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浩荡东风骤。看神州长征跃进,势如龙虎。总理当年亲手绘,锦绣江山画谱。与导师高瞻远瞩。“四化”宏图颁天下,导征帆万丈航标竖。功绩在,垂千古。  相似文献   

2.
谢东宝 《职大学报》2012,(6):53-54,63
《月光光》是一首经典粤语儿歌,极具地方特色,意境深远,承载着无数广东人的童年回忆,在粤语地区广为传唱,且历久弥新。其词曲亲民,韵律清晰,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歌词语言平实、简朴,描绘了岭南水乡夜色及乡水农民的辛勤劳作场景;曲调旋律平和、悠扬,蕴含着博大纯真的亲情,寄托着古时农民企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3.
解放四十多年至今,关于《长恨歌》主题探讨的文章,见诸报刊、学报、专著、古典名篇赏析者,粗略统计已达百二十篇.从五十年代的论争,经八十年代的再探讨以至如今,从中国专家到日本学者,见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篇“长恨”解人难,几乎成了斯芬克斯之谜.为什么难解?依我之见,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做到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没有对作品进行系统内在的分析.要说明这一点,需作简要的回顾.回顾《长恨歌》主题的论争,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先,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人们摒  相似文献   

4.
《词诠》大量引用了《汉书》文句作为范例.因为转承、传抄、排版、校对不严等原因,出现了讹字、衍文、脱文、引文次序颠倒等失误.订正这些错讹,有利于《词诠》的修订及虚词学著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梅曾亮《古文词略》是桐城派编纂的众多选本中唯一的诗文合选本,但长久以来,此选本在学界并来得到广泛关注。即便是在对梅曾亮的研究论著中,《古文词略》亦甚少被提及。实际上,从编纂体例、注释方武、诗文择取标准等方面考察,此选本可视为梅曾亮对于桐城师法的传承。同时,它也蕴含着梅曾亮作为桐城派中坚力量的一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采用白话写成,使用的词汇种类多样、各具特色。其中的自称词十分丰富,既有自称代词,又有自称称谓,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章对《西游记》出现的自称词进行细致的归类与概述,对部分自称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语用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富于表现力的叠音词的大量使用也是《诗经》的显著特点。叠音词作为先秦复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先秦汉语双音化的方式,也对理解《诗经》文意颇有益处。本文以《诗经》叠音词为研究对象,谨就叠音词产生的原因、叠音词的分类及叠音词的语法功能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诗经》、《论语》等上古文献中都存在不少重叠词,这些重叠词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论语》重叠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指出了其构成形式,分析了这些重叠词的特殊表意功能,并对《论语》重叠词远比《诗经》重叠词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珠玉词>中经常提到的"酒"出发,试图分析酒在<珠玉词>诸多篇章中的意义,通过对比说明晏殊词作的风格特征,并探讨其人其词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皇考”一词常出现在各种古籍文献中,《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一语,对于此句中“皇考”的释义,学界多有不同的解释。通过对“皇”字与“考”字在词中的意义、“皇考”一词的指称对象,以及其发展演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此词。  相似文献   

11.
吴梅村的《圆圆曲》,以它特有的题材,高超的笔触,流传千古.《圆圆曲》风格艳丽,辞采清逸,用繁丽的语言形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委婉,是《圆圆曲》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圆圆曲》通过对陈圆圆曲折经历的描写,记述了明清之交的重大变故.诗的开首,“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几句,记述了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史实.当时,明宁远总兵吴三桂打着“复君父仇”的幌子,开山海关降清.清军入关,大顺军向西北退却,吴三桂占领北京.在诗里,作者没有一字明提吴三桂降清这件重大事件.但后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却委婉点出了吴三桂降清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女子.与下文“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联系起来看,作者对这个伪君子的谴责,控苦,尽渲泄于笔下.对于吴三桂的降清行为,历来有众多的评议.吴梅村对吴三桂的批评,是在诗的内蕴之中,在“诗句之外”,有些评论者认为《圆圆曲》没有痛斥吴三桂的汉奸罪行,是作者骨头软的表现.从“诗史”的角度说,这真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85年3期《吴伟业论》).但吴梅村,自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圆圆曲》正因为它对吴三桂的品评是委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剧本创作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详细的解读,张爱玲的剧本中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她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张爱玲在剧本中对于“理想”、“爱情”、“人生选择”等问题上做了于小说之外的不同的相当深刻的思索。本文从这种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剧作《不了情》、《太太万岁》和《一曲难忘》,进一步详细解读。随着近年来“张爱玲热”的到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注意到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张爱玲的剧本也会更多的作品被改编。  相似文献   

13.
清代末期袁学澜的《适园论词》,是一种重要的词话论著,集中表现了袁学澜的词学主张。但该词话尚无专书,而是附栽于袁学澜的〈零锦集词稿》中。现在将其辑校于此,并附以《零锦集词稿》的袁氏自序及好友张鸿卓的题词和评论,可以为研究者认识袁学澜词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文风承袭冯延巳的说法,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刘熙载评论道:"冯延巳词,欧阳永叔得其深"。本文拟就同一词牌名《玉楼春》为例,从艺术特色、思想内容、感情基调等三方面探讨欧词对于冯词"深"含义的继承与发展,得出以下结论:从艺术特色方面而言,由常见意象巧妙创造出多重意境,意象的逆向配置,加倍道出主人公的愁思;副词、动词的精心搭配拓宽了词的内部张力;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全词有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且欧词中表达的忧愁苦闷的内涵,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感情基调方面来看,情、景、理的浑融,更多地描写人类的共情;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将愁绪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欧词对冯词文风自觉传承创新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高静 《职大学报》2014,(3):56-58
张寒晖创作的《松花江上》唱遍了大江南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歌词写出了东北民众记忆中刻骨铭心的乡愁,刻画了现实中颠沛流离之苦,吟唱着对父母对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号以及国破家亡的悲愤,一咏三叹,回环往复,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深深共鸣。不愧为一篇优秀的词作。  相似文献   

17.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刘锋焘博士所著的《金代前期词研究》一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文丛”之第一部,已于1998年5月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填补了海内学术界在金词研究方面尚无理论专著的空白。金朝,是12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期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  相似文献   

18.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头戴高冠、身著广袖长袍的诗人在湘江泽畔徘徊悲吟……理想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受到挑战,高尚的人格被腐败的社会碰得头破血流,人生笼罩在一片愤懑和悲哀之中.在历经痛苦、徬惶,身心饱受摧残之后,通过无数次的精神交战,这个伟大而又痛苦的灵魂,终于怀沙抱石,自沉水乡泽国.时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上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屈原.他的死,不同于一般壮男烈女式的负气,也不同于一般儒生杀身成仁的无谓牺牲,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其悲壮的氤氲之气千百年来笼照于尺牍史册.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涉江》,仍然能对这个世界文化名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艺术精品大都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涵丰富,形式讲究,精雕细刻,不露刀痕,仿佛是自然流露,浑然天成。二是经得起艺术的品味,艺术语言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作品钢琴曲《牧童短笛》就是以"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成功写作,一举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的探索进入到真正艺术创作阶段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把戏曲当作叙事文体进行实践的剧作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戏曲的谋篇布局、情节设置、结尾等叙事技巧,其叙事实践的最大成果便是扬名后世的《笠翁十种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