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广东教育》2006,(3):37-39
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舍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  相似文献   

2.
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原子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的方法。利用元素守恒配平法解析了一类较复杂的高考计算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守恒是化学中的一个永恒规律很多化学计算题都需要在守恒思想的指导下完成。化学计算中遵循的守恒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元素或原子守恒法元素或原子守恒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用这种方法计算不需要写化学反应式,只需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不变的原理,找到起始和终止  相似文献   

4.
一、守恒法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二、守恒法的具体应用1.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的一种方法。【例1】在化学反应A+B=C+D+E中,已知15gA与10.5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1.8g D和0.3mol E时,则E…  相似文献   

5.
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之中.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此即质量守恒.运用守恒定律,不纠缠过程细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从而达到速解、巧解化学试题的目的.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  相似文献   

6.
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也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巧妙解答一类题.  相似文献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下称电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下称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相等(下称电荷守恒);质子总数不变(下称质子守恒).利用这些规律建立线性方程,解这线性方程可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系数比,而后整理系数比并配平其它原子.利用该法不但可配平较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而且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适用,并能确定有多组合适系数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的数值关系式.下面结合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重新组合,其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某元素或原子团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总是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总是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上述“守恒”关系若能运用到化学计算中,可使某些复杂的计算题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下面就此谈谈具体应用。例1.硫酸按在强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  相似文献   

9.
刘启成  刘和美 《新高考》2004,(7):101-102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一定高吗?答案是不,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并无对应关系。如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但放热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再如当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会加快,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则减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转化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0.
1 判断气态烃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化根据烃的燃烧通式可知:温度高于100℃时,烃分子中的H原子数N(H)>4则反应后总体积增加;N(H)=4则反应前后总体积不变;N(H)<4则反应后总体积减小. 例1 下列气态烃在120℃下和过量的氧气完全反应,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则反应  相似文献   

11.
化学计算和化学推理中的不完全反应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根据初中化学教学要求,对不完全反应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通过典型例题,比较其异同,分析思路,导出解题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不完全反应的问题主要是:只反应了一段时间的问题以及反应后有一种反应物尚有多余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反应一段时间后,物质质量“减少”了或“增加”了或某物质(一般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后者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考点提炼一、微观反应示意图1.在微观反应示意图中,须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即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配平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然后根据反应特征判断基本反应类型。3.根据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即可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相似文献   

13.
高风梁 《高中数理化》2006,(6):39-41,4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物质的量、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即保持守恒.在化学计算中,守恒法的应用特别广泛,特别是涉及到有关混合物或反应关系较复杂的化学试题,运用守恒法解题,无需考虑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具体反应过程,也无需考虑所经历的具体途径,只需考虑反应过程中某些组分反应前后某种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守恒法实际上是整体思维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莎 《初中生辅导》2022,(36):68-72
<正>一、燃烧法测定纯净物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依据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燃物和氧气反应得到生成物,消耗的可燃物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的总和。2.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3.纯净物由各元素组成,纯净物的质量等于其所含各元素质量之和。  相似文献   

15.
一、抓质量守恒 题 有一包由C和Cu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完全反应后生成了固体CuO和气体CO2,并测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原固体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是( )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总原子数不变、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体现出化学元素在反应中的守恒本质.在进行化学试题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守恒思想,往往能够直击试题核心,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了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降低了试题的计算量,体现出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提高试题解答的正确率.文章以具体的化学试题为例,对在高中化学试题中如何进行守恒思想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中,抓住反应前后某些量保持不变,即守恒作为解题依据,可以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在金属和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题中,常见的守恒关系有氮元素守恒、电子守恒和综合守恒,只要解题时运用得当,可事半功倍.现将本类习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所谓元素质量守恒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总质量不变。例如:在化学反应CUO+H。edteCLI+H对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钢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质量,其它元素也有此关系;如果相同元素出现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则反应前反应物中相同元素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中相同元素质量之和。再如在化学反应*H4+20。兰兰C0什ZH对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中氧元素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质量之和。在解题中如能巧妙使用某元素质量守恒,能简化解题步骤,提高…  相似文献   

19.
例1 某校研究陛学习小组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敝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20.
1.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例1 已知反应A+2B——C+3D,10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