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信"拍一拍"的"拟在场"新功能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与讨论,这一看似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弱提醒功能在社交网络中扮演了缓解当代年轻群体社交焦虑的角色,在拉近当代人的社交距离中起到了强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差序结构关系的重构."拍一拍"后缀的出现以娱乐化的手段抚平了现代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深入社交的焦虑,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当今社会日益紧张的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2.
目前,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传播环境发生着剧烈变迁.传统广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身上带有不可消除的“原罪”,在信息环境下,传统广告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要义,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它将物的网络推进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广告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具有本质的区别.社交广告应在认知层面、关系层面和传播层面建构其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中,这些用户既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本文以社交网络中出现的“点赞”现象为切入点,着眼于社交网络中传播活动的外部环境和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探析社交网络用户“点赞”的传播心理及其所反映的传播规律. “强”“弱”关系交织下的传播环境 “弱关系”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  相似文献   

4.
面对网络传播“反连接”及社交媒体消极使用现象的浮现,本文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角,考察评价恐惧对社交媒体分享回避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使用负性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性评价恐惧量表(FPES)与自制社交媒体分享回避量表,对659份样本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正性评价恐惧与负性评价恐惧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分享回避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负性评价恐惧的影响更大。社会网络的强弱关系对正性评价恐惧之于社交媒体分享回避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相比弱关系社会网络而言,强关系社会网络中正性评价恐惧对分享回避的影响力更大。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3)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网络对社交孤独的影响,探明网络使用和社交孤独双向影响的机制。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的社交孤独感及其投入三类七项网络服务使用行为的频率:1.社交型行为:使用社交网站、在线即时通讯、玩网络游戏;2.休闲型行为:观看网络视频、浏览购物网站;3.信息型行为: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检验交叉滞后中是否存在的因果联系。结果发现,使用在线社交网站、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时间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社交孤独;社交孤独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线聊天、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与社交疏离感没有显著效应。不同的网络行为与社交孤独之间关系并非一致的,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行为会导致社会孤独,而社会孤独又会促使个体出现更多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强度分类研究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监督学习的方法从社交网络的用户数据中分两个阶段挖掘最佳的社交关系强度分类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用户数据对于社交关系强度的区分能力。研究发现,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的分类模型在区分强社交关系的过程中被证明最有效,而基于 Logistic 回归算法的分类模型则在区分出临时社交关系的过程中表现最佳。研究还通过属性分析发现互动性因素总体上对社交关系强度的区分能力最为突出,相似性因素中的共同好友数也有很好的区分能力,但时间性因素对于社交关系强度的区分能力没有被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7.
杨帆 《视听》2021,(1):134-135
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人际传播可以突破传统的地缘社交,向基于弱连接关系的网络虚拟空间位移.本文认为,基于弱关系连接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受到信息内容显著性和形式创新性、意见领袖的连接方式和参与程度、用户组织形式上的个体与群体属性因素的影响.而基于弱关系触达和强关系背书的强弱关系互补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些因...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致使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在今年初突尼斯、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的政局动荡中,网络社交媒体扮演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占琦 《青年记者》2020,(11):12-13
社交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网络社交时代,沟通从“线下”转至“线上”,人们大部分交流依靠网络进行,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网络社交成为日常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社交,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使个体屏蔽真实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诸多束缚,重塑自我“人设”,重构网络身份.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子系统组成,本我是原始我,超我是道德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中介.网络社交中超我脱缰,本我外释,自我重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形成了虚拟人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与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在这两大特点下,生产性受众与目标受众细分后的"圈子化"对图书营销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分析生产性受众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以及意见领袖与个性化阅读对图书营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社交网络将会让图书营销中的冷门不再"冷"结论。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服务兴起的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社交网络国内外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交网络兴起的原因,厘清了社交网络的概念及价值,阐述了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笔者认为,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服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往需求,其中的“弱关系”链接能使人们获取所需的有价值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交网络中图片传播的不断发展,图片在各大社交网站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赢得了大量的版面和大批的拥趸。然而,在图片传播风行社交网站的过程中,也面对着重重危机和挑战。本文试图分析社交网站中图片传播的现状与危机,并尝试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社交网络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参与政治活动,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分析社交网络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林凯 《东南传播》2011,(7):13-15
随着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在社区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数字社区快速涌现。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给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但在数字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交相对缺少。而"社交图谱"作为人的社交传播系统,可以弥补数字社区中居民社交关系的缺失与不足,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有必要在其中构建"社交图谱",这对社区的各领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16):32-36
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情感交流、情感建立、情感互动的场域。社交媒体以其圈层传播、熟人传播、强关系链接等传播特点,极易将某种恐慌情绪作为事件传播的背景,植入风险论证的各种话语建构当中。情感在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中,并非全是非理性成分,相反,在中国语境下,情感是人们参与网络抗争的一种"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的直接体现。在研究社会突发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的风险传播中,有必要对情感因素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考察,以期能够更加全面解释为何在社交媒体的风险建构和风险论述中会呈现出与传统媒介系统与专家系统较为尖锐的对抗。  相似文献   

16.
微信朋友圈是不同来源"好友"的聚集地。围观、点赞与评论微信朋友圈,这既是"朋友"之间的互动与联动方式,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新型的社交关系,传载着复杂多样的互联网文化。微信朋友圈中的"共同朋友",通过相互间的点赞、评论等的"交往"状态显示,形成了特殊的第三人社交关系。通过考察朋友圈用户间"强关系""弱关系""第三人关系"等的粘度状况,试图从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关系和文化传载方面找到理论支点,从而理性客观处理和应对微信朋友圈用户间"强关系""弱关系""第三人关系",实现最优化的文化传载路径,达到最大化的文化传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节期间,爆发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抢红包"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建立在Web2.0技术上的社交媒体,依靠人与人之间快捷的交流、便捷的沟通等方式,"抢红包"的游戏迅速地传播开来,甚至成了一场全民"社交"的公众现象。为什么"抢红包"遇到了"社交媒体"之后会变成一种"现象级"的公众行为?笔者从社交媒体的社交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传播性等角度来分析,"抢红包"究竟诠释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交媒体思维?  相似文献   

18.
社交网络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沟通方式和传播渠道,依附现实社会关系生成多种网络交互行为,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拟合,显示出全新的关系演变格局。文章通过对社交网络传播特征的分析,研究社交网络发展的几种新动向,提出社交网络的未来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化已逐渐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趋势。目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主要在生产、传播、运营三方面进行社交化尝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时政类可视化新闻报道模式单一、过度注重内容个性化推荐、弱社交关系不利于用户长期留存等问题。因此,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应创新时政可视化新闻叙事模式、增设自主订阅功能、利用垂直话题构建强关系社群,促进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社交化路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慧 《新闻世界》2014,(8):165-166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