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索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变化、学科(专业)、职业发展因素的三维多元评价体系及指标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硕 《大学教育》2014,(8):34-35
相对于诸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成果而言,本文的特色在于严密结合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并且分别从高校自身发展与建设、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保持教师职业特点和加强角色价值、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谐高校的建设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为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推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修正与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具体实践者,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一直被作为高校对教师考核评价最主要的关注点,而高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却缺乏关注和考核。在当前社会多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加上高校疏于对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高校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全体教师的职业形象,更给教育大计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规范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高校教师崇高的职业形象,坚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道德思维"向"伦理思维"转变,顺应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型包括外部结构模型与内部结构模型。基于冰山模型,可构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外部结构模型,其中,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比知识、能力等显性要素以及个性、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动机等隐性要素均更为重要。基于同心圆模型,可构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部结构模型,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等教师共有的职业道德,更要具备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等高校教师特有的职业道德。基于四象限模型,综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在和外在的双重主体及约束与发展的双边路径,可从内在约束机制、内在发展机制、外在约束机制、外在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的状况,我们应该肯定地说,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教师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畏清贫,甘为红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但确实也有一部分教师受市场经济和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重新进行了道德选择和...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与建设——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晖 《新课程研究》2008,(2):121-124
高等教育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了高等教育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教师力量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而教师力量建设中师德建设又是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运用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原因分析,从高等教育组织的环境、目标、结构这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途径的研究,力图寻找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组织认同的相关理论,选择浙江省大学为调查对象,研究高校的组织声望、领导人魅力、组织成员关系、敬业精神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度较高,组织公民行为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组织声望的认同程度较低,敬业精神不强。文章指出通过提升高校的组织声望来提高教师的组织认同并非适用于一般高校。为提升教师的组织认同,宜改革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参与度。营造有利于培养敬业精神的文化氛围,加强人际互动,尤其是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升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组织认同的形成由角色融入、价值观一致、情感依赖三个过程交织构成,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认同感和组织公民行为。根据组织认同相关理论,选择浙江省8所高校为调查对象,研究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和不同背景变量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提出培育更多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路径:引导志业追求、释放创新活力、促进与组织的适度的价值观共享、形成适度的情感依赖。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态是某一历史时期内社会上广泛形成和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中的知、情、意、行和价值取向的总和。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高校教师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心态出现了一定偏差,表现为法制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性低、仇富仇官和怀旧情绪等。但总的来说其心态基本良好,价值取向积极、社会情绪乐观、具有比较清醒的社会认识、强烈的责任意识,表现出了积极的道德践行。鉴于社会心态是主体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且与时代的整体精神相联系,笔者认为应从促进社会公正、激发参政热情和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入手来塑造高校教师的和谐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学术道德认知、对失范行为的态度和学术工作目标三个方面来了解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对18所高校960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不甚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对失范行为的认知存有偏差、学术道德认知消极悲观等问题引发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高校教师对失范行为、利益冲突和对失范行为所持的宽容态度助长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追名、逐利或求权成为部分教师的学术工作目标,从而激发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为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责任意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共同体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建立评价机制 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研究和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形式,科学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能够推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重任。神圣的使命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14.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和道德的楷模,其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抵不住诱惑,职业道德修养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丰富内涵,然后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多重原因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在高校评价体系中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本文以高校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为视角,以上海市八所综合性高校为调研范围,实证分析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现状和职称评审中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研究显示,高校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多投入,而评价制度难以切实显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在职称评审制度的实然评价与教师个体的应然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学术是专门的、较为系统的学问,其本质是求真与创新。学术垃圾是学术的异化,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学报应发表学术性强的论文,学报编辑水平的高低与论文的质量息息相关。加强学报编辑的道德自律,有助于减少学术垃圾。  相似文献   

17.
师德建设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又对师德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优化环境,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健全制度,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广播电视大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育人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奉献精神不够和教风学风不实等问题,从教育环境、人才培养以及学校管理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进行理论武装、建立师德评估体系、树立先进典型以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人们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职业道德有了新的视野.伴随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步深入,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在发生变化,教师专业道德需要提升.回归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实施要求,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