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增田 《班主任》2002,(12):4-6
“权威”一词,理解不同,界说各异。《辞源》(修订本)认为,权威与权力等同,均指“权势和威力”。《现代汉语辞典》则认为, “权威”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或“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英文中,Authority一词既指权威,又指权力。由此分析,权威是包含权力因素在内的能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对教师而言,他在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刊载了孙凯先生的大作《“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质疑》(以下简称“孙文”),文章指出:“介”在“一介之使”中应指“一种人”,“出身卑微的人”“像傧介这样的人”,令人深思,给人启迪。但是,“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指人,为什么不能理解为课本注释的“个”。“孙文”并未明示。笔者以为值得探究,故仅呈浅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激活”,是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术语,指对神经系统或有机体进行刺激而促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在现代语境中。“激活”关涉到“人”的时候,一般是指在人的心灵或生命当中沉睡着大量的潜能和智慧.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活跃、激扬起来,从而使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不负众望”指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词;“不孚众望”指不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词。[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无可厚非”,不必作出过分严厉的批评;“无可非议”,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耸人听闻骇人听闻]“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张,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前者强调主观目的,后者强调客观效果。[处心积虑殚精竭虑]“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盘算做坏事,是贬义词;“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是褒义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不可思议”形容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往往会把“人”译为people 或 person。其实,仔细分析,汉语中的“人”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人所共知”的“人”指“每人,一般人”;“长大成人”的“人”指“成年人”:“人云亦云”的“人”指的是“别人,其他人”;“人浮于事”的“人”指的是“人手”;而“军人”,“工人”的“人”指“某种人”;“人很好”的“人”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在“人不大舒服”中,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来代人向对方致谢。不能理解为“共鸣”。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最头疼的事。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使学生掌握语、修、逻、文等有关的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使学生在掌握语、修、逻、文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熟练的写作技能。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人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这其中有个经常运用,熟能生巧的问题。现就如何使人“巧”谈些个人做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成语大字典》里解释“颐指气使”:“颐”,颊,腮;“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气使”,用神情支使人;后来用它来形容有权势的人待人态度傲慢或比喻任意支配,运用自如。我在这里姑且不论该成语感情色彩的褒贬,想使语文老师通过面部表情示意学生(颐指),通过神态支使学生(气使)理解课文,活跃气氛,培养语感,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9.
李菲 《湖北教育》2010,(7):22-23
关于“人中人”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8年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在陶先生看来,所谓“人上人”是指那些作威作福、盛气凌人的人;“人下人”则是指那些奴性十足、盲目奉迎、失去自尊的人;而“人中人”则是陶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标准,会学习、爱学习、懂生活、感情丰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敢于承担、快乐幸福等则是“人中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行李”是古今通用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1989年版《辞海》)。而在先秦时期指“使人”或“行人”,即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又《左传·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也。”又写作“行理”,《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即掌管聘问、接待宾客的使者。  相似文献   

11.
潘明云 《语文知识》2000,(11):10-11
“君”的本义指君主,后用作对人的尊称;“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但下面所述的“君”与“君子”却颇为特殊,它们不是指代人,而是指代动物、植物和器物。一、指代动物的“君”与“君子”老虎被称为“封使君”。《太平御览·述异记》:“汉宣城太守封邵,一日忽化虎,食郡民……时人语日:‘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后来诗文中遂以“封使群”为虎的代称。老虎又被称作  相似文献   

12.
点滴积累终能“巧”北安市通北二中李彩霞,周旭红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使学生掌握语、修、逻、文等有关的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使学生在掌握语、修、逻、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获得写作技能。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人不...  相似文献   

13.
栗华 《学周刊C版》2011,(11):29-29
“人文”是指一种由人类自身建造的、与自然秩序(天文)相对的文化意义秩序。而“人文精神”是指人对于贯通于人类历史全过程、渗透在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的所有方面的那种使人成其为人的最高哲学本质的自觉关注与自觉追求。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这篇论文中所用的“神”字,既指“精神”,也指“灵魂”。当时主张“神不灭”的人,认为使人产生精神作用的是灵魂,灵魂可以附在人的身体上,人死后,灵魂又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但不会消灭。范缜的《神灭论》就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这种“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展开斗争的。译作“灵魂”不太妥当,译作“精神”也和今天我们常用的精神的含义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16.
媒子     
北京人将那些引人上当、诱人受骗的角色称之为“托儿”,而我家乡人则称其为“媒子”。“媒”含有介绍、引导之意,而“媒介”一词,则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因此,我以为“媒子”要比“托儿”的含意更明确.所指也颇恰当,媒子者,正是使行骗与上当者双方发生关系的戏剧性人物也。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2007,(6):32-34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牵引出来、塑造出来。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也有过精辟的诠释,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即教育的本意在于让人成为一个“善人”。这里的“善”不仅指人的学识水平,也包括人的道德素养,而更重要的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18.
《黄书》中的“气”既指天地死生之气,又指人体内阴阳合和生气。“合气”使人体内之气与天地之气交换,使男女阴阳之气相互交换、作用,并使人与神沟通,与“道”相合,达到长生不死之目的。其二,“气”使天地之气相往来的思想与八卦九宫四时五行等观念得以有机结合;“气”贯穿于过度仪式的始终,成为贯通天人的纽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靳海涛  刘均政 《语文知识》2000,(5):82-83,36
一、“使”字句构成的基本条件本文所说的“使”字句,是指由动词“使”引出兼语成分的句子。其格式为:甲 使 乙 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在这一格式中,“甲”和“乙”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但在语义上,“甲”和“乙”需是不同的人或事物。如果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事理上便说不通。下列用例是公认的病句:①听了小郭的介绍,使我们看到社会主义企业不仅出了产品,更  相似文献   

20.
说“烟”     
烟,指物质燃烧时发生的气状物。如炊烟袅袅,硝烟弥漫。又指烟草制成品,如香烟、烟丝,还特指鸦片,林则徐当年在虎门禁烟,销毁的就是鸦片。以上几项,一般人都容易理解。但“姻雨”、“烟花”、“烟波”、“姻雾”却往往不易理解,于是有人对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烟波”产生了疑问。其实,“烟”又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气体。“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