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发表了一幅新闻漫画《时局图》,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时事漫画。1985年,《羊城晚报》率先在国内报纸上开设新闻漫画专栏至今。而在国外,时事漫画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报社的旗帜,是报纸引导舆论的灵魂。《兰山论语》是《甘肃日报》1995年初创办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甘肃省首届新闻名专栏。开栏至今,在通过言论加强和改进党报舆论引导力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兰山论语》的回顾分析,探讨时下专栏评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些省级党报或者市级党报,都曾有过创办地方专版的经历,但其中能够坚持下来并受到读者欢迎的并不多。《柳州日报》自2004年起,相继推出了《鹿寨新闻》、《柳江新闻》、《柳城新闻》、《融安新闻》、《今日三江》、《今日融水》等6个县域新闻专版,6年多来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评选于2011年1月5日在北京揭晓,《当代传播》"传媒幽默"漫画专栏(责编王献忠)喜获银奖。这是"传媒幽默"继第四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铜奖之后再获佳绩。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若没有好的新闻评论,就等于没有灵魂。改革开放的今天,党报评论在宏观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担负的解释政策,更新观念,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的重要责任更加强化。很多党报都纷纷在重要版面开辟专栏、专版,加强新闻评论的分量,党报新闻评论呈现出逐步繁荣的态势。但是,眼下一些党报的新闻评论却难以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新闻述评是由新闻与评论这两种基本体裁相互糅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它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各自的长处,新闻性和政论性融为一体,显示出它的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导向功能。近几年来,这一文体日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和运用,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其实,新闻述评这一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很早就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早在七十四年前的1919年7月间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时,他曾设了不少评述国内外时事诸如《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述评专栏。后来,特别是在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末领导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8.
漫画是报纸上常用的一种形式,非常受人欢迎,象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华君武的政治漫画等,常是读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因此,漫画成了报刊上一种受人欢迎的形象化宣传的形式。近来,翻开改刊后的镇江日报,出现了一种新气象,它开辟了《画中有话》新闻漫画专栏,给报纸的版面增色不少。《画中有话》新闻漫画形象生动,寓意深邃,及时准确地摄取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地市党报如何延伸触角,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中更好地架起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增强公信力和可读性?《焦作日报》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以创办《生活晨刊》为切入点,找准报纸定位,加强新闻策划,做精做强专栏,重点突出“四性”.为地方党报办好社会生活类专刊、专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推出《时事周刊》、《军事科技周刊》、《文化周刊》 1999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报创办的《时事周刊》、《军事科技周刊》正式推出。原先的《周末文化》专版改为《文化周刊》。 创办三个周刊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提高可读性来增强指导性,让军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需要,满足他们8小时以外的精神需求。 三个周刊都是四个版,分别于每周一、三、五出版。 《时事周刊》以“拓展新闻视野,纵览世界风云,洞察社会万象”为办刊宗旨,主要是通过报道国内、国际时政方面的热点新闻、焦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趣味新闻等,满足官…  相似文献   

11.
专栏言论,除了微型化小言论这种形式外,还有论坛式、杂谈式和专题式等多种表现形式。论坛式专栏言论属于篇幅适中、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专栏言论。这种新闻评论文体,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可谓由来已久。不过,就我国解放后的报刊实践而言,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新闻评论改革的深入,才格外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较有影响而又办得较早的论坛有1978年7月面世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专栏。《人民日报》自1980年1月创办“今日谈”专栏5年之后,于  相似文献   

12.
徐宁 《传媒》2021,(8):71-73
新闻漫画在传统媒体报道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具有视觉艺术的美感,又具有时事评论的功能,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和认可的"可视化"新闻评论形式.《新华日报》开设了《漫说快评》专栏,以"漫画+简评"的形式创新发声,内容紧贴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评论议题,引领社会思考,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文明正能量.本文拟结合《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报道实例,分析漫画传播与时事评论相结合的报道特点和效果,探索融媒体报道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新闻漫画的定义新闻漫画的基本含义即用漫画的形式报道新闻和评论新闻。漫画本身就是伴随着新闻报刊的产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新闻漫画主要是区别于报刊上刊登的幽默漫画,以漫画的形式对最新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这种形式的漫画多年来在国内外报刊上亦被称为政治漫画(POLITICAL CARTOON)、评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社论漫画、时事漫画、时政漫画、政治讽刺画等等。解放后,在我国报刊上将新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闻改革和多媒体竞争中,作为地市一级党委机关报来说,如何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和品位?这是摆在许许多多地市报同仁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从目前来看,不少地市报一方面发展多元经济,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他们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三贴近”原则,挖掘、用足、用活“三贴近”资源,打造了一批“三贴近”精品工程,不断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他们当中,有的开展“三贴近”活动,有的推出“三贴近”的精品专版和专栏,如芜湖日报社开展“党报进社区”活动架起党报连心桥;《怀化日报》推出《民生在线》版搭建党报互动平台;《平顶山日报》创办“百姓故事”栏目增强党报感染力等。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中,我们强势推出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希望地市报涌现出更多的有关“三贴近”的品牌活动、品牌专版和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5.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6.
柴立青 《中国记者》2012,(8):124-125
近年,《杭州日报》开设纯评议性新闻漫画专栏,一改"画评事"或"以文配图"传统新闻漫画思路,对原创性漫画的创作流程进行改造,设专人找新闻、画新闻、评新闻,进而实现漫画原创。□文/柴立青《人民日报》2011年11月4日以《中国漫画进入兔时代斯文有余批评不足》为题刊文,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评选于12月23日在北京揭晓,在全国102家报刊选送的300多个漫画专版中,《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传媒幽默"专栏(责编王献忠)获铜奖,是34家获奖报刊中唯一的获奖期刊。  相似文献   

18.
吴慧雯 《青年记者》2009,(20):47-48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24):25-3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民情与舆情的融合传播,而热线新闻的形态也伴随舆论传播的新形势转向一种回应民情问询的舆情调查,这也构成新时期我国党报舆论引导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川日报》群众工作部开设的《民情热线》专版,既是对热线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党报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舆情开展主动调查和深度解读的能动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党报舆情调查报道在其"民生调查"的探索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本文对一年来《民情热线》专版中的"民生调查"专栏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民情热线的来源及内容将影响党报舆情调查报道的选题取向和呈现形态;党报新闻生产的转化形式将影响民情与舆情融合互动的调查报道模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