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分别对《论语译注》中杨伯峻所释的"所以"、"罔"进行了重新的解释,认为"所以"是"所作所为,所做的事情";"罔"是"无所得",并在最后进行了小结。该文主要借助字典辞书的帮助,考其本源,并且比较其在其他文献中所用的意思,综合各种方法,希望求得更加贴切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从何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这一角度出发,以历代研究者所作出的含义界定为依据和基础,通过对《孟子》一书的梳理,分别对为君、为民的具体内涵进行探究,以求更加清晰地认识"劳心者"与"劳力者",从而更加贴切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先秦思想史上重要的学术公案。学者大多注意到了儒墨相互否定与排拒的一面,但对在批评中接受对方的另一面则关注较少。事实上,墨子学于儒家,所以"非儒"才能切中要害。墨子若学儒不深,则其非儒则无力,影响也难以超越儒家。孟子的"辟墨"更是如此。他要首先深入墨家思想,然后才能作出深刻的批判。他接受了墨家的天的至善性,把天与人贯通起来,否定了其外在的宗教意义;他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指出其实质是把亲人当路人,击中了墨家兼爱思想的要害,大大丰富了仁爱思想的内涵;他在对抗墨子的"非乐"思想中,大力倡导"与民同乐",使"乐"成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他在批判墨子"非命"思想的同时,以"浩然之气"的大丈夫风范,积极倡行儒家学说,并以"与时俱变"的姿态超越了墨子。孟子的辟墨表现出否定和接受、排拒和融合、对抗和超越相统一的特征。结果,墨学精华尽入于儒;此后,墨家再无反击之力。  相似文献   

4.
《诗经》雅、颂中一些涉及到“辟雍”的篇章可以证明,作为西周重要礼乐建制的“辟雍”,是西周中期、具体说是周穆王时期才建造的,其直接的缘起是大祭文王。以此为标准,也有助于厘清几件青铜器的断代误差。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察论证了《广雅疏证》所使用的“轻重”、“缓急”和“侈弇”三类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轻重”是指四声的不同;“缓急”近乎反切与反切倒用,亦可用如“轻重”;“侈弇”是指呼与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出自《孟子》的课文,在“天时”的解释上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以及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解释,指出这一案例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文言知识问题,更是语文教学的思路与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论语》中“人”“民”两字的含义为着眼点,集中分析两字在共用,单用时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阐释两字在《论语》中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分工经过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以及以后专门从事商业买卖的商人阶层的出现,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随着早期国家形态的产生,社会内部结构变得日益复杂起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尽管人类社会的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但是引起关注和探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在关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现实,更加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中说:“而”字的用法大别为二,顺接和转换。作为连词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是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而且,如吕叔老说的“顺接”用法在白话中无须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却用了。可见“而”的频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随处可见,难得有几个章节不用“而”。本文拟从结构与语用上进行讨论。1.动+而+动(+宾)这种结构可称为“动宾型”,即“而”的两头都有动词,常带宾语,或顺接或转接。顺接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0.
《孔孟》选自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文中评论孟子的“平等思想”时引孟子的话来证明之:“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黄仁宇先生在称孟子的“平等思想”时加了一个修饰语“低水准”——“低水准平等思想”。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俗称“教参”)对“低水准平等思想”作如下解释:“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这个生活水平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1.
今天,民主已成为当今社会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我国虽然进入民主社会的时间不长,但对民主的宣传与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有些学者为了让国民更好地理解民主的内涵,增加对我国传统思想的认识,把儒家的民本思想解释为民主思想在我国古代的体现,如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赞扬孟子“提倡民权”,何新在《为中国声辩》也赞扬在儒家经典中可看到大量关于“贵民轻君”,“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具有强烈民主色彩的言论与教诲,仿佛民主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早已出现。  相似文献   

12.
余辉 《衡水学院学报》2023,(5):101-104+117
《孟子》全文中共四处“廛”字用例,可归纳为三个义项:“房屋”“货物积压”以及“百姓居住的地方”。三个义项皆由本义“土地”引申而来,且后两个义项当为“廛”字临时性语境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四部辞书皆采用“愿受一廛而为氓”之句作为释义配例,并以训释词“房地”释“廛”字。由“廛”字“房屋”义可知,这种释义首先模糊了“房”与“地”的界限;其次该句作为“廛”字本义“土地”的配例也值得商榷。该义项可调整为“可供一家居住的土地”,以消除“房”与“地”的模糊性;例证设置可参考《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之句。  相似文献   

13.
“福”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周易》中离、坤、震、兑为“福”。《周易》中与“福”相近的概念还有富、嘉、庆、喜、誉等。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中的"美"是象形字,象人头戴羽饰,以示威武。"美"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如懿、嘉皆与美同义。"美"可假借为尾、微等字。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中的“其”字总共出现571次,其中,用作代词的频率最高,为534次。用作语气词为32次。用作连词为5次。其中用作代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包括用作人称代词、用作指示代词、用作兼语、用作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之……”或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其”用作语气词,我们可以将它分为“语气副词”和“语气助词”。“其”字用作连词,有时表示假设关系,有时表示选择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觳觫"一词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本义为抖动和颤抖,并从文献中爬梳出各种同源词,解决了(<孟子>、<木兰诗>等文献中有争议的训诂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全面考察古代军制以及"去"词义发展线索,再参证其它相关文献以及分析杨伯峻所依据的旧注,可以看出"去之"应为"杀之"之义。从而否定了郝敬、杨伯峻等"开除他"的注释。  相似文献   

18.
《孟子》文本中"心"概念的使用较为频繁。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对其"心"概念进行分析和注解。在《孟子》文本表达的语境中,其"心"概念的涵义主要指心理意识活动。后世学者在注解《孟子》"心"概念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其形而上学化的倾向。这是注解者根据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的过度解释。获取对"心"概念的合理解释途径,需要正确分析心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赵岐作注《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所依据的文本,知其注释所据为"肸",并非为"盻",注不可从;全面考察"盻"的本义及词义发展的线索可以看出,"盻盻然"中的"盻"应指"恨视也","盻盻然"意为"恨视貌(怒目相对)"为确。  相似文献   

20.
《庄子》“罔两问景”寓言创设“罔两”和“影子”的对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论述“影”与“形”的依附关系,阐发顺物自然的处世原则,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诗文既有形式的模拟,亦有借“罔两”与“影”的对话阐发人生哲理的寓言诗,又有借“形”“影”关系以抒发孤独情怀的诗歌,还有以“罔两”为题的大量赋作,都体现了《庄子》“罔两问景”寓言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