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政策内容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已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文章通过对1949-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文本的挖掘,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变迁历经了政策孕育期、起步探索期、规范建设期和继承完善期四个阶段,遵循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基层人才需要的需求逻辑、主要发挥政府作用的推动逻辑和增强政策内容具体性的执行逻辑.虽历经多次变迁,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制定时筛选培养内容尚需进一步丰富,政策资源供给及宣传多方协同仍有提升空间,政策执行绩效监控评估尚需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遴选标准与培养方案,倡导政、企、校、媒多方协同参与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 目,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绩效监督评估机制的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本分析法回顾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的发展历史,发现了以下规律:劳动课程地位经历了受重视与被忽视的多次反复过程,课程价值取向由社会转向学生,课程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课程要求日渐完备。新时代,劳动教育受到普通重视。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可提供以下启示:课程设置应立足广域课程的视野,课程目的应兼顾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与创造性劳动素养的养成,课程内容应兼顾优良传统与新劳动形态,课程要求应全面兼顾课时、师资等。  相似文献   

3.
安茹 《学周刊C版》2019,(1):181-182
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广泛实施,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迁道路愈显规范,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研究致力于从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迁道路层面和政策的变迁途径层面来探析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逻辑起点,构建分析框架,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分析国家政策对辅导员核心素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同时从辅导员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知识素养上提出建议:注重突显辅导员职业特点的“道德素养”的政策制定理念、建立辅导员能力素养评价机制、构建以“知识素养”为基础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格局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一,是促进国内外大循环的主要载体和枢纽,将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我们以1986—2020年环渤海区域合作政策为分析样本,对文本数量、文本类型、文本主题、文本关键词共现以及合作政策的演进特征等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为“十四五”时期持续完善环渤海区域政策体系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机构化的变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教师发展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宏观制度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多元行动主体的形成,促使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实现了从集权管理到分权、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与此同时,受旧制度的自我强化和权力失衡的影响,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在变迁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为此,必须推进分权,改革评价制度,树立多元的学术观,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市场化和均衡化,实现制度创新,提升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可以发现其历经了起步探索、规范建设、变革调整、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从动力机制上看,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观念转变以及政策与行为主体的互动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变革的主要动力。从变迁路径上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呈现出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未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需要遵循宏观制度结构调整的客观规律,把握好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以及平衡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教师发展的制度变迁及其价值取向,而后剖析了我国教师发展制度存在的缺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教师发展制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政治接待、旅游创汇、大众旅游以及品质旅游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旅游政策与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演进的关系。产业政策指导了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地位的改变,促使旅游制度环境变迁,要求制度必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基于1949-2018年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413个旅游发展政策文件,从政策样本的数量、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旅游发展制度的演进。研究发现:旅游政策演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从萌芽到形成、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旅游政策目标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需要智慧不断发展的职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智慧为引领,以自主发展为手段来实现。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智慧的养成是其作为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其未来专业素养达到成熟的标志,更是推进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智慧特征和价值,提出了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智慧养成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就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相继出台过一系列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执行主体时期(1949~1988年)到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执行主体时期(1989~2009年)再到多元利益相关者执行主体时期(2010年至今)的演变过程。本研究采用由政策工具和幼小衔接生态系统维度构成的分析框架对这些教育政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使用的政策工具趋于多元化,但各类政策工具的组合配置仍缺乏系统性;幼小衔接生态系统趋于综合化,但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仍不够全面;政策总体趋于科学化,但在幼小衔接关键问题上仍不够科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一致性较高,但在互补性上仍有待提高。政策工具的特性、政府的偏好、幼小衔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相关研究的滞后是影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政策的主要因素。未来在完善幼小衔接教育政策时,应注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衔接和互补;根据政策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之间的组合配置;合理利用激励性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提升幼小衔接教育政策的可行性;全面剖析幼小衔接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利益诉求,统筹配置相关政策工具;加强幼小衔接关键问题研究和政策转化,促进幼小衔接教育政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2000—2019年中央层面颁布的166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等分析软件,从政策颁布主体、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发展要素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颁布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策工具使用过溢或不足、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要素契合性不高等。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政策颁布主体之间的协作性,优化协调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注重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要素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3.
慕课作为具有较强体验性特征的教育产品,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和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对一门教师教育类慕课前、中、后期与情感体验表达有关的724条学习者反思文本的质性分析,确定了25种积极和消极情感体验,体现了慕课学习情感体验的特有状态,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满意、激励、期待、不满、警觉、充实、感兴趣、轻松、高兴、喜欢。从整体情感倾向来看,绝大多数情感体验是积极的,满意、激励与期待三种主要情感体验约占总体的80%,情感体验积极且集中。从课程阶段来看,三个阶段均以积极情感体验为主,前期情感体验表达最为丰富且种类多样,中期的消极情感体验最多。从情感体验指向对象来看,七成指向学习内容,两成指向学习者自身,而指向慕课学习形式、课程资源、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情感体验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出现的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取向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或群体)自身经验的发展取向。经验取向之经验观应实现科学经验观向诠释学经验观的转换,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教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教师专业化走在了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独显特色。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课程设置细致;重视实践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给我国师范大学的启示是:完善课程结构与比例、优化课程的内容、增加教学实践时间,重视教学实践的质量是改进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高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方面。借鉴其合理经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可达到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材.教法》2021,(6):136-143
中小学科研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文化的重塑,正确评价和认识有效教育科研是关乎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小学教师需要具有实践性、真实性、规范性、主动性、创新性特征的科研。面对中小学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迫切需求,应从理论自觉走向策略优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从理论与实践分离向二者的融合发展转变;在研究方法上,由朴素随意向系统规范转变;在研究成果上,从形式创新向实质创新转变;在价值认识上,从被动参加向主动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科研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文化的重塑,正确评价和认识有效教育科研是关乎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小学教师需要具有实践性、真实性、规范性、主动性、创新性特征的科研.面对中小学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迫切需求,应从理论自觉走向策略优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从理论与实践分离向二者的融合发展转变;在研究方法上,由朴素随意向系统规范转变;在研究成果上,从形式创新向实质创新转变;在价值认识上,从被动参加向主动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有力保障。近三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颁布了许多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文本,使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呈现出动态的过程性发展特点:一是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发展;二是从效率优先向公平均衡发展;三是从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发展;四是从阶段分离向整体连贯发展,逐步形成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整合的良性教师教育发展格局。但是,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处于社会新旧混杂"转型"状态下的教师教育政策,由于价值主体的多元性、教育政策内容选择的复杂性、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以及教育政策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疏离性等方面的制约,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审视,以史为鉴,提出完善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选择政策工具体现着政府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师研修的走向和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社会和教育问题持续引发研修政策更新,依据政策内容可划分为偏重资格、个性、开放和支持的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工具选择存在差异,而同一工具在不同时期又有所变化,且不同工具间的协作与融合渐趋紧密。由此,政府的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展与兼容,工具应用的针对性和整合性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