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朱慧 《科学大众》2013,(9):131+141
职业教育在经济转型升级形势下,由规模扩张式的办学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创建办学特色,由单一规格型转变为开放型、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社会经转型升级,区域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胡洋  蔡柳萍  刘攀 《科教文汇》2023,(19):162-165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作用。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本科人才培养办学层次,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成员,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是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一种提升,因此要突出职教特色,就必须深度挖掘产教融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目标。结合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的特点,将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理念有机地融入职教本科人才培养,使职教本科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现代工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深化“三教”改革的具体方法,给出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下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教育战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完善应用型高等教育结构的必要策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能力。因此,必须夯实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本文以卫生类专业为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预期,以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必须要明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职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本文提出创建高职"工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培养与产业"对接"的电子信息技能型人才是很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提出创新驱动的战略,未来汽车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国家正在致力推动汽车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未来汽车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会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提升。我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确立了“院园融合、实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也在加快进行。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以服务地方建设需要,促进就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的转型发展,对教师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作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执行者,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转型发展目标,提高个人双师能力,不断提高双师素质,丰富教学方法,是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能力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政 《科技风》2023,(14):96-98
为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发挥高职院校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校企联合成立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全链条产教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持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培养、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想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企业为办学主体,制定了新型学徒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投入、补贴政策。这些新型特征不仅有利于企业直接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相脱节的矛盾,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正面临着巨大变局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主动担负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任,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以职教本科不断发展背景下,探索如何建设面向“职业”的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行业岗位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以学生的岗位能力,岗位知识,岗位发展为立足点,探索构建人工智能的专业特色,打造工程型课程体系。文中给出了在实际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立的摸索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应用举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满足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许多高职院校也成为了职教本科建设的试点,我校就是其中之一,学科专业建设也应按照要求以职教本科为核心,如何有效开展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成为了学院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王峥业 《内江科技》2014,35(12):146-147
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为培养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我校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高技术产业也急需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主要因子,对我国五个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5)
随着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亟待补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专业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为更有效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产教协同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路径尤为必要。文中提出了基于增材制造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技术同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高技术产业也急需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主要因子,对我国5个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要树立能力本住的基本培养理念,实施职业技术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能力本住的培养模式及针对不同层次素质实施分层次培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落实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具有重要意义。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I0017-I0017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中坚期。高职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有关,满足了我国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助力的要求。对技能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职技术教育的重大目标,这种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专业的技能,为日后更好地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普通高校转型为职业院校,高等教育逐渐向着大众化职业教育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学会服务站既可以助力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又可以充分发挥学会科技人才作用,促进学会能力建设提升,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学会服务站常选择设立在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单位。气动液压产业在浙江省宁波市的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市奉化区更是国家气动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随着气动产业的发展和不断壮大,不少企业面临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新产品研发方向不明确及企业转型难等问题,制  相似文献   

19.
许茜  吴志强 《科技风》2022,(11):25-27
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趋势下,建筑业迎来转型升级,为了顺应这一变化,本文结合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要求,总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交叉融通的专业群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库,创新实训教学模式,为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型建筑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