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和平崛起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腾飞阶段,外交也随之经历了三次转型.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是和平与发展的契合点和中国外交的本质内容;以经济外交为核心的全方位外交是和平崛起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国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首脑外交也随之活跃起来。本文运用描述性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可获得的数据,探讨邓小平时期首脑外交所呈现的变化趋势。通过对首脑互访在历史频数分布、地区分布和国家分布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邓小平时期首脑外交在数量上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亚洲始终是中国外交的重点,欧洲(特别是西欧)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与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首脑互访稳步增长。总体来看,邓小平时期中国的首脑外交得到了恢复并初步显现出全方位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国际体育交流在开拓新中国外交局面上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增进新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对外关系政策,配合外交斗争需要,打破外交僵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还根据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举办奥运会和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等,对我国的国际体育外交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凭借自身积累的外交经验和恰当的外交策略,晋文公成就了一代霸业。史书一般都是齐桓、晋文并称,但就实情来看,齐桓公所成就的霸业似不及晋文公。  相似文献   

5.
2018年朝鲜成功开展一次体育外交行动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向韩国政府表达出善意的政策倾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缓解,体育外交的政治收益又一次得到验证。以新时期体育外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新时期开展体育外交活动的政治诉求,如何推动中国的外交事务和体育行业的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外交能够以相抵柔和的方式表达政治意见或者政治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适合根据国际文化变化做出调整,更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国家领导人或者体育明星在体育外交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不容小觑;积极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物能够缓解中国在体育界话语权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30年改革开放造就了时代奇迹,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主题报告中第一次将改革开放称为"伟大革命",最近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将改革开放与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称为20世纪的三次"伟大革命"。对这三次令中国的历史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彻底改变中国历史命运,使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而真正独立富强起来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革命",正确评价其不同的历史意义,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本文试对这三次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进行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探究体育与人文外交关系,丰富人文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体育发挥其应有的外交功能,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人文外交的提出,体育在人文外交中的地位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基于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是中国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反应,其中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提出人文外交的直接动因。体育是人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人文外交领域的功能:体育外交是政府间外交的组成部分;体育是进行公共外交的典型方式;体育外交是民间外交的重要部分。中国社会特别是体育界应高度重视和大力发挥体育外交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对外交流中的价值和功能,服务于现代化和体育强国建设。文章从理论层面丰富和完善了体育外交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外交以国内外人民友好交流的方式,以18年为一个时间节点,以19711972年中美“乒乓外交”、1990年北京“亚运外交”、2008年北京“奥运外交”为平台,将国家面临的外交挑战化为机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部曲”。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逆推法,以中国体育外交“三部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以体育舞台迎接外交挑战,维护国家利益的独特作用。研究结果认为:1)“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的篇章;2)“亚运外交”扭转了国际恶劣环境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让中国稳步立足并成为亚洲的领导者;3)“奥运外交”像一张负责任大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助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苏联使馆案是民国初期一起重要的外交案例,李大钊就是在这场外交冲突中牺牲的。但是通过这起纷繁复杂的外交纠纷,不仅能反应列强在中国势力的角逐,北洋政府的日薄西山,也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外交权益的增强。本文从民族国家的视角试图对苏联使馆案做一次有意义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社会关系建构中,谋求政治认同、社会沟通以及利益协调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其中,随着体育进入跨文化传播单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体育参与公共外交的功能日益凸显。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中美的乒乓外交、美印的橄榄球外交、印巴的板球外交和中国近代体育公共外交的活动等为研究的基本对象,着重从体育参与公共外交关系建构的基本形态和历史事件分析体育在跨文化背景下获得国际认同的功能,认为:体育参与公共外交形成不同的公共外交形态,丰富了外交文化的内涵;体育能够形象直观地阐释国家的意志和政治诉求;体育参与公共外交可以修饰政治主体、形成政治修辞,塑造国家形象。并从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变化进程中探究中国体育参与公共外交的基本走向与对策:1)制定中国体育公共外交的战略;2)建立体育公共外交发展机构;3)展开强势项目的公共外交演化项目;4)有效挖掘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展开跨文化交流。表明,开创体育公共外交的新局面,搭建立体化的外交格局,中国的国家形象将更好地得到塑造,在世界上的政治话语力量也将会更加强大。为体育参与公共外交建设提供基本的思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当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以下历史启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要法宝;领导无私无畏,方能解放思想;社会发展无终点,思想解放无止境;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放思想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要依靠集体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1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别于政府间外交。在习近平的谋划、引领、推动和参与下,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机制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重要政党外交双边机制实现新进展,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双边机制取得新成果;其次,结合总体外交战略任务,创造性地搭建配套地区(区域)多边机制,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新贡献;再者,主动创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机制,实现了全球政党外交多边机制的新飞跃,各类政党外交机制都呈现出先进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党外交协同机制;结合实际国际影响力,逐步构建全球政党外交机制大布局;科学判断世界趋势,抓住并用好政党外交机制发展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政党外交机制议题与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在他的外交生涯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因此,他的外交活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是在中国国力孱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要么是在战败以后,要么是在强敌武力威胁下进行的。所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价不应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两次工作重点转移之比较沈宝莲西安美术学院在党的历史上,曾两次作出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第一次是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第二次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两次工作重点的转移都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  相似文献   

15.
中缅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贡赐外交是两国官方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腾冲是中国西南通道上的要冲,历史上很多时候,中缅陆路交流都经过腾冲通道而进行。和顺侨乡是中缅交流的产物,和顺人因其天时地利之便,在中缅陆路交流史上,以"通译"的身份为两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冯晗 《美育学刊》2021,(5):75-83
在20世纪初的英国,随着政治、经济、外交地位上的领先,英国人对中国的理解总带有文化上的偏见。中国作家兼画家蒋彝凭借自己深厚的传统文人积淀,积极参与到中国艺术在英国传播的过程中。他通过出版学术著作、举办画展、撰写旅游日记等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中国艺术的书写、展示与转译,这也意味着中国人第一次能够直接向西方观众展示自己的艺术与文化。通过蒋彝在英国的活动轨迹,可窥探出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对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所发生的态度转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中却又同意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一切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接着作了这样的解释:“他(按:黑格尔)忘记了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喜剧出现。”这里不仅是在辩证地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历史角色地位的交替改变,而且是从根本上指明了美学范畴内的悲剧喜剧与时代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一般政治理论认为.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发育,因此,这对于中国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市民社会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外交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是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外交领域形成的认识、分析、解决外交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根本标志.其基本内涵包括:外交政策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外交关系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总和;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它的成立,除了是当时中国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以及中国无产阶级的努力之外,还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大量的思想上的帮助,并派遣人员来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大量人员和财力的帮助。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共产国际也依靠自身经验保护了大会的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