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婷 《科教文汇》2011,(25):139-139,14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隐喻翻译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以《劳拉原型》中隐喻的翻译为例,试图探索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使得人类对抽象事物的认知更加明了。在石油科技英语中,术语的翻译和记忆是一大难点,作为科技英语的一部分,石油科技英语术语的发展和传播,也体现了"隐喻"这一人类思维认知的普遍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瑾 《科技风》2011,(1):21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语言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等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本文以英汉的许多习语和名著中许多隐喻的运用为例,旨在探讨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肠  崔晓莉 《科教文汇》2008,(15):181-181
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学的,更是认知的、概念的。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隐喻,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进而得出译者必须熟悉两国文化,了解源语的隐喻化认知过程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译文的文化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均 《内江科技》2011,32(1):52-52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对日常生活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对科技语言的影响也同样深刻。本文从认知角度。举例浇明了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隐喻的运用以及隐喻方法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芳  邢杰 《大众科技》2010,(8):206-207,155
隐喻现象的翻译是一类特殊的翻译问题。隐喻现象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因素与思维方式要求译者有所取舍,做出选择。译者需要考虑隐喻的成构方式以及所属文本的文本类型以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超越了直译、意译概念的翻译原则使讨论变得更有意义,也将对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认知运作迁移理论"模式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将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认知运作过程应用于高职综合实训课程迁移活动,可提升受训人分析、选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组织高职综合实训课程迁移活动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融合转化是认知主体解决复杂问题中基于多元认知策略进行复杂性思维的实践活动。为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复杂问题的圆满解决,知识融合转化应根据其内涵、特性及对多方协同创新的需求,遵循“非机器”隐喻认知的基本特征,采取以“系统”思维为基础、以“生命”隐喻为基本形式、以“生态”隐喻为基本保障的多元集成认知策略;在方法论层面,也要选择以整体论方法为指导、以新还原认知方法为具体手段、以网络认知方法为深化方式的多元集成认知方法。针对“机器”隐喻认知所形成的简单性思维,基于情理融通器官和知行互动器官综合集成而形成的多元认知方法,能使认知主体在复杂思维中同时自我实现知识向上与向下的因果作用和融合转化,最终确保复杂问题得到协同创新解决。  相似文献   

9.
郑娟 《大众科技》2008,(5):158-159
母语对第二外语学习(SLA)起着正、负迁移作用,母语负迁移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学习中有负面影响,在翻译方面尤为明显。文章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分析了其在汉英互译当中的常见错误,探讨了在高职高专翻译教学中,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青 《科教文汇》2013,(11):85-86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翻译界也引进了西方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各个层面分析以及对语义的分析来确定译文的确切意义,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换成适合语境的目的语。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助长性的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在翻译中注重方言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1.
张蓉 《科教文汇》2008,(10):113-114
在初中外语教学中,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已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母语策略以语言迁移和认知法为理论依据,在外语教学中充当促进性、辅助性、弥补性的角色。但是,使用母语的适度性更值得关注。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才能发挥母语的最佳效用,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伍巧芳 《科教文汇》2007,(2):151-151
翻译是人类最早从事的智力活动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人类文明日新月异,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广泛,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交际活动中有顺应和舒畅,亦有抵触和冲突,翻译对文化的迁移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产生和实现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文化迁移下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3.
鉴于教师知识、能力与学生学习存在的相关性,为迁移而教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迁移教学能力结构的建构入手.通过"四性"策略帮助教师对自身迁移知识与能力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性的、具有自我监控性质的、利于教学实施的、稳定合理的教师教学迁移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4.
隐喻认知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理解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结合大学英语语篇词汇教学实践,探讨词汇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策略以及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人类最早从事的智力活动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人类文明日新月异,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广泛,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交际活动中有顺应和舒畅,亦有抵触和冲突,翻译对文化的迁移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产生和实现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文化迁移下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具体"化学知识迁移和嫁接"方法的传授及平时教学的潜移默化,学生能熟练将化学学科内理论知识进行迁移和嫁接,并能熟练将此类学习方法灵活过渡到"科技创新"中去,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型"人才向"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张丽平 《科教文汇》2008,(22):249-25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容易受到母语语言规则和文化特点的影响。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干扰翻译时,便产生了负迁移。本文从语言特征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说明了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于金龙 《科学学研究》2011,29(4):508-514
 从认知隐喻的视角,阐述了简单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的历史演进及其科学发展背景;指出,复杂性思维范式是以“非机器”认知隐喻为其基本特征,其内在结构是以“系统”思维为基础、以“生命”和“生态”双重认知隐喻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的。隐喻思维对语言的起源、概念系统的形成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思维方式使得语言在起源之时就充满了强烈的隐喻色彩;原始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根隐喻,对人们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概念、新词语、抽象语义从而不断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在科学表征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文章以隐喻互动论为起点来考察隐喻表征的层级性,借助于隐喻中的语境关联,最后落足于隐喻的动态类型层级的表征方式的考察,以便为科学研究提供一种灵活开放的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