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戏》之美,美在心灵的纯净、自然的人性,美在诗情画意的故乡风景;还美在行文的流畅、文字的纯厚感人。《社戏》作为情式表述为实,作为故事叙述是虚,"第一人称"叙述在文中起到的是"亦实亦虚"、"虚实相间"的作用。鲁迅在《社戏》中发掘了人性的闪光点,尤其是赞美了儿童心灵的纯真与高洁。这与鲁迅一贯喜爱儿童的观点是一致的。无论从结构还是叙述,《社戏》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温馨的自然之美。文章从小说几个美学的角度(叙述的第一人称、结构的时空设置、人物性格的描述、语言的特色等)对《社戏》文本进行美学解读,可加深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自然之美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拟声词、称谓词等,感受小刺猬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3.
《白鲸》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美国描写海洋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海洋,得出两部作品都通过海洋反映人与自然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并暗含麦尔维尔和海明威都强调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4.
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的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以及对“诗意栖居地”的追求都体现了当代生态美学的主要观点。斯威夫特在描写自然景物时,竭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他向往的并不是那种纯粹的、没有生命参与的或者二元对立的自然界,而是想构建一种自然与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尊重、一片祥和的生活方式。斯威夫特透过小说主人公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同生共荣的理想生态蓝图,为人类找到了最理想的“诗意栖居地”。  相似文献   

5.
《孟子》和《庄子》海洋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海洋观念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孟子》和《庄子》作为战国时期儒、道两家的代表著作,其中涉海内容较为集中。《孟子》中的涉海内容包括北海、东海的具体所指,如伯夷、太公避海及齐景公历海等,从中体现出《孟子》海洋观与社会政治的密切联系;《庄子》中海中仙境"姑射山"的刻画、"四海"反映出的宇宙观、"江海之士"的超脱及海鸟、海鱼等内容,则体现出其海洋观在自然方面的侧重。两者的差异缘于儒家注重社会政治,而道家偏重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各自身处地理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相似文献   

7.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吸收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新时代的新阐释。深入探究马克思《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由一个统一的整体到异化再到统一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
威廉·华兹华斯是著名的"湖畔派诗人",《丁登寺》是其著作《抒情歌谣集》中的最后一篇,极具预见性地描写了人与自然整体和谐之美,蕴涵丰富的生态思想。工业文明和现代商业文化令诗人身心俱疲,只有自然才是心灵的家园,诗中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生态意识,诗人对妹妹热爱大自然的劝慰,均有助于改善本世纪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生态状况。本文以生态批评中的生态整体论为总的方法论,从生态美学角度重读《丁登寺》,对其做全面详细的分析,劝诫人类形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苗昌云 《教学随笔》2015,(Z1):93-94
<正>保护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和谐相处。从古诗歌中我们能深感当年的生态之美。"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兴一首》)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不眠的诗人不禁衷心地赞美夜的"静"美。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谛视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哪儿跃出水面。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象。"鱼戏新荷动,鸟散  相似文献   

10.
骆霞 《文学教育(上)》2008,(13):134-135
自然,有自由发展之意。其字面上可解释为“本来的样子”。“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庄子在其《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述,既肯定了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能够认识自然、评价自然并改造自然,又强调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制约着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揭示了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人类中心论"的狂妄自大与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抹杀人之主体地位的消极无为观念给予纠偏,这无疑给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启迪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的创作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展示着日本传统文化多方面的特质。首先 ,日本国民属于现实性、直观性而非分析性、逻辑性的国民。日本文学具有平列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征。《雪国》在结构、情节及人物三方面均表现出此特点。其次 ,热爱自然是日本民族精神生活与“美意识”的核心。日本文学特别喜欢用大自然的风物表达自己的情愫 ,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雪国》细腻地描写了雪国的洁净美 ,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敬天长"、"依地德"出自《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中《葛天氏之乐》,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乐舞种类的部分乐舞,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间自然界之产物;用"敬"、"依"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民康物阜,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现代人类发出警示:保护生存环境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以极淡美自然的意境倾倒了无数后人.回忆里的淡月、流水、疏影、杏花,流溢着外物冲淡、朦胧、静谧的自然之美,而美酒、好友、笛声却是词人愉悦、亲切、趣雅的人事之乐,人与自然,物与我在这里自然交汇,融合如一,意境极疏淡远致,真可谓词中"极品".回忆之余,也寄予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身一生的境遇感慨,宦海的起伏、靖康之难后的颠沛流离、担任高官的恩荣以及晚年体弱多病的恬淡,这些情感都夹杂在这首词中,增加了词的情感和历史厚度,使词的意境清丽自然之外兼具高远疏旷.  相似文献   

15.
陆军  杨红娟 《成才之路》2012,(26):54-54
正朱永新先生在他的著作《新教育之梦》中的《理想的美育》一章中把"自然美育"放在了首位,"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如此,许多名人大家都是自然美育大家,甚至不惜弯下身去崇拜自然之美,而把自己置于不顾地位,  相似文献   

16.
周娜 《考试周刊》2011,(80):226-227
色彩设计作为一种人文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人文观的培养,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色彩设计是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自然之美、精神之美、文化之美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曹文轩的《草房子》具有一种悲悯之美。作者将悲悯这一与文学的生命休戚相关的永恒命题带入了我们这个情感逐渐凄清枯寂的年代.通过对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矛盾对抗的构建,叙写了人与人之间“爱”的美、人战胜自我的“灵魂”美、人面对自然的“悲剧”美,传达出一种感人的悲悯情怀,感动着今天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哲学的使命在于对上下四方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哲学之美在于思辨,哲学的发展离不开质疑,哲学是思,是辨,是追问,是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辨与追问。笔者试通过思辨和追问,探讨《生活与哲学》两组概念蕴含的深刻含义,展示哲学之美。  相似文献   

19.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郑清文的《採桃记》是由多个小故事组成的童话集。作品不仅内藏了丰富的生态知识,还融进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交互主体关系的生态思考。《採桃记》运用"视角转换"的手法,让孩子透过自然生灵的视角来体认世界,通过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对话、交融互通又相互影响,使他们的心灵在自然感召与浸润下得以升华。这是一种生命本真自由之境的回归,也是一种与自然毫无隔膜的"自然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名篇,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一。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体现了物哀之美。《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之美是通过少男少女男女朦胧恋情、社会下层女性的淳朴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三个层次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