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特别是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所铸造和凝聚的恒久弥新、蓬勃向上的人文思想与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之魂、文化之根。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古  相似文献   

2.
运城盐池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抒情,因而也就流传下来众多独具特色的盐池诗歌。这些诗作,无论是从作家群体还是从诗歌地域文化意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其承载着无数优秀的精神内涵以及优美的表现手法。近年来高考语文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有增加的趋势,而实际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却仍存在着问题,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教学方法,力求帮助诗歌鉴赏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文学之母,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丰富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体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氛围、感知形象、启发思维、挖掘内涵、加强诵读、产生共鸣等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修养在诗歌的涵养、涵育、熏陶中“求其粹美,期其充足”。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含着古老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本文着力从"乡土"入手,分析中国先民的乡土意识,文化情怀,以及在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中提炼出民族心理,来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我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学习鉴赏诗歌,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个人修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学习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审美情趣。诗歌朗读能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提升其鉴赏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在小学诗歌朗读教学中贯彻"三美"艺术,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7.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提升人文修养,增加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要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利用"经典"培养"精英",为培养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必要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久深厚而又绚丽雄奇的诗歌凝聚着灿烂的文化,体现着真挚的情意,彰显着深邃的哲理……源远流长的诗歌表现着我们的生活,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涵养着我们的精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历代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和古文。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伟大的诗人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诗歌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小学语文新教材都增加了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分量。我以为要提高诗歌教学水平,首先要更新诗歌教学观念,拓展古诗文教学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20,(2):94-98
林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象和自然意象,透过这些意象可以窥探到林逋诗歌是纯粹的表现自我、吟咏性情,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统一。林逋诗歌,以自适为归宿。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式到内容各个层面.这些合力最终使得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求真的美学倾向,这种"求真"的美学导致了诗歌写作当中"善"的纬度的缺失.而如何让诗歌写作在真善美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姿的世界。作为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古诗词已成为承载中华悠久壮丽文化的独特载体。而人文景园文化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为诗人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文章将从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景源名胜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别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对白居易诗歌中与"云"有关的意象词语进行语言分析,意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挖掘或阐释这些意象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揭示其间融入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思路作出尝试。  相似文献   

14.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丰富的文化素材,涉及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建筑、诗歌、音乐、绘画和宗教等各个方面。教师由此列出"文化菜单",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寻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整合与运用的新途径,把"文化菜单"运用于课堂教学,构建充满人文意蕴的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经典美文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着我国优秀传统的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阅读素材。经典美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素养,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吸收这些文学素养,然后将这些文学素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素养。现阶段教育者应该对美文的诵读引起重视,让学生在经典美文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其实就是一部诗歌的文化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流传着众多经典的古诗词。这些流传千古的古诗词展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灿烂的文化,如今选人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母语、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搭建古诗词读写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解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伴随着"名诗人当教授"这一重要文学现象的出现,以大学师生为主体的校园诗歌写作--"学院诗歌"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诗歌力量,潜在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中国诗歌的格局与走向;然而,与之相乖违的是,"学院诗歌"却常常被很多人等同于带有贬义色彩的"学院派"诗歌而遭受轻慢的误读与贬损.这些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学院诗歌"这一命名的意味及其与1980年代"大学生诗派"之类称呼的语境差异?文章结合近现代以来中国"学院诗歌"所处身的特殊的大学文化及其现代历史语境,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入的探讨,从而揭示人们在理解与把握当代中国诗歌方面存在的既有误区,以有助于对中国当代"学院诗歌"历史性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伴随着诗歌成长的民族。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现当代诗歌,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面对如此璀璨的文化,那些识见远大者,上溯诗歌教学的最早介导者与身体力行者孔子、下沿至今天的国  相似文献   

19.
刘颖 《考试周刊》2012,(13):45-45
诗歌作为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各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扬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和方法,但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把我国悠久的诗教传统继承和发展下去,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在诗歌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系列功能中,文化价值是一切功能的基础与主导.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大学》开篇便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被视为古代思想家的"大学"三纲,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