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匮乏,如何培养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试图以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连贯性、长周期培养、教育单位三个视角分析他们的关键成长路径,得出良好的教育连贯性、硕博贯通式的培养有利于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以此提出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应在保证教育连续性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育,在长周期培养模式下进行多通道设计,并积极探索与研究院所联合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3.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加快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积极构建本科生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对材料专业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5.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要求。该文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预报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存在问题入手,并结合OBE理念、课程思政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实现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确定课程复杂工程问题,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教育的互通互融。针对价值教育在考核中体现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针对不同课程目标的考核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实现有针对性的持续提升与改进。“OBE理念+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为专业其他课程提供了实施路径参考,旨在培养我国当代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孙钊  王玉勤  孔俊超  徐兵 《科技风》2023,(20):95-9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工科教育水平、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精密与特种加工”为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改革和设计,旨在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认证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在工科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中亟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增强授课效果,以培养出真正的工程人才。该文引入OBE教育理念,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规划"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构建良性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模式,提出构建具有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认证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该文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创新的着力点聚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上,通过教学目标融合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服务全程化的路径,递阶式、全程化服务学生,助力专业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创新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刘灵芝 《科教文汇》2014,(19):33-34
法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教育部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把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引和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双师型教学模式,增加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比例,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教育部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把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引和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双师型教学模式,增加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比例,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唐伟杰  王丹丹 《科教文汇》2023,(19):138-140
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需要大量具备先进控制理论技术的人才来进行支撑。“控制工程基础”作为高校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及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来推动教学设计和改革,落实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行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通过解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标准,对照当下化学化工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化工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从调整培养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等诸多方面论证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特点,设计并构建"双一流"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4.
郭腾  仇海全  闫浩然  訾建平  陈君华 《科技风》2023,(35):111-113+162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的跨学科复合型能力要求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如何将学科交叉融合落到实处,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的理念,进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背景,依据学生学习状况、领悟能力、实验室硬件条件、教师能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结合先进工程类计算语言环境(Anaconda Python)、先进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高性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介绍等,重新设计了针对材料工程类专业的计算机与材料科学跨学科结合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落实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为了确保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因此在计算机类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全校综合改革中引用作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模式改革、以项目制方式促进考核环节改革、以必修环节强化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并发挥创新创业导师作用,破解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卓越计划"和"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针对高等院校的育人观念转变和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卓越计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初步构建适合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由浅入深的3部分理论教学体系和循序渐进的4阶梯实践教学环节,为加快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科技风》2023,(20):148-15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面向内蒙古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为例,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进行了“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我们制定理念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它也是指导中外合作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本文从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引,以引进国际合作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为方式,以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抓手,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我们制定理念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它也是指导中外合作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本文从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引,以引进国际合作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为方式,以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抓手,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付焕森  李元贵 《大众科技》2012,(12):127-129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往往专业性强、抽象、难以理解,常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质量,鉴于此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至关重要。项目驱动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控制、效果评价为步骤的教学方法,研究如何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就业目标进行项目设计,并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为引例,11船舶工程技术班为对象,通过设计、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