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新闻被冠以什么样的称谓,其是否有报道价值以及如何报道才能引发受众最大的收视兴趣,必须考虑如何显现新闻对受众的有用性,即这个消息是否能给人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
接受新闻传播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受众对传播毫无兴趣,就可能不注意它,即使注意也不会持久。因此,符合受众的兴趣,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受众的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引起的,但也和受众自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受众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就不同。因此,新闻传播引起受众的注意不仅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特征,而且也取决于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新…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娱乐化的新闻带给了受众全新的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媒体,甚至使许多原本对新闻毫无兴趣的受众,开始以新的眼光、新的心态感受新闻。但是,新  相似文献   

4.
新闻策划是时代的产物,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传播观念转向“受众本位”后,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决策人”,这种角色转变,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认为:“总编辑的主要任务,其一是把关,其二是报道策划。”因此,企业报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有必要积极主动地把新闻策划渗透到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向企业各个阶层读者提供高  相似文献   

5.
姚燕青 《青年记者》2008,(14):23-24
新闻的分类形式有很多,从新闻和读者的关系来看,可以把新闻分成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等;软新闻是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虽然不同的受众在不同的时期对新闻有不同的需求,但总的来说,受众总是在对硬新闻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需要软新闻.因此,硬新闻是新闻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  相似文献   

7.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遗憾的事无非是脱离大多数受众,不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不注意研究怎样才能反映受众的需求、好恶,无法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8.
赵俊 《青年记者》2000,(2):31-31
著名记者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新闻工作者这种首先发现、报道新闻的能力,即指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即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发现新闻要靠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要靠对受众的关切和勤奋。新闻是写给人看和听的,一则报道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是衡量一则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就是选择和加工出了相对容易让受众注意和理解的新闻信息.而有意回避了受众潜意识中不愿意接受的或不容易接受的信息。人的求知需要产生于好奇心.但又不等同于好奇心,它是人对于周围现实中新的、不了解的东西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的口语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面对蜂拥而来的信息,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舍,只能是快速浏览。只有简明而又醒目、能够让人一眼  相似文献   

11.
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受众资源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所共有的。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受众对新鲜人、新鲜事的需求量与欲知度大大增强。因此,谁的  相似文献   

12.
解析考古新闻“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新闻前哨》2002,(4):29-30
有关考古素材的新闻近两年来有愈炒愈热之势。从四川三星堆发掘、“彭公大墓”、老山汉墓、雷峰塔地宫开启,到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报纸追踪,电视直播,网上视频直播,可谓是全方位出击。媒体引发了受众对一向冷门的考古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就新闻媒体“人文关怀”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社会公平的鼓吹;二是“受众本位”的回归。所谓“回归”就是按新闻规律,还受众主体位置,尊重受众、了解受众、帮助受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14.
蔡效东 《新闻传播》2024,(6):118-120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主要指的是基于深度分析读者特征、需求的条件下,结合新闻内容,利用好写作技巧,迅速抓住受众兴趣,让受众形成持续关注黏性。从本质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仍然是写作,但是编辑与写作的概念得以延伸,除了需要撰写文章之外,还需要对受众进行分析,做好市场细分,明确写作目标,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突破传统编辑与写作的范式,实现多媒体元素的动态呈现,促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编辑与写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媒体行业而言既是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新机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方式必须要发生改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与写作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媒介理念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宏 《新闻记者》2001,(11):41-44
一、受众与馈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许多传媒界人士还很不习惯刚刚引进的受众概念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概念 ,似乎受众只是一个三合一的学术概念。但是实际上 ,与受众概念同时被引进的是传播学的观念。于是 ,一些人又担心传播学会取代新闻学。那个80年代似乎可以被称之为翻译时代、换脑时代、知识饥渴时代、引进时代、走出国门时代。受众这个概念也许翻译得比较别扭 ,好像是洋为中用 ,但是它十分准确地表述了受传者的被动状态。可是 ,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积极地去面对媒介时 ,受众这个词汇就显得越…  相似文献   

16.
影响网络受众浏览新闻的动力因素包括需要、爱好、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但最根本的是需要。心理需要不仅推动受众进入互联网,而且始终都主导或支配着网络受众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表现。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不仅是影响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网络受众心理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给人看的,若对读者没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那么,其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便无从产生。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说:  相似文献   

18.
韩冬梅 《新闻传播》2009,(6):61-61,63
会么是新闻导语?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极其简洁的文字,扼要叙述事实,揭示全文主题,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引起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料“产生的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过去的“传播者主导“变为当今的“受众主导“,受众成为传播活动的中心。在以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受众的兴趣与需要,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感到信任和满意,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事  相似文献   

20.
温希伟 《新闻三昧》2006,(11):24-25
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与心理学交叉融会的边缘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新闻传播者、新闻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在新闻采编、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的发生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偏离了这些规律,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或被淘汰,或完不成导向任务,或成为取缔对象。何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也在迅猛的发展。不论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报道内容、导向技巧、报道形式、栏目策划等等,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因此如何打造专业基础,锐意革新,努力学习,就成为创一流企业报纸的必由之路。从受众的兴趣、需要出发,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