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的意义就是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功能;也应该肩负着个体"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期待着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里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办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学校教育是培养个体创新精神最基础的阶段,“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大学肩负着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任,大学教育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基本走向。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必然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近年来,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本人对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出来,以向大家求教。一、“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和可能创新意识,“就是人由于某种强烈的变革现状的意愿,在社会发展和个体生活的客观现实中,渴望发展,产生创新的要求,萌发创新的动机、表现创新的意向和愿望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我们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传递和灌输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创新”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二十一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因此,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大  相似文献   

9.
苏文伟 《广西教育》2008,(25):20-21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两方面都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那么,如何才能追寻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教育向度统一为主旨,同时可进一步化解“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分裂与冲突,实现育人目标的融合式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视角下的价值共识教育、生涯视角下的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和社会视角下的创新创业创造责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路径包括在创业沙盘体验教学中融入人生职业理想聚焦,在创业风险模拟训练中引导创业价值共识,在创业项目推演教学中引导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就能形成民族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就能提供知识创新成果。从而能够更好地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学教学怎样才能对此作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实质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而如何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对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创新活动进行辩证分析,无论对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还是指导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都会大有裨益。 1.“教”与“学”创新的根本价值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出发,认为创新使人同其它动物分离,使人成为人,创新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教学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与实践的社会活动,同样需要创新,需要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的双方互动。这是由于教师从事工作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具有时代性,随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 ,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创新 ,是指开发人的可能性和自我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 ,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 ,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 ,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 ,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型人才观。用划一的标准来衡量人、塑造人 ,是建立在近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人才观、教育观。这种“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 ,…  相似文献   

17.
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思维灵敏、判断准确、机智巧妙的智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长大才会成为灵活自如地适应时代、促进时代发展的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又有智能的人。“学历社会”必将转为“能力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将被历史所淘汰。我们的学生是未来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载体,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必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而“创新”必定成为教育、教改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语文教育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是人的基础素质,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要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机统一起来,确立“创造奉献、与时俱进”的价值目标,片面强调满足个体创造性的需要而忽视人的社会化和奉献刘不正确的。要实现“创造奉献,与时俱进”的价值目标,必须采取理想信念策略、健全人格策略、持续发展策略和教学革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效教学理论已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教学结果的效益问题。有效教学,主要是看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的效益,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关注教学策略、教学反馈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