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2012-2020年中部六省82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以“有效财政空间”量化财政可持续性,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减税降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虽然出现“财政疲劳”现象,但总体风险可控;总体上转移支付扭曲了地方政府财政行为,不利于提升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而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则表现出异质性,而且转移支付对减税降费还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因此,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一方面要引导、改变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完善官员考评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另一方面要考虑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因地施策,充分发挥政策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3.
试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表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债务风险指标、政府现金流量表、债务可持续性三个视角,分别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其成因非常复杂.文章通过非正式预算体制的"软约束"、财权与事权的匹配问题、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政府债务动态变化的"内牵制"、地方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等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但也面临着制度环境不完善,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办学条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为实现中部六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政府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平台,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职教联盟和职教园区,实施有效的教育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6.
运用经济增长率与公共债务利率比较、特定参考值判定、跨期预算约束检验和财政反应函数检验等四种方法,对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0—2011年,总体上,美国经济增长率低于公共债务利率水平;联邦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水平超过了"马约"规定的财政趋同指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财政盈余比例与公共债务比例之间尽管存在协整关系但其系数不符合理论预期和现实情况;财政盈余对公共债务的反应系数并非一直为正,且进入2000年以来大幅下降。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公共债务已偏离可持续轨道,而金融危机恶化了美国联邦财政,其公共债务表现出不可持续的特征。美国政府可能通过创造低利率和温和通货膨胀来缓解和解决公共债务问题,对此,各国政府和央行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并考虑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土地财政的概念与实质,从制度、体制、政府行为、经济及外界监督等层面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因素,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徽省H市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规模,与国际警戒线债务水平进行比较,其基本结论是安徽省H市政府存在过度负债;接着对影响H市政府过度负债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GDP)、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和贷款利息四个因素与地方政府债务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确定适度的举债规模,然后逐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治理中对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的现实需要,结合新《预算法》的要求,以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为切入点,分析广东省财政信息公开内容、制度、模式、考评及途径的体制机制改革。制订地方财政透明度治理机制总体框架,改革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地方财政透明度治理机制评价指标等,能真正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或有权益理论,在收集和整编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简化的地方政府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资产价值变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对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展开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地方政府资产价值显著负相关,与债务规模正相关,但并不显著;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且资产价值不断缩减时,债务风险状况会加速恶化,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违约。为此,在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且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同时,评估债务所形成的资产规模,厘清地方政府可变现的偿债资产,增强偿债能力,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及以经济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地方政府间展开了以财政支出为主要途径的标尺竞争。这种竞争和财政分权体制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激励模式所引致的政府竞争行为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但是,这种政府竞争行为也造成了经济社会的不平衡状态。因此,我们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在不打压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前提下,制定新的激励模式以引导我国地方政府由功能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12.
产业梯度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有效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法分析中部六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得到各省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在中部六省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应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中部六省错位发展,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13.
肖红  郝世绵 《许昌学院学报》2023,(3):111-116+125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形式。数字经济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中部六个省份数据,使用Stata14.0软件对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前提下发现,数字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近十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中部六个省份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发布数量、政策发布主体、政策发布内容以及政策文本重点方面的不同。结合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环境以及各个省份经济的发展速度,提出相关的建议:不同发文主体要相互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支持;各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关注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各省应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各省应加强对科技成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风险。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继续增加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央政府对财权、事权的过度控制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不足,同级地方政府部门间财权的过于分散导致了举债权滥用,地方各级人大对同级政府的财政监督不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之后导致的财政权与市场的分割不清,都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加的原因所在。因此,从立宪主义角度出发,在法律的层面上完成纵向的财政分权、横向的财政分权和财政权与市场的分离,将是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分配不协调,举债意愿与举债约束失衡以及地方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等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原因.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关键是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对分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基层政府的分成比例等.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以来,为了配合中央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日益扩张,潜在风险隐患也日渐暴露。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有着极强的联动性,这种联动机制积聚放大了风险缺口,成为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爆发点和监控点。基于此,防范风险联动就需要构建风险联动预警机制,强化法律制度性约束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建立地方政府融资监管机构,推进地方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由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从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领域看主要包括违约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看主要包括自身债务风险、转嫁债务风险。从地方政府自身视角,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加强地方政府和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和掣肘,它在现实中表现为“蜂窝结构”、“一盘散沙”、“暗箱操作”。地方政府债务产生与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改变双方间财权与事权分配现状时的“经济人”理性,地方政府作为“双重代理人”对预算与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地方政府在效用最大化追求过程中的设租与寻租行为等。因此,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以及深层次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探寻到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有效的对策组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国家积极实施制度性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此背景下,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一定困难。当前正值农业农村发展重要历史节点,从警惕支付压力加剧引发地方政府支农立场动摇与行为异化的角度出发,亟待在扩大财政资源视野下以健全长效稳定机制来防范地方财政支农规模低水平徘徊风险,在强化民生导向视线下以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来防范地方财政支农方向规避式选择风险,在弘扬首创精神视角下以健全创新驱动机制来防范地方财政支农方式保守型维持风险,在协同多元主体视域下以健全合理转化机制来防范地方财政支农压力过度化外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