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网站消息,5月21日~23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教育部长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本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的主题为"教育应对未来挑战:发展全球化、创新性、合作型教育",共有来自21个成员经济体的代表出席,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率团出席并作大会发言。袁贵仁部长介绍了中国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政府坚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把教师队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小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网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纵观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4.
十二大报告指出:“各级学校教师,特别是全国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的工作十分艰苦,又十分崇高,他们的努力将决定我们下一代公民在德、智、体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使全社会普遍尊敬和大力支持他们的光荣劳动。”在九嶷山下的宁远县白土公社,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普遍尊敬和大力支持教师光荣劳动的新气象。白土公社经济、文化基础都很落后。过去,这里教师的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重视,公办教师想调走,民办教师不安心,教育质量日益下降,人们又反过来埋怨教师“冒得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更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基地。“厚德”才能“载物”.古人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教育理念更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我们的教育.存在专业教育实.素质教育虚;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的状况。以至于有学者担忧地指出:我们的大学.仅仅成为了“职业培训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什么是教育思想?当前我国有哪些教育思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怎样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变迁,它开始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关注公民能力的培养。以此为依据,并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和发展趋向,本文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实施学校公民教育应当注重:建构以“个人-社会-国家”为轴心的教育目标模式,确定适合儿童发展各阶段的教育重点,设置包括公民教育和公民训练在内的课程体系,营造公民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道,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邓小平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教育上,我们不仅要重视技术教育,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因为人文知...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和现实要求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江兰,于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10,(12):60-60
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区域实施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有效路径,交流各区域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教科所《中国德育》杂志社于2010年12月5日在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合举办了以“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为主题的“2010’浦东教育论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语境中的“公民教育”进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域,并逐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将“公民教育”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此,在公民教育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回应三个问题:一是近代以来公民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二是公民教育如何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向前推进?三是在现代语境中如何建构公民教育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地理》在宣传词中提到:“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我国从2001年开始地理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13.
我们熟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样一句源自于国民文化传承意识觉醒的名言。它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呼吁和感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血泪教训的警示。是的,每一个民族的衰微与倒退,尽管看起来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智慧为核心的公民总体素质的降低为根本原因。而公民素质降低的根子,毫无疑问又在教育。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所以,民族的永’叵与否,根本系于教育质量。百年大计,仅仅是个约指,为的是提醒一代人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其实不仅是百年千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原江苏省教委主任陈万年也曾说过“没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教育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今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公民教育研究学者、《社会科学教育》杂志主编Tilman Grammes教授认为:“我们进行公民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从历史的眼光重塑社会,避免我们犯同样的错误。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可以说达到了,下一步就是要教育公民批判地看待问题,作自己的决定。各个国家都会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下,选取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很多教育专家对全球公民教育作出了探讨,这一研究课题逐渐成为近年来公民教育中的一大热点。“全球公民”是由“global citizen”翻译而来,也有学者翻译为“世界公民”。香港学者李荣安与上海学者古人伏在合作研究全球公民教育时指出,要从小教导学生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法》19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目前,我国把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六大类。六教并举,各呈纷彩。而成人教育较之传统的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一、认清高校后勤面临的新形势和明确我们的任务(一)高校后勤改革出现了新形势1996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四所交通大学的代表时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他还强调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大重要的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