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写稿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党的工作,反映群众呼声、服务社会生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因此,要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增强文字修养,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5.
记者作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除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外,还要注重强化导向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前沿意识和时效意识。一、强化导向意识,引领时代主流所谓导向意识,是指新闻宣传指导行动或发展方向的人的思维活动。当前,人们对导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认为导向是指单一的政治导向,准确地说,就是能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其实导向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包括政治导向,还应包括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生活导向、服务导向、消费导向等。  相似文献   

6.
7.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个国家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修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备的判断;三种才能:清晰准备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在我看来,四个方面的修养和三种才能,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广博的知识即深厚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8.
9.
陈琪 《青年记者》2004,(5):30-30
所谓宏观意识,就是通观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宏观与微观相互融通的能力。有了宏观意识,就能保持强烈的新闻敏感,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迅速发现它,在报道上“捷足先登”。有了宏观意识,就能从平凡事物中寻找到闪光点,从众人漠然置之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记有了这种宏观意识,即使他处于某个市,某个县的一角,也能审时度势,从总览全局中透视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自觉追求,笔者作为《嘉兴日报》最年轻的机动采访部实践,谈谈作为一名机动记者如何在采访中体出一种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一名镇委书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作群众的楷模。具体来讲,要强化五种意识,做好五个表率。第一,强化危机意识,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不坚持学习,就没有立身之本,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才干。一要学理论,增强党性观念。  相似文献   

14.
陈军 《新闻导刊》2006,(1):35-36
南振中在《记者的战略眼光中》一书中曾谈到: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同一所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后.最初三年的业务水平不相上下:三五年之后,差异开始显现;十年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差距。今天。对于处在激烈新闻竞争中的年轻记者.是不是深有同感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表现出来的“贫富差距”更加明显.周期也更短.一两年开始产生差距。三五年后能力悬殊,让不少年轻记者困惑不已.  相似文献   

15.
王辉 《河北广播》2008,(1):43-44
新闻敏感即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鉴别能力,是一种新闻素养,是记者的新闻生命。由于它具有突发性、闪现性,使得很多记者认为它是一种神秘的、与生俱来的灵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赋。其实不然,新闻敏感是完全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获得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泳 《青年记者》2006,(24):44-45
做记的似乎与档案风马牛不相及。笔提出做记工作应当有档案意识的命题,也许会你觉得可笑、不以为然。其实不然,档案可以帮助记做好工作,无论采访还是写作都用得着档案,甚至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顾名思义,驻站记者就是上级新闻单位派驻各地的新闻采集者。对于其供职的传媒,他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对于其驻地而言,他是代表报社的“形象大使”,是地方宣传自己、树立形象的“第一责任人”。驻站记者担当着特殊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驻站记者长期驻扎在外,单兵作战,远离核心约束,远离集团关注。如此,很容易因“山高皇帝远”而流于泛泛,满足于“低标准”,报道满足于报社有限的“规定动作”,局限于当地党委政府要求的“被动采访”,其它工作更是得过且过,不推不动,甚至推都推不动。长此以往,就会消磨意志、失去斗志,成为可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至今已有近20年.对目前记者行列存在的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自然就多少有点感悟。我认为,当好记者,必须具备多种最基本的道德修荞。否则不但会因为自身的修行问题,可能导致新闻报道错漏百出、新闻报道过程中引起公众的反感.甚至导致整个新闻业界的形象受损,乃至引起社会不安等后果。  相似文献   

19.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作为新闻记录者的记者,和群众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群众,就如鱼儿没有水,树木没有空气一样,记者将无从着手,版面将闹稿荒,媒体无法生存。但随着当今记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生活的改善,以及社会三六九等人为的划分,记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过,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特别是要甘当“草鞋记者”,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笔为受众服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鼓与呼。“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好,有人命关天。”这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