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构成的一个概念体系。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均是自由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实现自由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自由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蕴,但在历史变迁中始终有一些未变的因素,即个体自由、个性发展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个体自由是前提,个性发展是目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手段。对自由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澄清对该问题的理论认识,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政治上相应而生强烈的“文化自觉”的要求,这一要求若要得以真正落实,核心问题在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兴起的;它的另一个更常见、也相对本土化的名称是“人文教育”。仔细分析,三者从内涵到外延并非全然重合,这就为目前广义的人文教育的具体展开留下了争议空间。但这尚非作者所着重关心的;论文探讨人文教育的政治意图及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尤其关注目前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同其根本理念之间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政治上相应而生强烈的文化自觉的要求,这一要求若要得以真正落实,核心问题在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兴起的;它的另一个更常见、也相对本土化的名称是人文教育。仔细分析,三者从内涵到外延并非全然重合,这就为目前广义的人文教育的具体展开留下了争议空间。但这尚非作者所着重关心的;论文探讨人文教育的政治意图及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尤其关注目前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同其根本理念之间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但对于什么是通识教育,中外学界却莫衷一是,需要深入探讨。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对于我国发展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且,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开展通识教育值得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博雅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衍变,产生了一些相关概念.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探求博雅教育的价值,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分类必修领域、写作和外语.基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理念,分别为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设置个性化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采用分类必修模式,超越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科制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既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开拓出新学制的蹊径。小学教师要具有实实在在的本科水准,这正是新型小教师资的专业化特色。作为对策,我们提出在三元并举的课程设置的前提下,突出通识课的作用,使学生具备小学教育特别需要的综合素质与优雅品性。这一培养目标及策略可以概括为一点:就是以“博雅”为手段塑造“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岸许多高校尝试通过书院教育来解决当前通识教育的困境。文章介绍了现代书院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台湾地区高校书院教育的发展现况,并对台湾几所书院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学的招生对象、招生方式、组织结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两岸高校书院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文章认为,无论各高校是否推行书院教育,都应回归博雅教育精神,结合正式课程的知识陶冶与非正式课程的环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介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作法,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发展的三个阶段,介绍了元培博雅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基本路径,以资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的发展经历了通识教育的萌芽,理念浮现,理念形成,实践开始,计划实施,根深蒂固以及发展阶段这一系列变革。了解了通识教育的发展也为我们能更好的在国内发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与大学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博雅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身处人文与自然世界中的个人自觉与自主。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无论是培育博雅人才还是专业人才,通识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让人自由的大学精神.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学践行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在理念层面设计清晰的培养目标,在制度层面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在组织层面推进深层次的变革,在执行层面注重师资的培养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4.
结合《1828耶鲁报告》博雅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通识教育的内涵包括了理念、制度与课程三个维度。全人教育的一些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首尔国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博雅教育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评介,分析了其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的实施与相关的教学和课程管理措施,指出了其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选课与学分要求、教学模式与考评规定等方面的实践中值得我国高校学习的方法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浅谈博雅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博雅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以及对博雅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把博雅教育注入其中,要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与liberaleducation(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有着颇为复杂的关系.作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liberaleducation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活力;通识教育是个相对晚近的概念,大约形成于19世纪初期,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概念同时出现.1945年的哈佛红皮书问世后,通识教育概念后来居上,广被接受,但二者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目前“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概念上的模糊,以及相应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解上的混乱,论文从课程社会学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了美国大学和我国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比重,指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数理自然科学的绝对重要地位,而且这种地位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有追求知识整体性的考虑;“通识”之“通”和“博雅”之“博”,即是基于知识整体性而论。同时,论文通过对中、美两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具体比较,对我国目前“博雅教育”中的“精英”意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源自对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但这个术语本身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或变迁.当英国人在16、17世纪通过翻译创造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时,自由人/奴隶之间的两分法被绅士阶层/非绅士阶层之间的两分法所取代,liberal的语义也从“适合于自由人的”转向“适合于绅士的”;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语义,意指“非专业的教育”,博雅教育概念逐渐与新出现的通识教育概念合流;从19世纪末开始,博雅教育从针对绅士阶层的教育变成了对所有公民的通识性教育,并日益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勾连在一起,liberal的语义也从博雅转向了自由,博雅教育变成了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