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私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概念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隐私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隐私和隐私权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隐私包括比较广泛的内容,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个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多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本人试图从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概念和内容着手,来谈一谈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电子合同的应用更加普遍,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此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够详尽而使现实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电子合同中格式条款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明显.该文主要就此问题作出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仍然很淡薄,现行法律对隐私权保护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法律并未规定侵犯隐私权犯罪的罪名,没有把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权来规定。对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尽快健全对公民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完善公民隐私权的司法保护,加强公民隐私权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尤其是"人搜搜索"引擎被广泛运用后,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状况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行使与个人隐私权的保障的立法平衡是一个难题。在诉讼管辖和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的重构有助于完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权利(私权)与权力(公权)是法律文化和法学范畴中最基本的两个部分,市场经济以私权的发展为基础并依靠理性的公权作保障,私权文化会自发地对公权产生影响,但处于优位的公权一旦脱离法律的缰索便会对市场经济中的私权进行任意践踏,因此,唯有法律至上才能实现私权与公权的平衡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各项权利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政府则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网络监管的重任。人们在享受政府给予庇护的同时,其隐私权也常常受到政府监管行为的侵扰。为此,必须以保护公民隐私权为中心,对政府网络监管权力的行使加以法律上的规制,确保政府监管行为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不异化为"隐私杀手"。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新的技术背景条件下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通过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证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聘任制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聘用合同纠纷增多,纠纷法律适用的关键在于合同性质的认定。在对几类相近合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分聘用合同与行政合同的三个区分度递进的标准——抽象合同内容、主体适格和签约履约,阐述了聘用合同与雇佣合同产生的时代背景、立法思想、基本特征、法域归属以及法律适用的区别,明确主张聘用合同具有劳动合同的本质特征,并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化的现实基础、合同理论、合同立法和历史必然等方面,提供了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网络迅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已经成了互联网发展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立法模式,从而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校规的法律性质及效力判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要求高校管理的法制化,高校校规的合法性是高校管理法制化的重要内容。除学位管理的规定以外,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应为民事性质,属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格式合同。因此,我国法律中有关格式合同的规定是高校校规合法性认定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宪法性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尽快制定专门法,并从我国公民隐私权完整保护的角度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主体可以分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等三种类型。政府信息公开中对隐私权的管理具有公权与私权冲突和交叉、隐私权的行政性和多种法律的协调性等特征。政府信息公开中对隐私权的管理应采取原则考量、积极立法、创建自律规范和技术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个人信息中所蕴含的财产价值得以显现。沿用传统的人格权保护方式不利于对个人信息财产价值的保护,因此要建立个人信息财产权制度。与一般的财产权相比,个人信息财产权具有无体性、公益性和价值难定的特点。从内容上看,个人信息财产权应包括信息处分权、再转让的限制权和利益受损时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15.
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或利用直接关系到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当下个人信息受到非法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在个人信息概念被界定的基础之上,对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性质及个人信息自决权进行法理上的分析,以寻求其保护的法理基础。这种保护应以个人信息自决权为核心,并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主体物质生活、道德观念以及心理需求的变化,一种新的法权要求——个人信息权利呼之欲出。个人信息权利的根本价值在于保护个人认为应当保守的信息利益,保卫权利主体独立、自主的人格以及在此意义上的精神安宁。捍卫财产利益的个人信息权利不可等同于财产权,恰恰由于其完备的人格权特质以及法理根源,个人信息权利应该属于一种新型的具体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法人人格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法人拟制说,法人否认说,法人实在说。本文从法人人格权的发展入手,通过分析其存在的理论依据,认为法人享有人格权。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信息隐私权受到严峻挑战。信息隐私权具有不同于普通隐私权的属性并极易受到侵害,国外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模式,我国应参考不同的立法例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当的信息隐私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用征信是由信息提供、征信机构以及用户对消费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利用的过程,法律制度应该围绕这一过程进行规范。其中,不仅要考虑政务信息公开、隐私权及信息财产保护等具体规则的设计,还必须解决政府在建设信用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征信机构的模式选择等宏观框架结构问题。清理所形成的诸法律关系,以法律关系为据,才能通过立法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道德权系指公民在各项权利实现过程中,由个人做出的道德选择权利。进而,道德继承权是指这种道德选择行为,又决定着行为人能否真正应该和能够实现其继承权。这一概念的提出,其目的在于将公民的身份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指引统一起来,进一步贯彻“任何人都不得从其错误行为中而得益”的重要主张①,真正保障婚姻家庭的幸福、稳定,体现今日之文明社会中关于婚姻家庭及继承的立法精神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