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乡的一家企业因屡次拖欠巨额移动通信费,上了 “黑名单”,去银行申请业务贷款时遭到拒绝。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信誉既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对企业而言,信誉一旦失落,必然会损害顾客的利益,进而丧失市场,最终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反之,讲究信誉,以信誉感动用户,以信誉赢得人心,就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
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对企业产生影响或者有利害关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了解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关注,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并满足他们的诉求,而不仅仅只考虑股东的利益.重视利益相关方关系能给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会给企业在商业及信誉上增加潜在的风险.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可以减少潜在的社会风险,同时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应构建一个合适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框架,并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框架的构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沟通体系的建立;沟通对象和议题的识别;沟通信息的确定以及沟通渠道和方式的选择.通过实质性分析识别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沟通议题是企业进行有效不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核心和基础,企业需要从所处的行业、企业战略重点、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股东和企业管理六个方面来确定某个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从本质看,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均是企业一系列契约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防弊"与"兴利"的有效措施,是保证公司治理这一契约维持和运行的必要条件。内部控制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利益,有利于所有者决策权力和经营者经营管理权力的制衡,有利于董事会有效地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和协调经济,也是利益经济。竞争是利益的竞争,协调是利益的协调。无论是竞争还是协调,都离不开企业主体形象和信誉,而形象和信誉的树立,又离不开企业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制度人"、"利益人"、"比较利益人"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制度利益人"这一假设,并提出制度情境中的行为分析框架,结合访谈所收集的数据,从制度利益人视角对高校教学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问责机制从制度的完整性及利益的触动性两方面来看,尚有不足之处,当教学质量责任主体跨过教学质量问责"警戒线"后,由于利益的触动性相对偏小或偏移,教学质量问责相关制度的完整性尚存欠缺,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但求无过"的形式化行为.因此,加强高校教学质量问责机制建设,应当在制度的完整性和利益的触动性两方面双管齐下,以便收到更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病症一:企业文化成了空洞口号的代名词,企业价值理念被虚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关系利益人共同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当前,许多企业为了彰显本企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公司门口,老总办公室及媒体等公共场合大打标语横幅,不惜重金大作宣传诸如"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之类口号,其中也不乏"以品质创市场,靠信誉求发展"等至理名言,其目的无非是想对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昭示本企业的文化内涵。说起来这些词并没有用错,它们其实还真的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文化绝非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几条标语,也不是肤浅的几句名言警句,而是一种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核心价  相似文献   

7.
融资是企业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企业需要向各利益相关者展示自己的信誉及实力,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的支持和融资机构的信赖。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获得更多信任的保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对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金融机构等产生正向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和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8.
决策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工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领导作为"经济人"决策的首要目标。但企业同时还有"社会人"的身份,企业领导决策时应该坚持"经济人"利益为主,同时兼顾"社会人"利益的原则。两者之间的均衡点,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当前主要的道德困境有:多元化冲突、忠诚度下降和隐私遭受侵犯等。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益和企业伦理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企业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及增进企业长远战略性利益;同时,企业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的建设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楼盘名称记录着房地产发展的历程。好的案名能促进开发商获取直接利益,应该名副其实。楼盘命名的任意性,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迫切需要相关法律予以有力制约与保护。维护品牌的荣誉和信誉, 是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任何道德,要实现它协调人们利益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它就必须掌握社会中的人。任何人,要成为道德的主人或达到道德上的自觉,他就必须掌握社会中的道德,那么,道德凭借什么去掌握人,人又根据什么去掌握道德呢?本文提出“道德信誉”一词。我认为,道德就是凭借它的信誉去掌握人。而人也正是根据道德的信誉去掌握道德。道德信誉就是一种道德凭借其内在根据及外在手段的作用所赢得的在社会中的地位。道德信誉促使道德深入人心,被人们认可、接受、笃信、执行。同样,一种道德一旦失去信誉,则必然被人们抛弃。社会现实往往是一个多种道德(体系、思潮、观念等)并存的局面:有同一社会中不同  相似文献   

12.
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运的主体已经从"企业"让位于"品牌"。"品牌"是物业公司综合管理、经营服务、公众信誉等多种因素在广大业主以至社会公众心中的综合反映。"品牌"是市场中最具决定性的要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物业管理企业如果没有市场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商业伦理问题,论述了商业伦理的起源,指出我国商业伦理存在的外资企业侵害国家和大众的利益、国内企业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利益主体侵害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个体或小团体侵害企业和股东的利益的种种现状和问题,分析了我国产生商业伦理问题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和文化、国内经济环境、商业伦理未系统化教育导致企业自身不重视信誉等五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努力形成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努力形成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企业应建立基于责任的伦理机制和公民应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信誉危机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完善外部环境、做好战略定位、确立市场信誉机制、发展中介组织及改善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信誉危机的政策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重整涉及购房者、建筑商、银行以及企业职工等诸多债权人的利益,存在不同性质权利优先权之利益博弈,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与破产法规定亦有不衔接之处。从保护购房者利益的角度,各方应当坚持社会责任本位理念,研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重整利益平衡机制,对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协调,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重整计划,以使危困企业顺利获得更生。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区四千多万外来务工人员远离继续教育资源.谁来建设工厂区"教育基础设施"?谁来"送教上门"?谁来分担教育成本?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通过当地政府与所在企业和当地其他利益相关人"协商"形成教育成本分担模式不但是合理的、现实的,而且也是易推广、可持续的.如果通过利益相关人的共同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潜在的年教育成本分担意愿700亿得以实现,则能为培养中国高素质的基础劳动力和合格公民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日本长期以来重视企业职业教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倡导"能力权"的保障以及"企业人"与"社会人"相统合的理念.主要方法有在职培训、自我培训等.在注重传统的内部劳动市场的基础上,关注外部劳动市场的职业教育,企业从实务的角度制定教育方针、体系和内容,并结合人事管理等制度科学地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六盘水的"三变"改革不仅为"三农"问题的解决铺开了宽阔的道路,而且为探索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扶贫开发提供了一个活态样本.通过调查发现,"三变"改革作为农村再次深化变革的重要探索,存在着代表村集体的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侵蚀农民利益的问题,也存在着企业利用管理上优势对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造成侵害,以及农民违约对企业利益的侵犯现象.三者利益协调问题的处理状况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需要积极借助政府、政策和法律等要素,建构农民、村集体和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和预防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利益相关问题,以助推改革的平稳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从哲学角度辨析,其义并非"本原",而是"根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 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发展,必须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的"人"主要指师生员工,其中的"本"主要指师生员工的利益体系,即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职业利益等.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研究》2016,(5):42-48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作者受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启发,借鉴"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框架,从利益相关人理论、合作共同体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三方面寻求理论的帮助,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合作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