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定秀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1):74-77,160
区域文化性格的现代转型,是区域发展活力的源泉和基础,本文以巢湖区域文化性格特征为例,探讨实现这种转型的途径为:一、浓郁传统文化精神的底色,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优性配置,二、培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打破文化性格中惰性因素的束缚,三、注重农村文化建设,促成农民文化性格的现代演变。  相似文献   

2.
巢湖水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具地方特色. 文章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巢湖水文化的传播优势与传播策略,为巢湖的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巢湖的水文化传播研究,将会对构建巢湖文化圈的城市形象,打造安徽地方品牌,增强安徽文化的竞争力产生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略论巢文化     
环巢湖地域的区域文化概念一直比较模糊,本文提出并明确了巢文概念的内涵、基本地域范围和时间跨度,在此基础上,对巢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探索,指出汉代"巢湖"一词出现以前,巢文化就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4.
略论巢文化     
环巢湖地域的区域文化概念一直比较模糊,本文提出并明确了巢文概念的内涵、基本地域范围和时间跨度,在此基础上,对巢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探索,指出汉代“巢湖”一词出现以前,巢文化就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巢湖民歌是民歌海洋中的一支奇葩,它透视出远古遗风的家园意识,彰显出以水见长的生活方式,体现以秧为主的民俗,折射出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巢湖民歌根植于民间、来源于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巢湖民歌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进去音乐文化研究的领域,并登上舞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种艺术形式。巢湖民歌为传承和发展巢湖区域文化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巢文化"的开发、利用程度,决定巢湖电视台的发展前景;同时,巢湖电视台对"巢文化"的宣传也有利于巢湖城市文化品牌的确立.巢湖市地方特色的确立与巢湖市电视台的传播,在文化功能的塑造下互相融合.巢湖电视台最理想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通过城市文化构建起电视台与城市间的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弘扬历史文化、展现地区风采的文化旅游,已成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巢湖焦姥文化丰富了该地旅游资源,地方政府也正着力予以开发.而当前巢湖焦姥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现实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只有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提高焦姥文化地位,加快焦姥文化资源整合,才能使焦姥文化旅游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从环巢湖文化旅游研究现状着手,发现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虽分布零散,但也有一定的集合性。沿此线路,进一步地分析了环巢湖文化资源的类型,并依据其文化资源分布的特点将环巢湖文化资源进行了简单地空间划分,同时结合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环巢湖旅游发展的内在需求,从了解相关基础理论、制定基本整合原则、确定整合措施三方面提出了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设想。  相似文献   

9.
地名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它和地下文物一样,蕴藏着历史文化密码。解开这些密码,也就打开了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宝库,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环巢湖区域众多城镇乃至自然村的地名,都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一区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随着地下文物的进一步发现,这一意义将会更加凸现。地名的文化资源必然会带来旅游资源。地名文化资源有浅与厚,真与假之分,在作为旅游资源景点开发时,必须择善而从。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名的文化资源真正为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巢湖流域文化历史悠久,巢湖独特的地理环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颇具湖区特色的文化形态。先秦时期巢湖流域文化呈现延续性,独特性和交融性,开创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商丘地域文化是由火文化、商文化、汉文化乃至宋文化组成的特殊文化资源体系,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丘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应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传到日本,通过其本土文化语境的吸收与融合,最终形成自身的文化传统。而中华文化传入的路径,都是通过东亚海域交流得以实现的。对于日本来说,宁波具有特殊的历史内涵。日本学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积累,2005年实施的一项以宁波为中心的特定领域研究。以这一研究为基础,分析宁波地区与日本文化的渊源,总结了宁波研究发展的历史和成果,并指出区域研究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所在。地域性、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与地方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内涵、理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探索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所取得成就、东西部的差距;论述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文化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且指出:民族自治地方具有发展文化经济的文化资源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既要关注文学演进的纵向考察,又要重视文学发展的横向审视。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辨认与评价,区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也具备了充分的学理依据。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论视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共时性参照,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也不能排除历时性比较,两者结合起来,方可在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相互交叉的视野网络中,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现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文化汇通意义。传统文化视野和区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理是白族主要聚居区,地处滇西交通和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白族古代金石文献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一是尽情书写“苍洱境”淳美自然山水家园的地域本色;二是持续不断地吸收儒家文化,并以之为核心建构白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结构;三是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创造白族地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对地域性综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只体现在某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上。中国百年左右历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办学历史短的地方性大学应该积极地从地域文化精神中去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创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应该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大西南诗人的活动,成为新时期中国大陆新诗流变的先兆,中国新时期诗歌运动最真实的缩影。这个史实显示大西南的区域化具有某种特别的影响本地区诗人的化动力。《大西南化与新时期诗歌》有关区域化性格理论视角的合理选择及其成功运用,对新时期中国新诗流变区域化动力的成功探索,成为这本专最让人珍视的学术收获。  相似文献   

19.
黔东北地域是古代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文化流变中,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该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变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与乌江中下游地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变迁、建置沿革、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措施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简单追求文化标识、直接移植文化等现象,在研究方面则较少关注地域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格,地域文化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物质承载方式。本文以北京地域为例,分析北京地域文化的三个特征以及对学校文化地域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