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检验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追求。在今年的县教坛新秀评选中,有4位青年教师开了八年级下册的《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课。4位教师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中各有特点与方式,下面我选取若干教学片断,就三维目标间如何寻找平衡点这一主题作一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正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讲的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望着学生似懂非懂的眼神,教师一句"大家懂了吗"的提问,引来一位学生"不懂也没关系,反正可以抄"的嘟囔。尽管声音很小,还是引来学生的满堂哄笑。"学生的基础太差,这堂课有些内容又抽象,我自己明白了,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明白。"在课后的交流中,这位年轻老师用无奈的口气表达了她的困惑。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茫然,这样高消耗、低效率的"高碳"状况在教学现实中并不少见。真的单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与背景新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好几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维目标的要求已为人所知。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上看都能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课程性质和目标等处,多次提到“兴趣”.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品尝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激发探究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呢?下面以《身边的农具》这一课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7.
钟惠芬 《辽宁教育》2005,(10):37-38
一、朗读感悟与言语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介绍背景、识记字词、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活泼泼的言语变成了各个问题的答案,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学完课文,学生的脑海里堆砌了知识的所有零部件.有人认为,都是“训练惹的祸”!于是,现在众多的语文阅读课淡化了“训练”,惟“朗读”是尊,不少教师误以为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于是“默读”被取消了,“动笔”被封杀了,“深思”被挤掉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浮躁、热闹有余,言语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春天来了"这个主题的学习。上课伊始,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呢?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让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好吗?生:好。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让他们自由找伴组成学习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可见选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的成败。我认为一定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找材料,理由如下: (一)这是使作文回归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朗读感悟与言语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一介绍背景、识记字词、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活泼泼的言语变成了各个问题的答案,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学完课文,学生的脑海里只堆砌了知识的零部件。都是“训练惹的祸”!于是,现在众多的语文阅读课淡化了“训练”,惟“朗读”是尊,不少教师误以为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默读”被取消了,“动笔”被封杀了,“深思”被挤掉了。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之重点,实现信息化教育是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强大外动力。在这一初始阶段必须实现信息化,也必然实现信息化,计算机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动作补间动画》的内容,在前面的课时中,学生已经认识了Flash的界面,学会了绘制简单图形及库、元件的使用,但是没有让元件在舞台上真正地动起来。本课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关键帧,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来得到一般性思路及操作步  相似文献   

13.
余志明 《广西教育》2013,(24):31-32
在一次课程调研座谈会上,一位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语文了。一个看似玩笑实则深沉的话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语文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案例】 《苦念北平》是人教版第九册配套作业本里的《回顾·拓展二》的一篇短文阅读。我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培养有效的默读能力,实施了以下教学:默读题目,猜测大意。板书题目,学生默读题目三遍,沉吟猜测,这篇短文可能会写什么?学生猜测:可能写的是怀念北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李春来 《物理教师》2013,(12):19-21
本文通过对具体课例的剖析,阐述了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平衡各种因素,在可选择的范围内找到最优化的方案.同时指出教师的教学工作应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借鉴“中庸之道”,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和自身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我们的教学过多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对统计知识的考核也局限在知识点的考核. 学生由于没有经历统计过程,难以形成正确的统计观念. 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 本堂课,笔者以活动体验为主线,以问题导引为核心,以应用感悟为目标,并力图通过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教学活动环节达成教学目标,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统计方法,感受统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描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苏教版国标本五下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的一个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的结构与《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基本相同。如何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使学生从事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案例描述:师提出问题:三(1)班有8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生:8+9=17(人)。师:同意吗?一定吗?生:(齐说同意、一定)课件出示下列信息(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9.
杨旭东 《科学课》2009,(11):14-15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让学生思考讨论:生物体是什么?生物体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物体需要什么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选择校园作为观察对象,学生将通过对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以及在其间活动的各种小动物等进行细致观察,  相似文献   

20.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课文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包括夏夜的景色美和童话人物的心灵美、行为美。因此,教学拟以情感教学的强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朗读教学为基础手段,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