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火爆荧屏之后,电视选秀类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走俏一时,成为当下中国电视文艺的翘楚。江苏卫视悄悄调整了视角,其《红豆·绝对唱响》以平实的风格,将大众参与的电视“造星”,变成了大众沉醉的电视“狂欢”,选秀在娱乐的意义上成为音乐对话、情感碰撞的手段。一、让音乐成为对话:文化配方的创新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在诸多选秀节目中没有流于平俗,反而以绝对原创的男女对唱组合概念,在众多选秀节目中令人眼前一亮。其特别的节目样式——以音乐作为对话,赋予其独特的韵味。《绝对唱响》的情歌对唱大大拓展了节目的文…  相似文献   

2.
将新闻进行适当的演绎,以综艺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是近年来部分电台对新闻节目类型的一种突破和尝试。《越说越有味》是湖北之声在2012年10月18日推出的一档创新节目。该节目对新闻的编辑和再造做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其新闻资讯的表达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下面,笔者就以《越说越有味》(以下简称为《越》)节目为例,浅析新闻性的资讯内容如何以"综艺化"手法进行处理和呈现。选择与取舍让选题更民生与传统电台新闻节目不同,《越》以生活化的新闻、资讯和话题为主要内容,将直播室模拟为一个典型的武汉都市家庭。节目主持人包括“大姐”红梅、“老二”秀梅和“幺姑娘”腊梅,她们用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话题,节目将各地新闻和资讯有机串联起来,立足本土,源于生活,再造生活。  相似文献   

3.
杨丽 《现代传播》2002,(3):68-70
在当今电视屏幕上 ,活跃着一批以名人为主体的演播室访谈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朋友》、《对话》、北京电视台《超级访问》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此类访谈节目的初始形态应该来自于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主持人和嘉宾两者之间的点对点的谈话。随着对电视节目参与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物专访也加入了观众参与的成分 ,形成多点交叉、点对面的新型谈话节目形态。此类访谈节目与一般谈话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 ,节目依托于“人物主题”之上 ,而不是依托于某一新闻事件、某一个案或某一话题。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将具有“…  相似文献   

4.
唐鑫萍 《视听》2023,(4):87-90
原创棚内喜剧脱口秀竞技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除了节目本身的喜剧特性抓人眼球外,广告植入与其他网络综艺节目也有不同之处。节目通过“花式”口播、小剧场演绎、对话式植入、以“梗”联结等方式来植入广告,传达广告产品的功能、理念,丰富并扩展了网络综艺节目中广告植入的形式。同时,广告植入方式凸显出节目自身的喜剧特色和鲜明个性,为其他网络综艺节目的广告植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艳 《青年记者》2017,(8):86-87
媒介技术的革新和中国电视产业的迅速繁荣,为电视节目在已有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了新的阵地.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在当下传媒领域已获得一席之地,并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随着真人秀节目形态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制作流程与节目框架设置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面对困境,真人秀节目还能寻找到突破点吗?湖南卫视的《我们来了》节目在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交流”模式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本文基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从主体间性、差异性、独立性和未完成性这四个视角,分析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对话模式,从多维视角来探讨真人秀节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播》2003,(2):85-87
本文以《实话实说》和《对话》两个节目对同一位嘉宾的采访为范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节目出台背景、节目的定位、运作方式以及观众收视期待几个方面,探讨了谈话节目不同风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一.湖南卫视节目产品构成现状 1.以娱乐节目为主体 湖南卫视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本营,拥有国内目前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料王”的系列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娱乐无极限》、《越策越开心》、《勇往直前》等,这些娱乐综艺类节目构成了时下湖南卫视的节目主体。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亟待探索以治理为导向的全媒体平台建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治理需求。如何提升问政节目的社会治理效用,补足电视媒体与用户互动薄弱的劣势,建立以问政节目促进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并提高问政节目全媒体舆论监督的全过程透明度,这是融媒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融媒问政节目《看见》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理论,探讨政府、基层媒体、民众三方行动主体的嵌入对媒介化社会治理的影响,发现“从问政到问责”的内容改变、“从单一到全媒”的技术更迭、“从监督到沟通”的关系转变是全媒体时代问政节目升级迭代为媒介化社会治理问政平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故事”走俏中国电视荧屏。为数相当多的节目、栏目、频道纷纷打出故事牌。除了铺天盖地的电视剧在讲着各种各样虚构的故事外,新闻有故事化新闻(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纪录片在讲述真实的故事(中央台的《讲述》),谈话类节目故事化趋势越加明显(中央台的《聊天》、湖南台的《真情》)。法制类节目更是以案件重演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讲故事。甚至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如少儿节目、服务节目、科教节目等等也在故事化。一些频道如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则大摆龙门阵,把“故事”升格为频道定位的高度。为什么在电视界会出现这股“故事”热潮?面对这个新现象。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故事化”电视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邹文 《视听界》2013,(1):119-120
《快乐大篷车》是吴江电视台一档以少年儿童为收视主体的节目,记录小朋友的学习生活状态,展现小朋友“用心学习,快乐生活”的主题。节目片头夺人眼球,源自独特的创作思路与合适的制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卫视的《我在岛屿读书》节目,以优质阅读为主题,以场景的写意化、叙事的生动化、后期的杂志化包装为特色,打造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为公众搭建了“公共读书空间”。在节目场景的设定上,将节目写意化、氛围化、符号化,没有一个固定的环节,也没有任务挑战,仅仅是用镜头来真实地记录每一位嘉宾的点滴。尤其是“飞行嘉宾”的加入,让“文坛老友记”的故事视角更加丰富,且增加了变数,激活了增量,不断更新读者的阅读观念。《我在岛屿读书》在构建和引导“生活美学”新范式方面,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创新。基于此,本文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对读书节目探索“生活美学”新范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民众文化水平提高,近年我国电视荧屏出现了众多读书类节目,这些节目坚守文化品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起到了“文化担当”的作用。其中纪实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以创新的叙事方式和符号化表达探讨阅读和社会、自然、自我之间的关系,将阅读日常化,并且在多个仪式化场景中以影像化方式重新定义阅读的范畴,用视频记录当下文化思潮,为文化保留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电视屏幕中谈话类栏目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二套改版后增设的一档经济类谈话节目《对话》,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们看一下它的简介:“每次节目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导入,捕捉鲜活经济事件,探讨新潮理念、演绎故事冲突,着重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对话》栏目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对话的平台。” 这个简介很好地把握了高水平谈话类节目的精髓。笔者在此浅析《对话》中《一个著名的失败者》(指史玉柱》这个节目的成功要素,藉而  相似文献   

14.
我们收听广播,常常可以听到播音员热情的声音:“各位听众,现在请听对话……。”“对话”是广播中常见的一种宣传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科学知识》、《讲卫生》等知识性节目里,在《对农村广播》和对青年广播等一些专题对象节目中,都常常采用“对话”广播。“对话”广播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听众的欢迎。怎样播好“对话”呢?“对话”稿有什么特点呢?大家知道,“对话”稿件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的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对话”广播的语言就要有人物的思想性格,它较之播其他稿件的语言要更通俗更口语化更朴实流畅。根据对  相似文献   

15.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16.
方军 《中国广播》2009,(3):58-58
2009年春节期间,经济之声以“文化中国”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目。节目秉承“听有品位的广播,过有质量的生活”的频率定位,以“汇聚文化经典,彰显中国精神、共创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大型贺岁专题《2008文化中国》和春节特别直播《和谐中国年》为主体,构架黄金周七天的节目,形成既具文化经典,又兼顾地域文化的整体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3,(2):7-8
《对话苏州》电视“问短”形式受肯定 2月6日,苏州广电总台时政访谈栏目《对话苏州》新年开篇特别节目《吃透百姓心中事实事工程办仔细》刚播出两天,新华网江苏频道头条播发了题为《苏州电视“问短”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专题文章,对苏州通过《对话苏州》这个时政访谈节目平台,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8.
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推出的《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以“艺术精品”为片眼、以“体育事象”为核心,将镌刻在艺术作品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事象进行视觉化再现,带观众感悟奥林匹克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从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备受各界人士的盛赞。本文认为,该节目一改过去的单一、线性叙事方式,以图式化结构、具象化表达和场景化推送等艺术手法,在节目的制作与创新实践方面做出诸多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14,(2):F0004-F0004
江苏国际频道是江苏广电总台旗下唯一对海外播出的电视频道,目前覆盖亚、欧、非、北美、拉美、大洋洲的50多个国家,同耐通过江苏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江苏全境。以“人文味道,世界传播”为定位,以传播江苏和大江南文化为特色,江苏国际频道节目24小时滚动播出,拥有《看文化》、《走读江南》、《新视界》、《纪录》、《长江视野》等一批在海内外观众中颇受欢迎的品牌文化栏目。  相似文献   

20.
郭逸凡 《今传媒》2022,(12):66-68
近年来,综艺节目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节目同质化问题也愈加严重,节目内容逐渐从依托受众“使用与满足”的需求转变为节目类型的垂直深耕。随着解谜推理类游戏的“综艺化”,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已经悄然形成,其以独特的悬念性和极强的剧情性获得了大批受众的青睐。本文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以《萌探探探案》《奇异剧本鲨》《密室大逃脱》三档节目为例,分析了受众“使用与满足”过程中的特定需求,对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性要素及可持续创新发展方向进行了探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