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具有社会第三产业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校后勤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可能。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管理体制应是“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运行机制应是“准企业化”,改革的方法应是“小步快走”,同时要加强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服务育人的意识,强化对后勤的投入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围绕“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具有商品性和经济性”这一特征,阐述了发展高校后勤产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分析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参与的、实施市场运作的高校后勤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到2002年底,原有高校后勤“小而全、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体制结构将基本被打破,一种新型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将会建立,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使高校后勤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进而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高校与高校后勤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高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针对建设“节约型后勤”在创建“节约型高校”活动中的基础作用及应承担的责任分析,探索创建“节约型高校后勤”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高校后勤新型监控保障体系,必须构建起“五位一体”的高校后勤市场监管体系:即建立完善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行业协会的“专业监管”、学校行政的“合同监管”、师生员工的“民主监管”以及服务企业的“自我监管”。各层次的监管要互相协调、互为补充,不断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确保监管质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高校后勤市场监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企业应运而生。十多年来,对于选择何种管理模式,或者说创立何种企业哲学,众多后勤企业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认为高校后勤企业可以实行“红色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是保证高校教学与科研进行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搞好高校后勤工作必须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使他们把个人的工作同高校建设的目标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加快高校后勤改革,必须探索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现高校后勤资源共享、产业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前、后的状况;讨论了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易产生的几种误区的认识;探讨了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内容及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创新研究,需要深刻认识高校后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内涵和意义。积极探索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新途径、新方式,能有效提高高校后勤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促进高校后勤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处理好三个关系和三个原则,坚持三个有利于,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方法:采用归纳法、比较法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结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类为依赖型,二类为合作型,三类为联办型。结论: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在依赖型模式、合作型模式、联办型模式的基础上取之所长,弃之所短,内“化”外“化”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就如何加强党的建设问题 ,发表了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 ,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党组织应认识、掌握和运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转变观念、深入实际、大胆探索 ,把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策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是指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后勤服务,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以优质的服务感染学生,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后勤的“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虚”,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示范。在新时期创新高校后勤工作,拓展高校后勤育人的功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高校后勤服务的资源优势,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彰显高校后勤服务的经济性,引领大学生就业、创业;扩大高校后勤服务的参与面,培养大学生的“三自”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分析了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高校后勤管理应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促进后勤社会化,以信息化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的观点;并对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首先解决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行政垄断管理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后勤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高校都采取了企业化运行机制,高校后勤的“瓶颈”现象已逐步弱化,但行政垄断局面并非随之打破。高校后勤垄断具有历史积淀、利益驱动、观念误区等诸多成因,如不打破必然延缓市场化的进程,造成消费权益和学校资产的损失。今后必须把打破行政垄断作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着力点,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后勤消费资源,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职工的良好形象和服务质量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该文立足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着力探讨做好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经费“拨改付”的基本思路,探讨高校后勤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高校后勤来说,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其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后勤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后勤在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了“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这一工作宗旨长期贯穿于全国高校后勤工作中。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轻重取舍上存在着许多迷茫,也出现了高校后勤育人职能流离于实际工作的现象,育人意识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已经走过了30余年历程。1985年中共中央就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指明了高校后勤发展的道路是要逐步走向市场,最终实现其社会化。在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大多实行各具特色的社会化管理。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保障、基础和先行者,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只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高校后勤保障,才能使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然而,高校后勤员工的现状往往制约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提升后勤员工的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后勤工作,就成了现代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