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即人们对事物喜爱的情绪。兴趣是成就人材的必要基石,是人们从事某件事通往成功大厦的跳板。人们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钻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其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艺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在兴趣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但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各种感观和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就会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一事物上。许多教育家都肯定了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而基础学科在21世纪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创造性人格"的中学生。一、培养学生兴趣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原动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把语文审美能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当学生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于是产生了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紧密相连,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去了解这一事物。同样的道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琢磨,粗浅地认为,除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意兴趣、意志、自学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外,尚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教师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优化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主观或者心理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它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指引学生对一门课程或某一内容产生深人认知的基础.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由此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该事物的内在奥秘,从而形成持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这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地观察、研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历史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入手,一堂历史课只有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采用各种方法将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就会触动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培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兴趣会促使人们去了解甚至掌握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会刺激人们去深入探索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假若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渴望了解这门知识的所有内容,从而激发潜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探讨几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爱平 《考试周刊》2013,(94):152-152
<正>兴趣又称兴致,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是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喜好或关注的情绪。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张占华 《家教世界》2013,(10):16-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会成功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钻研学习,并能激发出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因此,如果从小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使幼儿终生受益。怎样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常用以下方法:一、要善于引导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  相似文献   

13.
邢建明 《教师》2011,(36):106-106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某一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其奥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一事物的积极态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仅课内注意听讲,课外也会想方设法寻找有关读物,寻幽探奇.向该学科的纵深钻研.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文,明确作文对现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生产有何意义.知道了意义,才能自觉地去做.教师把学习、生产、生活中需要作文的情境用中外名人的故事和身边的事例讲给学生听,自己选作文题、自己确定作文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会才成就的起点。人们只要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就乐此不疲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吸引注意力、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雪妍 《辅导员》2011,(33):64+6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只要一个人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会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丰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这种动力是他人督促、教诲难以达到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造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新颖的能引起好奇和注意的事物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  相似文献   

18.
当前,英语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十分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兴趣方面的培养。这样很难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英语。我们知道,当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自觉地关注其事物并产生参与的愿望和冲动。当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时,他们不仅会全神贯注地听课、思考问题,而且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不厌其烦地去了解、思考,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小学生更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不知疲倦地去学习这门课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成才打好基础。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课堂引入,设置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全神贯注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那他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