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进才 《快乐阅读》2022,(7):120-125
<正>近日,收到了作家柳岸寄来的《公子桃花》《夏姬传》《文姜传》和《西施传》四部沉甸甸的“春秋名姝”系列历史长篇小说。或许是因为西施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出于强烈的好奇,我首先打开了《西施传》,想看看柳岸在小说中究竟为我们书写了一个怎样的西施?既然是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更想进一步了解作家柳岸又是如何处理作为客观的历史事实与作为虚构的小说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新历史小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在中国文坛的小说创作现象。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阐述新历史小说较之于传统的历史小说究竟有哪些创造性的变异:其历史观的变更、社会个体历史命运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变化以及叙事视角的更迭。  相似文献   

3.
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历来难分难解,远者不提,单是1949年以来就有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新革命历史小说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历史的神圣面目从铸就到拆解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重塑,不一而足,在这"正复为邪,善复为妖"的辩证发展中,昔日被宏大叙事组织起来的历史材料和意义结构如风化岩石的碎片,一块块剥落、坍塌下来,其总体面貌和意义早已变得模糊不清,作家要么直截了当地承认:"历史是什么?历史怎样成为历史?我不知道。"(蔡测海《楚傩巴猜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和历史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历史小说是从历史演义演进而来的关于历史、敷演史传的小说而非历史,是文学阵营里小说体例之一端。历史小说的创作规律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具有文学的价值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历史为底本;处理好文学虚构和历史事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向来爱看史书,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是 略带传说味道的历史小说。在读过的历史小说中, 最心仪的莫过于《白门柳》了。我为小说那行云流水 似的清雅细腻的文笔所流溢出的秦淮旧院、市井风 情所陶醉,更为那文章中所描写的史可法等英雄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气节所感 动。 《白门柳》是广东作家刘斯奋先生花费了十余 年时间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 奖,它分《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 部,描写了明朝覆灭前夕,江南地区文人组织“复 社”诸生对抗外敌的不同态度,叙述了洪承畴、钱谦 …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历史小说的创作题材,因此历史小说不能完全离开历史随意地创作.然而,同是历史小说却可以有不同的样式,这关键要看小说家从什么角度切入历史.施蛰存与冯至的历史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认识历史小说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苏童的新历史小说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历史小说,主要体现于其新历史小说的如下特质:一是对传统的历史观念进行质疑、解构;二是以民间生活叙事置换宏大历史叙事,以民间生活作为历史叙述的主体;三是将个人/私人化叙事填充进宏大历史叙事框架内,进行"伪宏大叙事"。以上是苏童新历史小说的独特性,也是其消解与颠覆传统历史叙事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语言问题决定着历史小说创作的真实性程度及艺术成败。凌力历史小说注重探索语言的“历史/现代”形态;适度掌控叙述节奏,形成适中有度、放任中有收束的叙事风格,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方式;努力发掘语言背后的历史情韵与文化意蕴等,形成了鲜明的诗性特征,为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语言探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说里流淌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的基因,但是新历史小说家改弦更张,易帜换旗,把笔触伸入历史的领域,以虚构的手段还原历史,以民间的历史观念评判历史,嘲讽、消解与颠覆历史,《故事新编》在新历史小说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使人们对新历史小说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审美感知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题材成为创作热门。传统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相得益彰。新历史小说可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文化化生命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以文化为底色、追求文化意蕴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中。二、寓言化心灵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先锋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管造历史的迷宫;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尴尬,是先锋派新的历史小说的尝试内容。三、生存化生态化的历史。这主要表现在新写实派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崛起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本文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界定与概况 ,新历史小说的背景与渊源 ,新历史小说的理论根据 ,新历史小说的历史意识等方面 ,结合具体作品 ,阐述了当代中国新历史小说历史意识的嬗变与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十七年”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同样以历史为题材,但是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创作形态。在以传统历史小说的代表“十七年”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揭示出新历史小说独特的创作情态,继而探索贯穿于新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叙事方法的颠覆性。叙事话语的颠覆不是作家哗众取宠的偶然创作个案,而是特定的现实语境给予了作家探究历史的独特的切入点,而这其中的主旨即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及人性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3.
如果将历史小说划分门类,它首先应该归入小说一类,其次才是历史的写实性。也就是说,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它的题材来源于历史。作为历史爱好者,阅读历史小说首先看重的是历史部分;作为文学爱好者,阅读历史小说看重的应该是事件的铺陈、气氛的渲染、文字的精准。对于历史作家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既对历史题材拿捏有度,又令读者满意。可是重庆作家李浩白的《司马懿吃三国》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极其可贵的。毫不夸张地说,《司马懿吃三国》是近年历史小说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小说迥异于传统的以还原历史为目的的小说,在历史观上体现出偶然性对历史决定论的解构,在叙述方式方面,常出现一个叙述者"我",而且,新历史小说对历史进行"世俗化书写","史诗情结"在个人私欲中被消解.  相似文献   

15.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关于民国历史的虚构叙事,由于创作年代不同、叙事目的各异,两者所虚构的民国历史大相径庭.革命历史小说将民国历史革命化,其虚构因受革命历史的制约而着眼于党史中某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革命历史人物的演绎;而新历史小说则摒弃了这种从革命角度虚构民国历史的唯一性,虚构游离于革命历史之外的"新历史".虽然其能指被冠以民国历史之名,但其所指只是个人化的叙述话语.虚构的民国历史从革命历史到"新历史",折射出当代历史小说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鲁迅创作的《故事新编》与英国著名作家司各特历史小说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他们二人的历史小说都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以此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在历史小说创作意图的更高追求上,鲁迅更强调为现实斗争服务与古今交融,明显超越了司各特历史小说发思古之幽情的局限。这种超越对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一生共写了九部长诗、二十七部长篇历史小说,此外,还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传记、历史著作和文学评论,其中以历史小说的成就为最大。司各特出身于苏格兰世家,自幼喜爱民间歌谣,对历史和考古有特殊的癖好。早年以诗歌饮誉文坛,重要诗作有《苏格兰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历史小说这种教学资源时,要注意辨别历史小说中可信与不可信的内容,并加以合理使用。历史小说中有些虚构的情节内容,也有"思想"上的研究价值,教师应深入探讨、挖掘、利用其背后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西历史小说作比较:1.两者的传统及局面 2.中国历史小说目的在于教化,西方重在再现时代 3.对待历史人物,中国作家多作主观评价,西方作家则较为客观 4.中西当代历史小说的不同创作背景及走向:中国作家在思想解放后透过历史看现实,西方作家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背向现实写过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先锋小说的历史观 ,指出先锋历史小说的内在精神更多地与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相通。而且“元历史”理论的疾病——认为历史是文本 ,否认历史客观真实的存在 ,同样是先锋历史小说的不足所在 ;先锋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自身的矛盾 :在解构历史的同时质疑着历史真实的存在 ,却又企图在自己的叙述中重新结构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