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像颗五味豆 ,五味俱全。更多的时候 ,它像一个个音符 ,随着我们的脚步便成了一首歌。每天 ,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对着书桌上大本小本的作业 ,心里有一种厌倦之感。当闹钟一分一秒走过时 ,睡意也袭上双眼 ,这就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为了心中的那点希望坚持着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那首让我燃起希望的歌。我们每个人都为了让未来不是梦而奋斗。是梦中的未来燃起了我们的希望 ,是希望给了我们力量。那美妙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在我脑中回荡。“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  相似文献   

2.
刘阳 《考试周刊》2011,(89):214-214
人生就是选择.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一种选择会是一种活法.一种选择会换回许多种经历、体会。一个人只有一生,是选择的人生更加让我们丰富.是选择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是选择让我们体会酸甜苦辣。信心、习惯、舍得让我们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品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让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拼搏。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拥有诸多实现梦想的条件和基础,通过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自觉地把个人梦和国家梦、民族梦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要让梦想变成现实,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要脚踏实地地实现每一个梦想,必须要求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努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棒即将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担负起这个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个人将自己的小小梦想汇聚在一起,就能编织起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高三有四味     
又是一个夜晚.我和所有高三考生一样.在黑夜中奋笔疾书.只为走向那一直期盼着的黎明。人们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处在高三的我似乎也体会到了这句话的辛酸与无奈。每个人都有一个梦.那是让我们奋力向前的理由。是啊,父母期盼的眼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孩子有梦,国家才有梦;孩子有未来,国家才有未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人公。"让每个孩子健康长大"是"中国梦"赋予幼儿教师的强大的精神能量,此梦就是爱,就是一分责任、一分付出。  相似文献   

7.
法国有一句谚语:“更好”是“好”的敌人。这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是它确有其有道理的成份。很多父母常常有这样一种心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希望他们各个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也许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不是完美的,但却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全方位发展,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所以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有缺点的孩子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孩子才可爱。  相似文献   

8.
俞波 《生活教育》2012,(13):48-51
有一首歌唱得好:“每个人心中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小学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也许他正在歌唱,正在嬉闹,或者正在沉思,正在苦恼……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因为真实而成为了一种美丽。因为真实而展现了一种个性。每个小朋友就像一亩独特而肥沃丰腴的心田,而辛勤的老师又像一个探索者,一个开垦者,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要用智慧和理性去努力探索一个个斑斓的世界。世上没有两亩相同的田地。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齐豫和潘越云双剑合璧所演唱的三毛作品《梦田》里的一句歌词。是啊,就像这首歌中所唱得那样,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亩田,也都会有一个梦,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叶佩田告诉我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10.
在13本一套的丛书中,一眼选中这本书,仅仅因为它的名字——《随梦想逆流而上》,每次念到它总会给我一种振奋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美丽的梦想,它在远处召唤着我们,但在我们紧紧握住它之前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之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正是因  相似文献   

11.
1月16日 晴 《小王子》里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可惜他们都忘了。 长大在某种程度上是件有点悲伤的事情,而怀旧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宫崎骏的动画带给我们的即是这样一种情怀。他的世界足够遥远反而让我们回归了一种久违的真实。他的世界简单,纯真,美好,还有一点淡淡的伤感.  相似文献   

12.
我为少林狂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美丽的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幻灭。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一个梦的幻灭,只会让更多的梦生出来。这就是人生。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我们大力推行主刊创新的一年回顾一年的历程.颇多感动.颇多欣慰。创新是我们的存在方式.更是我们每个倘徉于语文教育之洋人的内在诉求:如何让刊物成为一种创新的动态展示.成为一种真实多样的文本展示手段,一直是我们努力建设的编辑追求:在新老朋友的支持鼓励下,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迷惘困惑;语文教育的研究永无止境,办刊人的心中永远亮着一盏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看到这句话,既让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也启发我长时间思索它所蕴含的深意。这句话包含着总书记对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对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题中之义。联系中小学教学,笔者觉得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个人的"小梦想","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人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有些人则宣称他们根本不记得自己做过梦;有些人的梦是黑白的,大多数人的梦则是彩色的。不过,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会做梦。从我们还是小宝宝时起,直到死去的那天,在我们的身体与大脑休息时,我们的意识都在不断地制造梦境。但梦到底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会做梦呢?梦是一种符号语言,让你得以在睡眠时与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行交流。在你的潜意识当中,负  相似文献   

16.
蜗牛     
我要一步一步向上爬每个生命活在这世界上都是有意义的,而每个人也都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从前,书包很满,装不下许多的梦,就丢了一些。可是,有一个梦——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个我——一直装在我的书包里。我曾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过,至今也还在为它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齐豫和潘越云双剑合壁所演唱的三毛作品《梦田》里的一句歌词。是啊,就像这首歌中所唱得那样,每个 心里都会有一亩田,也都会有一个梦,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叶佩田告诉我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18.
谭丽萍 《生活教育》2014,(8):117-118
每个人都有梦,每样事物都有追求。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我的个人梦;我所在的城市想创建成为教育强市,这是一个城市的教育梦;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强国梦。"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就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不同。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多一份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做梦与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 :一个为现实的客观世界 ,是与他人共同拥有的世界 ;另一个为梦的世界 ,是自己独自拥有的世界 ,即梦的“自享性” ,是主观的精神意义上的世界 ,这个世界甚至比客观现实世界还要广阔深远。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和写作言语的积累 ,更有赖于学生个体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真实的切身体会。我们的学生由于自身现实生活的枯燥单调 ,日记写作源泉显得枯竭 ,也确实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尴尬。对梦境的描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每个人都做梦 ,但有些人睡眠很深 ,他们在睡眠状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