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是给予,爱是分享。 2008年的5·12大地震,让我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但是学会了什么呢?就是学会了分担痛苦和分享爱的快乐。一场苦难让人觉得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当他能给别人爱的时候,他就长大了。其实我们今天都在说,人人都是喜欢被爱的,人人都是渴望被人爱的。但是,爱是给予,爱是分享,当我们能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孩子失意时,我们一定要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走出困境,感受人们对他的关怀和爱,让孩子感受自己的重要.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一、尽量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张同学是我们班的学困生,学习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他甚至没有理想。在课堂上老师们从来不怎么理会他,而他也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趴着无所事事地乱画或  相似文献   

4.
葛妍 《家长》2014,(8):63-63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注定会是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命中注定会碌碌无为。一切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则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很多爱的方式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特别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往往比较急躁,轻则不厌其烦、苦口婆心,让孩子觉得我们唠叨,他们反而不以为意甚至不胜其烦。重则大骂,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还美其名日:“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有次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候车,3岁的艾米利奥对我和他妈妈说:“爱!爱!”然后让我跟维维安明白,他要看到我们抱在一起。虽然这让人十分尴尬,但在闷得发慌的旅客面前我们还是照做了。可是艾米利奥要的是我们更热情的拥抱。还要爱,他说,还要爱。我们只得很矜持地遵照吩咐,还是不行。艾米利奥一直坚持。最后直到他满意了,才一屁股坐在我们两个大人中间,当“爱的三明治”。孩子连做梦也没想过,为什么爱会不好意思呢?他所在意的,只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彼此相爱。当他紧挨着父母做“三明治”的时候,小脑袋瓜子里在想什么?我只能想象,但我相信他一定感觉…  相似文献   

6.
"鱼头的故事"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母爱是伟大的,对于这位母亲的伟大奉献,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为之感动,但是我认为母亲的无私和伟大,在她有生之年不让儿女真正的领略,深切的体会这份爱,我为她觉得遗憾.对于这位母亲的爱,我要说的是:爱他就让他听到,让他看到,让他感受到,因为爱就像流动的水一样,爱是双向的,爱是接受,爱是给予,我们要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给予别人爱,懂得爱别人,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爱人的心,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7.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认得很多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早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是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  相似文献   

8.
6.给孩子提供最少的帮助,使孩子获得最多发展独立的机会,但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要给予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帮助孩子。如和孩子一起来旋转门把手,让孩子感受到如何使用它,以便他将来能独自使用。当一个小女孩坐在我们旁边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她穿靴子,  相似文献   

9.
温柔的力量     
理解是相互沟通的桥梁,能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发生过程,再做出处理的决定。要让他觉得老师是在帮助他对事情有所理解,这样一来他会对你更坦诚,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理解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相信有了我们的细心呵护后,他们会更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人类失去艺术道德会是什么样?大家都让孩子努力学习,凡是和学习无关的一律不让做,目的是希望让孩子将来能够幸福。但是人们忽略一个问题:当我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的时候,我们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1、溺爱型家庭教育。父母的爱是博大的爱,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但是,在爱的记忆中,有的爱让孩子幸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爱却令孩子反感,让孩子痛苦,甚至使孩子走向一条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溺爱。现在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稀缺性使得他们成了现  相似文献   

12.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爱就像是杠杆,让我们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师爱呢?本文认为以尊重为前提,时时关怀、信任、鼓励孩子,严中有爱,宽容而不纵容,让孩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以为我们老师只要每天爱自己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孩子要爱别人,告诉他们要爱班级、爱小伙伴、爱父母……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是爱。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明白,原来爱不仅仅是告诉,还要真正用心去交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感受爱,如何去表达爱。班上的毛毛属于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整天闯出这样那样的祸。在刚入园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里来"告状",说毛毛打人。我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与毛毛沟通,希望能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子勋 《山东教育》2005,(27):61-61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岁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存在信息误解,某些不当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强化的结果。比如,5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忙自己的事,不怎么在意他;而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父母立即增强了他的关注。为了让孩子改变而增多对他的表扬和爱,结果反而使孩子犯罪的冲突增加。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17.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18.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无论过去他是否爱过后来却忘了,又或者是否是从未爱过。当你无法成为他心里的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心便不会记得你。虽然他知道你还深爱着他,但他宁可选择装作不知道。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在你不开心,或者是遇到麻烦而彷徨的时候去打搅他。也许他会在接到你的电话的时候,淡淡地安慰你几句,却也仅此而已。也许你会再想要一点什么,于是说:“我们见面吧。”而他肯定心有烦躁了。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爱,你的人,就会显得廉价许多。你占了下风。他会说:“好,不过我现在有点事情。晚点的时候你再给我电话吧。或者我给你电话也可以。”而你这时千万不要当真,他只是找了个不是很高明的理由来搪塞你。请,不要真的去等,不要骗自己。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孩子,他的进步要慢一些,再慢一些……
  吴加加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底子薄弱,40、50,这分数就像甩不掉的小尾巴一样,跟他如影随形。但是,我一点也不讨厌他,甚至还有些喜欢。
  我发现了这个孩子的一个优点,就是爱劳动。我选他当卫生监督岗,每个课间都去包干区检查卫生。每次大扫除,我都让他负责最难的擦窗工作。完成后,总会在班上使劲地夸他。这个时候,他显得很自豪。所以倒数第一的他,竟从来没有被人嘲笑。选少先队员的时候,更有孩子提议选他。加加也因此更努力了。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10,(4):4-7
我们会为孩子做一切事情,给予他无限的爱和关怀。但是,孩子还有一个更大的需要,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