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土著文人,我对集藏花钱中少见的唐诗钱心仪已久,尤其是拜读了董大勇先生编著的《中国花钱集藏指南》中对《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钱的溢美赞语,更是大  相似文献   

2.
2017年国庆、中秋的8天长假对我来说,与其外出游玩,还不如静心地整理邮票。尤其是读了9月22日《中国集邮报》上刊登的著名普票专家陈国成先生写的邮文《新发现"普18"5分面值(渔业)邮票"断竖"子模特征》后,不仅使我醍醐灌顶,还让我产生了求证其来龙去脉、验证其是否存在的兴趣。集邮的人都知道,新票很好收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而销戳十分清晰的信销票则很难收集,  相似文献   

3.
陈树群 《收藏界》2011,(9):64-67
在晚清浅绛彩瓷器中,有一种形状各异的盘子。关于她的名称,专家和学者们各有不同的说法。《浅绛彩瓷画》的作者陈建欣先生称之为"什锦盘",《谦益堂藏瓷》的作者熊中荣先生则称之为"博古器",但更多的大众收藏者称之为供盘。而安徽黄山的晨欣先生则称之为画盘。本文依晨欣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4.
沙愚 《钓鱼》2010,(10):20-21
《钓鱼》杂志曾发表过刘定龙先生的《悬坠钓五十讲》和张铨先生的《从"跑铅钓"到"走线钓"》两篇文章。史为林先生读后深受启发,于去年第十四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让"跑铅钓""跑"起来》的文章,附和刘定龙、张铨先生,并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今天发表的文章是沙愚先生对史为林先生文章的不同看法。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5.
樊中其 《收藏界》2012,(6):76-76
笔者热爱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在古钱币收藏研究的同时,也收藏一些珍贵的古代吉语大花钱。有:"福禄寿"吉语大花钱、"长命富贵"八卦钱、"龟鹤齐寿"大花钱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文升 《收藏界》2012,(1):73-74
《收藏界》2011年第3期刊登了福建黄绍锦先生题为《西夏"大德通宝"》的一篇文章,拜读之后,心痒难耐,今将笔者珍藏多年的西夏"大德通宝"小平钱做一介绍,意在学习、交流、印证,以供泉友品评。西夏是我国古代党项族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自称"白高大夏国"、"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自公元1038年建国至公元1127年为蒙古大军所灭,  相似文献   

7.
傅绍庆 《收藏界》2010,(12):86-87
在古钱币版别的常用术语中,"叠文"又称之为"摇头"。作为古钱币版别的一种,偶见披露于媒体及泉谱的有汉代"五铢"、北宋"崇宁"大钱等,而又以"崇宁通宝"最为泉友熟知。1999年版《北宋钱币》、2002年版《崇宁通宝分类图谱》、2006年版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大集》乙卷等专业泉谱上都刊载了"崇宁通宝”叠文折十钱。  相似文献   

8.
初国卿 《收藏界》2012,(1):39-42
(一)2003年晚春,在南昌初见程门1888年画的《雨过山水图》瓷板插屏。在此之前,《中国文物报》曾刊文披露此板,誉为程门最大最好的一件存世作品,堪称"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后来又作为程门的代表作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赵荣华先生在书中鉴赏此作时写道:"整幅画面用写意手法画就,粗中有细,处处笔墨精妙。"  相似文献   

9.
花钱上的兔     
叶伟奇 《收藏》2011,(10):85-85
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兔的图案在古代生肖花钱上较为常见。俗话说"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因此生肖花钱历来受人欢迎。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四位,与地支中的"卯"相对,是善良和乖巧的象征,历代铸造的生肖花钱上卯兔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图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振邦 《中国集邮》2000,(10):13-13
董秀先生在《中国集邮》2000年幕8期发表了《浅析中国普票小本票》一,笔对中的某些观点持不同的看法,特提出供邮友讨论。  相似文献   

11.
周少华 《收藏界》2010,(9):81-81
近一时期,金代的"大定通宝"钱,不断地在一些刊物上显露其峥嵘,恐怕不是偶然现象。 如董大勇、徐信平两位先生的《珍稀钱币鉴赏与辨伪》第98页的"‘大定通宝'背上‘申'雕母钱";如《中国收藏·钱币》第6期第49页刊"大定通宝"一枚的彩照;如《收藏界》2010年第2期79页的"大定通宝背上‘酉'母钱";  相似文献   

12.
避兵钱赏析     
贺守纯  王幸福 《收藏》2001,(8):60-60
笔者藏有一枚“避兵”花钱,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花钱》一书2013#同样,属上等下级。  相似文献   

13.
吴人 《收藏界》2012,(2):124-126
最近,笔者先后在《中国文物报》(2011年12月14日3版)、《收藏界》(2011年第12期)读到同一作者(李姓)的《两枚诗文竹臂搁一对金石忘年交》(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也看了"李文"附刊的图片(图1)。笔者认为对"李文"有必要撰文提出质疑,在撰稿中竟然又有了相关"发现",故在此一并撰述,以供广大收藏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董大勇 《收藏界》2011,(9):70-70
本期首先要推荐的是四川成都苏国治先生的文和图,"应历通宝"本身就是古钱中的稀见品,而苏先生的藏品,更具有几点独特之处。首先其造型很不一般,背部为一高浮雕龙纹,龙形生动雄健富有动感,颇具"飞龙九五见尧天"之气势,比之普通龙纹花钱,尤显尊贵。  相似文献   

15.
尚立和 《钓鱼》2010,(22):24-25
沙愚先生发表的《几多盲和几多误》(见《钓鱼》2010年14、15期)一文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词组"尚立和盲区";沙愚先生是在坚持"我依然认为盲区是不存在的"观点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发明这个词组的,  相似文献   

16.
高玉涛 《收藏界》2011,(2):124-124
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将举世闻名的"泥人张"彩塑发展为铜彩塑,从此彻底改写了泥彩塑保存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他,行程数万里路,走访并详尽考察了国内及东南亚百余处佛教寺院和道观圣地;他,每件作品均耗工半年至两年多时间,创作了"观音"、"六祖"、"高僧"、"八仙"、"财神"等造像及民俗百态系列彩塑艺术作品,二十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民间艺术各类大奖……他就是年仅37岁的国家首批非遗项目"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天津市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毅谦。近日他的《陈毅谦彩塑》作品集(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题写了书名)由《收藏界》编辑出版发行到海内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康路  王默之  刘千瑜 《收藏》2011,(7):124-129
翁万戈(原名翁兴庆),1918年7月28日生于上海,是晚清两朝帝师翁同龢的五世孙,一生醉心于中国文化,爱好艺术,著有《陈洪绶》《翁同龢文献丛编》《美国顾洛阜藏中国历代书画名迹精选》等,退休后在亲自设计修建的"莱溪居"专心整理家藏。2000年,他将与他一起漂泊在外的翁氏收藏中国古籍善本永久传存于上海图书馆。2008年,他以91岁高龄护送家藏回京举办了"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2010年7月11日,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大会组委会派康路、王默之、刘千瑜(以下简称采访者)远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在翁万戈先生的莱溪居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董大勇 《收藏界》2011,(12):78-79
翻阅十多年前旧著《中国花钱集藏指南》,由于出版社为节约成本,将书稿送至某县印刷厂。  相似文献   

19.
翁心诚 《精武》2010,(4):38-39
《精武》杂志从2009年年第9期起,陆续刊发了数则李紫剑先生的《太极拳杂谈》,编者曾用"通博广识、高人一筹"八字予以评介。我阅读后感到杂谈里显"五智",杂谈后隐"三效应",先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叶寅生 《收藏》2011,(2):86-86
"砥厄"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三》,云范子(雎)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砥厄在《史记·范雎传》中也有记载。我国地质学泰斗章鸿钊在《石雅》中提到先秦珍宝中"其名之仅存者,有如璠玙、砥厄、结绿、悬黎、垂棘之伦"。章先生在《石雅》一书中也没有对"砥厄"作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