎钢丝固定1例。寰枢椎脱位不稳行寰枢椎钢丝固定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2例,颈枕固定融合18例。C2~3脱位行C2~3,椎弓根螺钉2倒.前路铜板固定3例。C2椎体肿瘤例前后联合固定先天性颈椎后突1例行前路钛网加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颈围领保护3月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上颈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优良率达94.9%。结论:在上颈椎手术时,内固定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来决定,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下颌骨骨折患随机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上下颌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39例).另一组采用钛板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48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满意,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脑疝形成15例,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其余患颅脑损伤者治愈。颅面部骨折中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共27例,20例行小型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2例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5例行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良好,其他骨折自行愈合。结论: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全面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率,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在C形臂X线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8个月~5年4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因合并颅脑损伤者遗留头痛、头晕。结论: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最佳选择,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及愈合率高等优点,正确的选择适应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对128例颧骨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文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双侧面部基本对称,颧面部丰满,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开闭口功能正常,无复视。仅13例出现头皮麻木,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额纹消失,3例出现局部少量脱发。结论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具有术野清楚、效果可靠及切口隐蔽等优点,是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或日常劳动中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如果急性期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还会转变成慢性损伤或劳损。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疗程较长、效果不理想。若采用针刺、外敷药液、按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则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