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玉平 《考试周刊》2011,(89):216-217
法治社会,呼唤法治观念。普法教育与公民现代法律观念的塑成关系密切.基于对全民普法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着眼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因素,作者认为普法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注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升和法律信仰的生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我国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处于生长和发育期的他们对环境的改变尤为敏感,也容易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媒介环境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媒介环境的发展使青少年普法教育的载体、方式和内容都随之改变。媒介环境的发展要求青少年普法教育的载体要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青少年普法教育方式要实现自主性与渗透性相结合;在媒体普法过程中,加强传媒普法的自体约束和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湖南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在观念、方式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不够深入、中小学法治教育人才缺乏、行政机关的相关举措力度不够等问题。后续普法工作的开展,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当前的不足,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多方面提升学校普法教育质量,完善行政机关的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现状,论述了加强民族地区普法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民族地区自身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条件等给普法教育带来的困境,提出了在民族地区提高普法教育实效、加强民族地区居民法治观念的进路.  相似文献   

5.
罗玉卿 《贵州教育》2022,(10):22-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十九大以后,法治社会的理念深入校园,加强了对在校大学生和公众的普法工作。普法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利用新媒体和短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做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6.
普法教育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及法治进程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法制初成时期,还是1999年后法治国家的初创时期,它都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五"到"五五"的普法活动,更凸显了普法教育的巨大作用,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五五"普法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的普法教育工作,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法治建设及普法教育进程,总结五个五年普法活动的主要经验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普法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已逐步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为了了解和把握四川省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媒体环境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立足四川省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多角度分析现状,提出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普法教育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案说法,适时抓住学生身边高发、频发的案例,通过普法背景、情景回放、法官说法、守法建议等环节,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精准普法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生动的法治熏陶,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普法工作不仅精准聚焦而且更加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时代拓展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场域和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表现出平等性、自主性、便捷性、情境化、个性化等特征。随着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的拓展,法治知识教育需注重培育青少年网络法治意识;加强权利教育,注重提升青少年的网络权利意识;提升青少年维权意识,尤其是网络维权意识。在“互联网+法治教育”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树立人本教育、唤醒教育、生活化教育、自主教育等新教育理念,探索网络法治情景剧、情景模拟、案例研讨、开设网上普法教育专栏和设立网上法律咨询室等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了法治理念教育和普法教育两个方面。由于其他社会主体作为法治教育主体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体系的关键时期、法治教育有利于防范学生违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以及依法治校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法治观念等原因,高校应该成为法治教育的重要主体。高校应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开展普法学生活动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同时应该通过依法治校保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法治意识和践行法治理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至关重要.教师要从了解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着手,追寻其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策略.在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要知行合一,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是个法治社会,人们的守法状况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而言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自觉守法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而且会更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本文着重从守法对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个人守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等方面阐述守法的个人价值,从而提出要加强公民的守法观念,大力推行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心理发生迅速变化、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青少年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阅历 ,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家庭、社会的影响 ,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如不及时解决 ,则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甚至会导致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适应广大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的需求。要开展和推行心理健康 ,首先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观念。本文仅就如何看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途径和对教师的要求作些分析。 …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形形色色的现象与观念无疑会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带来影响,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种种新的困惑与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呈现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透视其误区成因;旨在帮助和鼓励青少年学生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探索维护和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规律与途径,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岩岩 《华章》2007,(10):91-91
]青少年时期是实施教育培养孩子心理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可谓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家庭是孩子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发源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发展,不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产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Mp5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博客、微博、播客、RSS、电子书、电子杂志、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短信、手机视频和IPTV等等。目前,新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青少年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容易促使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逆反心理加重;造成了青少年闭锁性与开放性共存的矛盾状态。因此,要从媒介素养教育、媒体监管、网络立法、加强正面宣传等消除新媒体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法治观念坚持法律至上。目前,影响人们法治观念形成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旧的法律观念的存在、立法的膨胀与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法律效益低下以及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等多种因素的结合。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将法治观念的培养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强化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社会优位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个法治社会,人们的守法状况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而言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自觉守法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而且会更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本文着重从守法对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个人守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等方面阐述守法的个人价值,从而提出要加强公民的守法观念,大力推行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并且明确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毋庸置疑,我国在对青少年实施普法教育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许多科学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3):107-108
教书育人乃是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的使命,其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履行教书的职责,但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却不甚重视。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由孩童成长为青少年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观念初步形成,若是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本文结合我国初中教育现状,提出多媒体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及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