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四十年代炮火纷飞的中国文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代表作家的徐訏却创作出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如严家炎就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最早把徐訏和无名氏作为一个流派——"后期浪漫派"来看待,并认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新新闻主义流派是现代高科技的信息社会中现实主义振兴的新形式,是对西方现代派腐朽思潮的否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决不仅仅是一个文体形式问题。本文还论述了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卡波特、梅勒、沃尔夫、塔利斯以及《冷血》、《黑色军团》和《你邻人的妻子》等多部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介绍了新新闻主义作家提出的文学要具备“作为小说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小说”的新特征,作家应当努力挖掘“典型的美国事件”,要使文学作品同时成为观察、研究美国当代社会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等有益的理论主张。本文最后还概述了这一当前世界文学大潮的最新发展的斯塔兹·特克尔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颖全的《我们的东海岸》作为海南本土作家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唯一的长篇,小说第一次以较大的篇幅对嬗变中的海南社会生活作出艺术的表现。“以现代生活观念,来透剔海南人处于经济大变动中的灵魂轨迹”(郭小东《文学的梦土》。这在海南本土作家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小说的多样化给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新闻记者,也是海明威式“硬汉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代言人。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大师,海明威总结出小说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启发了“极简主义”流派的文学创作。本期让我们通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感受海明威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所规划的“中国小说通史系列丛书” ,近期又有重要成果问世 ,由该校文学院游友基教授撰写的《中国社会小说通史》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 1999年 12月出版了。该书以探讨中国社会小说的发展走向及其特点为逻辑起点 ,把中国社会小说作为一个艺术整体和历史过程加以考察 ,精细绵密地勾勒出其萌生、形成、成熟、发展的历史轨迹 ;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小说流派、重要作家作品进行切中肯綮的阐释或描述 ,以展示中国社会小说这幅卷帙浩繁的“清明上河图” ,从而对其中的社会概貌作宏观的审视。在探寻社会小说的流变规律时…  相似文献   

6.
论萧红小说的悲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在萧红小说的研究中,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散文化”作为萧红小说的基本美学特征。诚然,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萧红在小说“散文化”方面的探索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但仔细地品味她的小说就会发现,“散文化”特征并非其小说最本质的审美属性,因为单是这一点,不足以使萧红区别于废名、沈从文等具有散文化创作倾向的作家,真正使萧红区别于上述作家的,是渗透在她作品中的悲剧力量。失去了这种力量,萧红小说的魅力就会减少许多。从悲剧这一美学范畴入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萧红,理解她的作品。重新认识其小说创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组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社会剖析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位左翼作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西柳集》《饭余集》就几乎包括了他小说作品的全部,但就在这十多篇小说中,作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现实世界和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今天,当我们重新探讨吴组缃小说创作的成功经验时,就会发现,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用忠实严肃的眼光去看人生”①,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吴组缃是一位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清醒的理性判断能力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京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的小说流派。它的发生、运演从一个方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风貌。京派作家多学贯中西,但他们更多地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在小说创作中,较多地借鉴民族文学的传统艺术技巧,追求和谐、圆润、完美的艺术境界。作品圆润精美,情感蕴藉、含蓄,语言古朴、简约。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女作家.四十年代初期,即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传奇》几乎囊括了她早期小说创作中的所有精华.本文即以《传奇》为基础,拟对作家创作中所采取的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技巧等作些探讨,以求更准确地解读作家早期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一、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一个作家的创作,往往首先依据于自己熟悉的社会与人生,并于此同时,总要找出一个表现这种社会与人生的最佳创作角度.从这个视角放眼开去,映入眼帘的,则是那独特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10.
章着眼于新写实小说的流派特征,从其代表作家池莉的创作入手,展示了她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及方式并剖析了新写实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特色,从而探讨了90年代以来“新写实小说”创作的审美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家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1928年)是在英国作家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2年)的基础上的续写。虽然均被视为“童话”,但从实际的创作来看,作品中还是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感悟现实的成人视角。而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也导致了作家不同的创作心态,从而令作品产生出彼此迥异的艺术特性来。从以上种种角度来看,沈从文虽然续写了“漫游”,但却创作出了一部与原本大相径庭的小说。两部小说的艺术个性也是判然有别的。  相似文献   

12.
自觉地移植、吸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中国现代派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一个有特殊贡献、特殊风格的流派。 最早把象征主义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是鲁迅。1908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译介了俄国安特莱夫的小说《谩》和《默》。“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正象其它文学思潮和流派一样,纷纷介绍到中国来。鲁迅、沈雁冰、郭沫若、周作人等人或在理论上提倡,或在翻译中介绍的“新浪漫主义”,即西方现代主义。有关这方面的译介,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潮》、《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少年中国》等刊物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陶履恭的《法比二大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故乡》《狂人日记》《断魂枪》及《边城》《受戒》《荷花淀》等小说的教学中,我常会有一种感觉:这类小说的内蕴及语言表现手法与一般小说的差异很大。另外入选课本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诸如汪曾祺、阿城、史铁生等的作品,也有这种不同于一般小说的特征。我认为这些小说非常注重吸收小说的“内向化文化观”的创作,注重开掘语言和形象之外的精神与生命的空间意义,不满足于实体的叙述或描述,其重心常常不在人物形象或情节等要素上,而力求在“言”“象”之外开辟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营造一种具有生命内涵的美的意境。这类小说,把深沉的情思、…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总是有他独特的风格,而一个作家的风格,首先产生于作家由于立场、态度、感情、气质所决定的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反映生活的独特视角。在赵树理反映农村变革的一系列作品中,他始终如一密切关注和表现的便是家庭问题,这可以说是赵树理整个小说创作的“眼睛”。 毋庸置疑,家庭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们热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许多文学家们密切关注和表现的重要社会问题。从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到《红楼梦》,直至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家》,都无一例外地把家庭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眼睛”。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还很少有人象赵树理这样,从创作的发端,直到创作生涯的结束,始终不渝地通过家庭这个“眼睛”,来反映中国农村复杂而深广的社会生活,即通过家庭的窗口,透视整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家庭生活的微澜及家庭  相似文献   

15.
刘心武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小说作家,他在新时期十年中,写出了一系列为读者喜爱的小说作品。当然,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的,自然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钟鼓楼》。《钟鼓楼》的发表和出版,使作者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这部作品以其突出的成就荣膺“中国文学的大奖”  相似文献   

16.
想写好作文,首先要重视体验,丰厚积淀。以下几位作家的创作体验应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有益的启示。1.郁达夫:勾勒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小说极具个性,差不多就是他的“自传”,他大胆地把“自我”体验直接写入作品中。《郁达夫小说集·出版者的话》就有这样的说明: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强调“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他的小说有着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创作特色,常常以自己的遭际、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忠实地勾勒出了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小说中,寄寓了作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侠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北派五大家”,其中,王度庐被誉为“悲剧侠情”的一代宗师。2005年12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斯年教授所著《王度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即致力于在整理王度庐小说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探讨其小说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魅力,详述了王度庐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评传》中把王度庐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悲剧侠情小说”,一类是社会言情小说。王度庐在创作时,两类小说经常同时进行,徐斯年称他是一位善于“两手分用”、“左右开弓”的作家。《评传》对王度庐小说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两点:悲剧精神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第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了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以其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多方面的才华,进行了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直接体现或间接暗合了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小说的主角、女人、其他人、观察视角、“预感快感”的性质等因素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白日梦手法的内涵。“把白日梦直接作为小说内容”、“形式上受白日梦理论影响”、“创作手法潜意识暗合白日梦理论”、“白日梦是一个创作原型”、“作家与读者构成白日梦系统”营造了中国现代小说中白日梦手法运用的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和追求的作家,乡土小说是其创作重镇。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品格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百顺街”、“果园城”及“无望村”等艺术世界,从而确立了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在作品中,他将“游子还乡”这一古老母题注入了现代精神,塑造了一系列游子的形象。本文将对师陀笔下“游子还乡”母题的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分别进行剖析,并探究其乡土小说中游子们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