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斌 《新闻记者》2004,(4):58-59
我是一个典型的“七十年代”。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时,生活中到处都还带着贫困的痕迹,很早就得学习体谅大人,适应环境;九十年代上大学时,读多了世界名著、古典作品,“经典”意识由此根深蒂固;新世纪参加工作时,心底里告诉自己,好好工作,生活最忌一个“混”字。  相似文献   

2.
宿舍里住进一个男军官 走进军事记行列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报社调我时只见其,没见其人,直到调档案时才知我的性别。经过一波三折,我成为《火箭兵报》的一名军事记。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有个男记就对我说:“女人当军事记,麻烦!”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就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3.
我的第一个新闻学教授 1995年春天,我从北京飞抵华盛顿的当天晚上,就给我十几年前研究生院的老师泰德·葛普打电话.  相似文献   

4.
薛宝海 《视听界》2013,(1):126-126
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中有个细节,到中国河南灾区采访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瑞德,晚上睡觉时,发现他的驴子被灾民偷走。当他起来搏斗的时候,发现自己寡不敌众,坚持下去损失更大。于是很快改变策略,主动让出驴子,又拿出饼干,条件是留下自己的相机,灾民答应了。  相似文献   

5.
"去打仗不带着法国就像去猎鹿不带手风琴一样。你只不过是把许多毫无用处又吵吵闹闹的东西留下了。"这是中央编译出版社近期翻译出版的《法国对美国的背叛》一书的卷首语中的两句话。这番尖酸刻薄的话出自美国国防部前副部  相似文献   

6.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年轻化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普遍现象。新人给报社带来了活力,但队伍太年轻,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问题。前两年,我常听到群众对老记的描述是:见了记就像见了老乡,特亲切,拉个家常拉个呱,说起话来一点都不外道,跟自己人一样。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老通讯员对新记的描述则是:现在的记,和老百姓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老百姓说句  相似文献   

8.
盛夏七月,作为军报参加“记者蹲点看基层”采写活动的最后一名记者,我一头扎进了广州军区“官兵团结模范连”——某集团军高炮团七连。在近半个月的日子里,自己在与官兵摸爬滚打之余,在《记者蹲点看基层》专栏里刊发了《这里的风气催生战斗力》、《这里的风气真能培育人》、《这里的风气源自敢较真》、《这里的风气让人底气足》、《这里的风气有益干事业》等5篇稿件,编辑部和值班的社领导对此组稿件倾注了不少心血,也给予了较高评价,有的稿子还被评为“当天好新闻”。《这里的风气催生战斗力》一稿,还获得了总政宣传部《记者蹲点看基层》优…  相似文献   

9.
德纳(Charles Anderson Dana,1819-1897,又译戴纳)是美国19世纪著名新闻记者和报业主。1819年,德纳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贫困家庭。1839年,他进入哈佛学习。由于经济窘困以及视力问题,一年后退学。在哈佛时他与乔治·里普利(Gorge Ripley)相识。1841年,他加入了里普利创办的德文《先驱报》(Harbinger)。  相似文献   

10.
解芳 《军事记者》2006,(11):59-60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在当时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红军将士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所付出的流血牺牲、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一次让世人知晓,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通过自己在边区等地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采访了大量的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最后写成驰名全球的杰作《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正是这本书,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这本书,让全世界知道了伟大的红军长征。令人可敬的中国情结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通讯》2012,(11):64-64
据《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报道,媒体分析组织4thestate在对美国主流报纸的头版新闻以及突发事件头条记者调查分析称,几乎所有撰写新闻故事的记者都是白人。调查发现,头版关于大选的文章中.93%由白人记者撰写,而亚裔记者所写新闻比例为3.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市民担任记者采写新闻的新闻网站在韩国、日本出现,市民踊跃参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如韩国的"Ohmynews"、日本的"JanJan"。这一新事物已引起新闻业界的关注。去年6月,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今日美国》在报道中这样评价: "Ohmynews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它在韩国是如此受欢迎,卢武铉就任总统后第一个接受采访的媒体竟是Ohmynews。" 《圣何塞新闻纪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