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以汉语为主的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写作模块的教学为主,原因在于写作是人文素养形成的良好载体,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就从小学作文教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以为必须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说的又是什么;其次再从中撷取话题,引发开去,丰富话题;最后,指导学生选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打好基础.因此,只有利用小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通过"自由表达.描绘细节"、"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加强阅读,设计细节"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本在哪里?本在课标,本在儿童。只有基于课标、基于儿童来设计习作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作兴趣的发展,才能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习作素材和知识,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力倡导真实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习作走向创新,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对作品有所感悟,产生独特的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启迪,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把握住每一个契机促使学生展开个性感知,促使学生阅读效果显著提高。一、演绎情境,投放悬疑问题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注重投放悬疑问题。悬疑问题的投放能使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促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习作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处处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原始表达,让学生的习作真正体现其个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持这样的观点,对学生的习作,我总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学生对习作也总是充满着乐趣,习作中也不乏有充满个性,焕发生命光彩的语言。以下即是本人从学生习作中撷取的极具个性化,富有生命光彩的语言,归纳起来可分四类:1郾活用词语、借用典故,引用俗语的。如:①抬腿一脚,“叭”的一声,乒乓球气绝身亡。(活用词语,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的习作中存在着一种编造的现象,翻开一份份作文试卷,总有种"千人一面"的感觉:结构模式化,语言套路化,材料通用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儿童的习作要求过高、过急,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个性存在,致使学生无法写出真实有趣的生活来,只好套用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灵气,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以为必须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说的又是什么;其次再从中撷取话题,引发开去,丰富话题;最后,指导学生选择交流中的信息或选择交流的活动本身,写下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以为必须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说的又是什么;其次再从中撷取话题,引发开去,丰富话题;最后,指导学生选择交流中的信息或选择交流的活动本身,写下来.这样做:一有写作的动机需要;二有写作的素材提供;三有亲身的体验,就容易使学生习作时"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了".所以,捕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焦点、热点话题就成为本作文指导实验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捕捉"话题"呢?我的实验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应将习作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信息资料,从而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使作文教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需要紧扣教材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具体应做到:在探究中促进内容感知的个性化、在探究中促进情感表达的个性化、在探究中促进思维创新的个性化、在探究中促进感知过程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习作应该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亲耳所闻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相似文献   

17.
鞠久燕 《教育》2014,(4):65-6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捕捉习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以禅喻道",认为"诗道亦在妙悟",重在阐明诗歌创作之道也同样在于"妙悟",即对于诗歌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这个"道"的心解、觉悟。这样诗人就会有一通百通的创作自由。学生个性化习作亦如此。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感悟、自由的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己对周围环境、周围事物、周围人的独特认识,通过自己的灵性颖悟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习作,才能让其感悟透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