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存在父母进城打工子女缺乏亲人关怀、学校的监管又不到位及社会环境不良等原因,农村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留守青少年犯罪人数大幅增加、伤亲案件增多、团伙盗窃的案子增多、团伙盗窃的案子增多、作案方式越来越成人化.对农村青少年犯罪进行探讨很有意义,在分析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其中包括:开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课、加强法制教育、为农村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场所、家长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提高农民创收能力完成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以减少未成年人父母为经济收入而双双外出的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批农民去城里务工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这与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忽视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重视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其法律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据统计,2016年外出务工农民数量达到了28171万,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已经为人父母,这也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迫于现实问题而与子女分离,这些子女交由农民工的父母、亲戚看管,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同时,因留守儿童导致的犯罪问题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收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出发,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原因,找出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特点,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成因,应该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做好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共同提高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有力的监护和教育,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犯罪件数和人数不断攀升,形势不容乐观,成为了农村留守人口中的突出问题。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这就需要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特征,深入分析犯罪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正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犯罪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犯罪原因日趋复杂化。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界定了留守儿童概念,从主、客观方面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青少年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志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分析和探讨青少年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 ,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输出,现今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而留在农村的老人们承受着沉重的劳动和抚养孙辈的压力,由此引发了经济贫困、照料缺失、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特殊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求助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存在着假性求助现象。他们要求求助对象具有公平、友好、乐于助人的特征,而是否具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选择求助对象的决定因素。他们求助的问题除知识、学习方法的问题外,还有学习情绪性问题,因此,参考同学的作业、情感倾诉就成为留守儿童独具特色的求助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农村留守儿童正常接受家庭教育,或最大程度上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评 《中国德育》2006,1(11):28-31
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毒品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公害。从辍学、网瘾、父母离异、家庭教育不当、择友不慎等五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成因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干预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矫治和帮教。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已愈发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儿童的主流形态,由于身心不成熟,其生存与成长完全依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利用EpiData3.0、Spss19.0等工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展开实地调研,只有政府监管、法律保障、学校管理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解决留守儿童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姜华  曹继建 《中国德育》2006,1(11):32-35
近年来,色情文化的泛滥成为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色情文化泛滥与青少年性犯罪之间具有相关性:色情文化解除了青少年性欲求的社会伦理道德束缚;色情文化误导了青少年的性观念;色情文化扭曲了青少年的性心理;色情文化挑逗青少年实施性犯罪。预防青少年性犯罪主要有以下措施:铲除色情文化是关键;加强教育是保障;净化环境是前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以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长此以往致使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出现。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及心理状态等各方面存着湿蓄不足,是近几年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98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个别维度得分和检出率偏高;社会支持状况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而且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MHT量表对安徽省农村117名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和年级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3分标准与8分检出标准差异显著,表明双基线健康检出标准有很好的实际作用,低分标准可用于预防筛查,高分标准可用作临床诊断的参考;(2)农村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感及恐怖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3)非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年级差异显著,并且7年级得分最高,总体呈N趋势变化,表明7年级心理问题最严重;(5)除冲动倾向外,学习焦虑等各因素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