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词“整”、“搞”、“弄”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泛义动词,它们的用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很多句子中可以互相替换,比如它们都有替代功能、关系功能,都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等。其不同之处是:使用地域上,“整”经常在东北地区使用和“异”则在中部地区使用频繁;句法方面来说,“搞”可以带动词性宾语。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方言"整"的语义、语法、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在东北方言中,尤其在沈阳话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意义范畴极宽泛、句法功能极强且极富特色的泛义动词.因而有必要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对动词"整"进行分析,对"整"的用法进一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3.
东北方言一直以来都以丰富的表现力,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表达色彩著称。“整”作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泛义动词,体现出了东北方言的特色。本文拟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整”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整x”结构进行分析,以便对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鹏 《华章》2013,(31)
东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发音形式,生动形象的词汇,变化多端的句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方言词汇正朝着普通话的方向发展。泛义动词“整”可以带各类宾语和补语,表达多种意义,本文搜罗了“整”在东北方言中的近几年常用义项,对“整”的语义进行新的探索,用例证说明泛义动词“整”的义项之宽泛。  相似文献   

5.
东北方言一直以来都以丰富的表现力,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表达色彩著称.“整”作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泛义动词,体现出了东北方言的特色.本文拟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整”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整X”结构进行分析,以便对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经常运用“的、地、得”这三个词 ,小学生造句和作文中也常常遇见 ,但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 ,学生很难准确使用。“的、地、得”都是助词 ,在普通话里都念轻声“de” ,从读音上不好区别 ,但从语法上来说 ,就各不相同了。“的”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如 :“我的妈妈”等。“地”对它后面的动词起修饰作用 ,如 :“拚命地干 ,”“高兴地笑了”等 ;“得” ,对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如 :“她长得真美”等。总之 ,“的、地、得”在语法上是便于区别的。但是在小学教学中 ,小学…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 ,情态动词经常出现 ,现将这些情态动词及用法归纳如下 :一、can1、表示“能力”(译作“能”“会”)ShecanspeakalittleEnglish .Icanswim .2、表示“可能性”(译作“可能”)  相似文献   

8.
赣语上高话中的“畀”语法功能多样,有动词、介词用法;“畀”可用于使役句、处置句和被动句中。“畀”的本义为“给予”,后引申为“容许”义和“使让”义动词。“畀”由“容许”义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义的介词,构成被动式;“畀”由“使让”义的动词语法化为表“处置”义的介词,构成处置式。  相似文献   

9.
英语母语留学生在对对象类介词“跟、向、对”与言说类动词搭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误。针对其常见偏误的种类和原因,对对象类介词“跟、向、对”与言说类动词的选择搭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其选择搭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不过”用在形容词后面是稳固的表达性质程度高低比较意义的动词,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是表达活动结果胜负比较意义的动词,在少数动词后面还构成了双重词性、词义的动词运用现象。本文主要就这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同时还就词组“不过”与动词“不过”的使用同形现象,提出了从动词语义互对性与并向性差异加以辨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正”、“在”、“着”、“呢”连用共现时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主要是动宾短语)的搭配所呈现的不同句法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同时又根据以上各词在连用共现时所体现的“体貌”特征,即“进行”和“持续”,分析了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时,在语义语用平面的自足或成句的情况,并从信息量承载和前景、背景认知关系方面,对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所呈现的句法分布特征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下文就情态动词must/have to/should/oughtto作一讲一练,便于同学们复习。一、情态动词must/have to 1.情态动词must表示义务或职责,意为“应该”、“必须”,只用于肯定句和疑问句中;其否定式must not,表示“不应该”、“不许可”、“不准”、“禁止”。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中,从初一就开始接触“动词+宾语+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这一结构。那么,究竟哪些动词后的宾语补足语不带to呢?不少学生感到难以  相似文献   

14.
be动词又可以作系动词,通常用于“主+系+表”结构中,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be动词非常重要;在一般现在时态中,be动词一般分为am、is、are三个形式。那么,如何记住be动词的用法呢?朱老师有这么一个歌诀,请同学们认真去记,并掌握它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必需必须①“必须”是副词,意思着重在“非这样不可”;“必需”是动词,意思着重在“必不可少。”②“必须”后边一般总跟着动词;“必需”后边一般不跟动词,但可和“所”“的”配合使用。例:你必须完成这个任务。水是人类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泉州话动词性谓语句里,要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情态,经常用动态助词“者”、“■”、“咧。这三个助词可以单个儿地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相互并连或三连地用在动词后面。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7.
“口”就是“嘴” ,但是“亲口”和“亲嘴”的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汉语中有两个“亲” ,一个是动词 ,一个是副词。“亲嘴、亲吻”中的“亲” ,是动词性的 ,用嘴唇接触表示亲热。“吻”就是嘴唇 ,也就是“口”(口的表面 )。“吻”也可以作动词用 ,用嘴唇接触表示亲热 ,这时“吻”是动词“亲”的同义词。“亲口”中的“亲”是副词 ,是“亲自”的意思。“亲笔、亲临、亲手、亲身、亲眼、亲征、亲政”等词中的“亲”都是副词。所以“亲口”和“亲嘴”的区别不是由“口”和“嘴”的差别所造成的。其实 ,“亲嘴”和“亲口”的通常意义 …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动词系统中的“坐动”、“散动”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氏文通》的“坐动”,指充当了谓语的动词;“散动”,指充当了主语、宾语、表语、介词的宾语、定语的动词。二者的划分标准是动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功能。这种划分揭示了汉语动词既可以充当谓语,又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这一特点。因而《马氏文通》“坐动”、“散动”的提出对研究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多功能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其一定的含义,也有其不同的重叠形式。如AABB式的,一般是形容词,ABAB式的,一般是动词。不过,“一般”并非“绝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特殊的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V成一量”格式对动词和量词的管控,并将格式中动词及语义特征进行了分类,即可分为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和客观动词。量词以“片”和“团”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