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该文在辨析各文论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雕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孙俊秀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3):32-35,43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在以前的论文中已经探讨过。该文承接上一篇论文,循刘勰之本意,从正面论述了"术",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提出并解决《总术》篇主旨问题,既有助于理解"术"之内涵及其统括的理论范围,也有利于把握《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以注代论",对《总术》之作意、微旨进行了探究和阐发,契合《文心》文意,是"龙学"研究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纪昀、黄侃以来,《总术》义旨即遭遇误释、误读,不明总饰与总结语义区分是主要原因,应予辨正。而重视修饰、反对粗陋,这正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总术》之"术"内涵是"龙学"研究的难点,目前歧见颇多。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对"术"所统括篇章范围的认识也意见纷纭。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术"内涵进行了挖掘、阐发,揭示其包括《文心》的上篇、下篇及文之枢纽所论。惜今人引用"范注"时析论未详,多有偏解。本文对范注"术"的阐发进行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刘勰言意观的呈现有两个语境,其一是语言论的语境,其二是意境论的语境,在语言论的语境中,刘勰既主张言可尽意,又认为言不尽意,是一个二元论者,在意境论的语境中,这一矛盾则得到了解决,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考察了哲学,玄学上言意这辩的命题在《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转换,“言”和“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刘勰解决二律背反理论难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总术》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探索文学创作全局性的原则和方法的篇章。《总术》中"总"的文艺观更具有包容性,是道、法、技统一体的方法取向。刘勰以道喻术,总结梳理为文之道。在综括梳理中,刘勰注重文艺创作方法论层面的把握,探讨心、文、术三者的关系:因心(情)生文,以术运文。  相似文献   

8.
明代学者曹学俭是评点《文心雕龙》的先驱者之一,曹评以独具中国古代文论特色的“风”涵盖“为文之用心”。笔者力求在还原、贯通、参照的基础上,从“风与文思”、“风与通变”、“风与时序”、“风与气、势”四方面对曹评中的“风”做一梳理、总结,古今相参,以指导我们的文学创作实践,充实、提高写作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学语境中文体概念的所指内涵有一个温长的建构、离析和积淀的过程。《文心雕龙》中“文体”一词的所指内涵主要有三:体裁、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刘勰这种广义文体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多为人们所采用,这之前是广义文体概念的建构时期,人们大多是在体制、体裁意义上使用“文体”一词。唐宋以降,尤其是明清两代,刘勰广义文体概念开始变得狭义化。其主要标志是离析,一方面,语言表达方式、风格这两层意义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概念;另一方面,“文体”在仅指述体裁这一意义上也有被“体裁”一词所取代的趋势,到了近、现代,这种离析越来越彻底。然而,当西方当代文体学理论涌入中国时,人们又一次在语言表达方式这一意义上认同了西方文体概念,这与中国古代文体概念自身就积淀着这一意义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文心雕龙》语境思想的研究多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和静态语境的构成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勰的语境思想是多维的而非单一的。在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即纯粹语境观的同时应该结合《诏策第十九》和《谐隐第十五》等篇发掘其不纯粹语境观,即文化语境变异观。刘勰的动态语境观既指语境是语用过程中的动态变量,又指语境构成因素的情境变异;既指语用主体对言语交际诸因素综合体的认知状态,又指言语交际中主体客体交融过程中的语用综观。  相似文献   

12.
语文篇     
《中文自修》2010,(9):30-37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悟的工具,但是,要把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情通过语言传达给刖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几千年以前的古人在《文心雕龙》中就已经感慨,动笔之前。好像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可是真的落在纸上,发现连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半都不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文心·通变》篇的解读,以及对当时文坛创作状况的审视,以辨析"通变"的具体含义;另外引述后代理论家关于"通变"的看法,以使对此概念的探讨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15.
“风骨论”是《文心雕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关于“风骨”内涵的理解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结合童庆炳先生的“风骨”论争综述进行思辨,从“风与气”、“骨与辞”、“风骨和文采”三个方面探讨“风骨”内涵,归纳出“风骨”是浑然一体的美学范畴,是一种由郁勃亢进的生命力与主观志气激发出的文章力度和刚健风貌。正如童庆炳先生所提出的,它是文章的内质美呈现,是刘勰“风清骨峻,篇体光华”的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复习导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 述自己的意思"、"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要求。 语序题涉及语言运用中的连贯。"连贯"是表达中句子 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它有三个条件:一是统一的话题;二是合理的句序;三是语 言的衔接与呼应。  相似文献   

17.
《体性》篇论及作家的风格之时,除了所明陈的八种风格,如果再进一步发掘,则发现与当今文学理论肖似的三分法,而且所给予的风格描述极为准确,这就是刘勰在风格划分上所做出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史传》篇看《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得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作为解剖对象,在梳理刘勰文体论的框架设计、研究原则、内在理路、实际成效的基础上,将其置于中国古代文体论和史传演变的历史视野中考查审视,概括和总结了《史传》篇所体现出的刘勰文体论的三大突出成就和三点偏颇。  相似文献   

19.
“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范畴,“文势”理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定势》篇。从刘勰所论看,“文势”属于作品形式范畴,它的形成与作品的语音、文字、语句等形式因素相关。“文势”具有运动性、包蕴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对读者有巨大的审美功效。刘勰的“文势”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前辈学人如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周勋初诸先生都有所论及,但笔者认为他们的论述均未能全面展现刘勰著述的意图.笔者对《序志》篇和其他诸篇进行深入考察,将刘勰的创作动机归纳为:立言不朽、追踪先哲、有感创作现状、不满批评现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