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 端康成虽然不是美学家 ,但他却是一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地追求美、执着地展示美的作家。当我们走入川端的文学世界 ,就会感到美的韵味、美的情调、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仿佛春风一般扑面而来。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不灭的美》、《日本文学之美》、《日本美之展示》等一组富有美学意蕴的文章中 ,通过剖析日本古典物语名著和歌俳句 ,深入探索日本民族的艺术观和日本文学之特征 ,行文中透视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十分欣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关于“民族的义务”发表的见解 ,他在《美的存在与发现》一文中引用了泰戈…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赏析课是文学课最重要的环节,是高校人文教育课程的重头戏,也是其公共基础课之一,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有直接的作用.但赏析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试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尝试中找出作品赏析的基本规律,进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美的好奇心、惊奇感,培养他们文学兴趣和感悟能力,塑造良好的审美心态和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以优化其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给中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还是中学生最欣赏的作家,都是高度多样与多元的;对于作家作品,中学生们的“最欣赏”远多于“最反感”;虽然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随年级的提升而有所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远不够理想。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审美趣味培育的非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作品大都以湘西为背景,用诗意的笔调描写奇异风景下淳朴的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欢离合,让人感到对生命的怜爱与赞叹。他的作品是一支支动听的牧歌,歌唱着人性的纯美与善良,背后却又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悲哀。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又进入新的编写重构期,“现代国家文学史观”、“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国文学史观”及“民国文学机制”等是其间引起较大关注的建构理念。在众多建构理念的研讨中。人文史观或人文视角不应该是被漠视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属性规定着人文应成为决定一部作品价值和入史地位高低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人文史观摆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中已有史观线性思维的局限,具有更强的涵括力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罗海云  吉建和 《阅读》2024,(31):40-43
<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讲述的“光阴的故事”,发现“在别离中成长”的主题。2.掌握“捕捉关键信息,学会多元思维”的阅读方法,赏析精彩片段,激发阅读期待。3.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辩证地去看待人和事。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为应试服务,加上观念的陈旧和僵化,现在的阅读教学背离了文学阅读欣赏的基本规律;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家、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学生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做一个“学者”而不做“讲者”,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人格修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每一个教师都应充分认识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努力实现人格的提升,使教师人格境界从“经师”走向“能师”,从“能师”走向“人师”,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用自身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阅读叙事性作品【练习举例】送报的少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相似文献   

10.
重评张鷟     
张鷟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胆识,文学上有才华、有贡献的有识之士,旧史家认为他“讪短朝政”,“不持士行”;其作品被认为是“琐尾(?)裂”之下作,“猥亵淫靡”之小记。近现代一些史家对此表示认可,并进而指斥他为“无行文人”。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张■所“讪短”的正是当时朝政的弊端所在,所“不持”的也是封建统治者为士大夫所规定的言行规范。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达到的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境界。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注视着的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文学欣赏是对形象艺术的感悟过程,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欣赏者应始终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的感受,而不是局部的寻章摘句,如仅仅盯住某个细节、某个动作,就不能感受到整部作品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作品创造欣赏者,因此,在进行文学欣赏时,一定要选择最为优秀的作品,——“取法乎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内证法”,通过对苏雪林作品自身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的剖析,揭示了苏雪林作品诗画美、灵动美、真挚美的三美境界及其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着“逐段串讲”、“逐句讲析”或“满堂问”、“随意问”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根本无助于学生完整、到位地赏析散文作品,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操.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应以主问题为抓手,引领学生赏析散文作品,学习散文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学科知识,探究散文作品中洋溢的人文情感.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应遵循针对初中散文的文体特质设计主问题、要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的原则.其基本策略有: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从文章的关键语句入手设计主问题;从文章的结构入手设计主问题;从关照学生的兴趣点或已有经验入手设计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瀑布》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教法上主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方法,自学、讨论、评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为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在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李治芳 《阅读》2023,(31):41-44
<正>【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学会写“豹、娶”等11个生字。2.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3.借助文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方法好在哪里,感受人物的智慧。【教学重难点】1.在对人物的言行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2.在熟悉课文情节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  相似文献   

16.
崇拜自然,赞美自然,郭沫若自云这是他与歌德共鸣的一个主要方面。“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郁达夫如是说。这两位我国现代浪漫派文学的开拓者对大自然怀有如此亲切、真挚的厚爱,原是不足为奇的。自浪漫主义文学诞生之日起,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诗人从自然万物得到美的启迪和诗意的灵感,而且是将他们自己创造的美赋予大自然,进一步从美的对象化中实现了人类创造美的本质属性。所以,自然观在郭沫若、郁达夫的文学活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成果名称】推广应用青虫菌6号液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获奖情况】1989年获湖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内容】青虫菌6号液剂经农牧渔业部确定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吴某某,A 市人,居住该市××路××号。1999年9月因涉嫌贪污被A 市人民检察院监视居住,被押羁在该市某招待所。经过侦查、起诉,该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进入执行阶段,吴某又提出判决生效前被监视居住羁押6个月,应当折抵刑期。但其请求被驳回,理由是监视居住折抵刑期没有法律依据,不能折抵刑期。【问题】:1.能否以“指定居住”羁押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被告人吴  相似文献   

19.
刘梅 《阅读》2022,(ZD):54-55
<正>【教学背景】《我的“自画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设置了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要求学生能够选取典型事例,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介绍人物。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写过《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下学期又写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让学生学会从外貌、性格、爱好等多个层面介绍自己,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跳出“套路”,  相似文献   

20.
(以获奖时间为序)【成果名称】“两孔法”防治杨树桑天牛的研究【获奖情况】1986年获湖北省林业斤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内容】桑天牛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据1982年在湖北多处调查,其为喜株率普遍在50%以上,不少地方接近或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