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系列位置效应又称首因——近因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每个项目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自由回忆(自由回忆是指学习时通常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单字一次,然后让被试以他们愿意的顺序再现出来)时,往往是对系列前面几个项目和最后几个项目记忆效果较好,而对中间大多数项目的记忆较差。  相似文献   

2.
<正>创作动机的触发一般离不开外在机缘、近因效应和倒摄抑制这三个因素。外在机缘是指直接引起作家艺术家某一创作动机的外部事物。近因效应则指作家艺术家在外在机缘的作用下所引起的自由回忆中,对最接近当时的事件的回忆,优于对以前事件的回忆;对与外在机缘有关的回忆,优于与外在机缘无关的事件的回忆。倒摄抑制与近因效应相类似,它指的是  相似文献   

3.
实验通过操纵词频和词表序列来探讨首因效应的特点。结果显示,所有序列中开头和末尾位置的回忆正确率均高于中间位置,纯词表中高频词的回忆成绩好于低频词,而混合词表中低频词的回忆成绩好于高频词,这种词频优势在最初3个系列位置表现尤为明显。结果说明,自由回忆中存在显著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受到词频和词表序列双重影响,且词频对首因效应的影响取决于词表序列。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内隐记忆是相对于传统的外显记忆而言的,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事情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研究起源于对健忘症患者的实验观察.早在六十年代研究者们(E.K.Warrington & L.Weiskrantz)发现,当健忘症患者不能再认.或回忆近期学过的项目时,他们却能够在一些间接的记忆测验中表现出对这些项目的记忆效果.心理学家科非(Coffer)把这种现象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随后在对正常人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启动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  相似文献   

5.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认知领域中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指的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又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它对人们学习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剖析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提出在工作中合理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认知领域中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指的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又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它对人们学习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剖析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提出在工作中合理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Simon效应是指当所要反应的刺激呈现在左边,而如果反应的位置刚好也在左边的话,其反应时要快于刺激呈现在右边。Simon和他的同事首先发现了这个现象,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性的研究,引发了其他学者研究的乐趣,由此,提出了解释Simon效应的注意理论、参照编码理论和维度重合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Simon效应的研究不仅仅有其理论的扩展,还将运用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是主评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作为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所有参评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心理状态等是评价工程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作为评价主体的教育主评者是评价方案的准备者和实施者,其心理现象的存在势必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因此,必须对主评者的心理加以充分认识,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控。一、教育主评者的心理现象1.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也称霍夫兰效应,是指在教育评价中评价对象进入主评者知觉领域的先后顺序影响整体印象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其效应意义是指最先和最后进入主…  相似文献   

9.
教育小百科     
冯·雷斯托夫效应如果把一个词放在一系列数字中或把一个数字放在一系列词中,那么,这个特别的或孤立的项目最容易被学生记住。这种学习材料的某种突出特点对记忆保持有极大影响的现象,叫冯·雷斯托夫效应。实验证明,当人对一般的项目的回忆量为22%时,对特别的或孤立的项目的回忆量可达到7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冯·雷斯托夫效应,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以小学二年级儿童为被试 ,采用实验法 ,探索两种不同呈现方式对汉字识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 ,动态呈现优于静态呈现 ;2 .动态呈现的优势效应在简单作业再认任务中表现显著 ,在复杂作业字形回忆任务中表现不显著 ;3.性别因素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用17名被试研究了汉字音形特征对汉字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记忆集为2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位置和识记内容的性质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记忆集为5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住置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探测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汉字具有不同的特质时,最容易被觉察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部分线索效应的发展特点,采用部分线索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和2×4的混合实验设计(线索条件、年龄),让被试学习30个双字词,之后请被试回忆学过的词汇,回忆时给一半被试15个学过的词汇作为提取线索,让他们回忆剩余的项目,另一半被试没有任何线索。以被试对非线索词汇正确回忆的个数为指标,计算被试的提取成绩,用部分线索组与无线索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异作为考察部分线索效应大小的指标。结果表明:(1)部分线索的提供对各年龄组被试的回忆都产生了损害;(2)部分线索对记忆的削减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部分线索效应的大小,在小五到高二之间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母语为汉语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验一采取2(字频:高频和低频)*2(读音:音同和音异)*2(字形:形似和形异)三因素混合设计,实验二在发音抑制条件下,采用2(读音:音同和音异)*2(字形:形似和形异)二因素被试内设计,探讨汉字即时系列回忆及其字频、形似和音同效应.实验一发现,字频的高低,字音和字形的相似性对即时回忆成绩有显著影响,但三个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在发音抑制条件下(实验二),汉字系列回忆中字形相似性有显著的主效应,而语音相似性的主效应不显著,音形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说明在汉字即时序列回忆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的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散文具有体式上散漫自由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更具难度。而回忆性散文通常以“我”为主体追忆往事,或“我”是被追忆的对象,回忆在经历事件时看待事件的眼光。解读回忆性散文应做好文体内容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回忆性散文之美。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为例,阐述如何解读回忆性散文,并指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标记效应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标记效应(the effect of text signals)是近二十年来西方文章阅读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标记效应是指文章标记对文章阅读加工过程和文章信息的保持与回忆的促进效应。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拟就该领域  相似文献   

16.
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单字呈现法,引入测验方式变量(词干回忆、词干补笔),考察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仰望蓝天时在耳边柔声细语的风与恋人相见时卷起漫天红叶的风远观树海时勾起对往事回忆的风还有,托着无数花猫(?)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风哪一个才是属于你的windy tale?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验中要求被试回忆过去的事件;而在内隐测验时只简单地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完成某项任务而不需有意识地回忆过去的经验)来控制的。有人认为这不足以完全区分这两种加工过程,在加工中存在意识与无意识提取的相互感染等诸多问题。例如,在外显测验中可能存在先前学习过的项目对测  相似文献   

19.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包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对当代中国的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密切联系进步来论述创新及其重要性,认为创新需要自由的社会环境,创新是由社会精英推动的,而创新效应则呈现梯形递进。  相似文献   

20.
"齐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某项未完成的工作不忍丢下而表现出更大热情的现象.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一个叫贝士的人连续去做一些工作,其中有些工作一次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在中途强迫停止. 实验结束后,齐加尼克让贝士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工作名称,结果发现,贝士首先回忆到的并不是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名称,而是那些被中止未完成的工作名称,贝士不仅回忆得快,而且回忆得又多又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