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是中国当代集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林语堂同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1976年于香港病逝.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的大量中英文翻译作品更是让他扬名海内外,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国外用英文写书的中国作家[1]86-88.本文拟解读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以再现这位近现代著名文人文学与翻译创作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2.
彭靖 《档案天地》2013,(7):40-42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现代文学大师,也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其译作和外语创作多于母语创作;汉译英作品超过英译汉的作品,因此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榜首长达52周,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他翻译的《浮生六记》是汉籍英译作品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对《浮生六记》的翻译的分析,来探究林语堂的翻译观念,以进一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他翻译的《浮生六记》是汉籍英译作品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对《浮生六记》的翻译的分析,来探究林语堂的翻译观念,以进一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他翻译的《浮生六记》是汉籍英译作品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对《浮生六记》的翻译的分析,来探究林语堂的翻译观念,以进一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海外用英文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林语堂是以一个作家身份出国的,他的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笔者认为林语堂在实施小说传播时,能敏锐地发现西方读者所渴望了解的信息,及时发送传播内容;尊重接受者(读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习惯,并进行有效的编码,因而得到读者的认同和理解,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1975年,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林语堂当选为总会副会长。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旅居美国后用英语创作的《京华烟云》(亦译为《瞬息京华》),被欧美汉学家称之为“中国的第二部《红楼梦》”。日本文学界有人曾向瑞典皇家文学院提名将它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林语堂也被国际笔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于 1928-1935年主要从事英译汉,他主要以西方人的目光向中国传送西方文明,进行语言研究方面的变革,1935-1940年转为汉译英.自1930年起,林语堂采用英文改写或英文创作的方式对外译介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文而广受国外欢迎。本文主要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缘起出发,对《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文而广受国外欢迎。本文主要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缘起出发,对《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上(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且表现在他创办的一系列文学杂志上(他因此而团结了一批作家,并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论语派).在创办杂志的实践中,林语堂提出了不少极有见地的观点.整理这些观点,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林语堂身兼文学家、编辑家双重身份的完整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办好杂志亦不乏启示作用.林语堂的杂志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先生长于英语。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用英文写作的小品文集,我收藏有第二册,至少还出版过第一册。美国作家赛珍珠正是读了他的英文小品,才邀他到美国定居,从事教学和写作的。他的大多数长篇作品,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编辑出版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丽萍 《编辑之友》2010,(8):122-123
林语堂是一个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化名人,他创作的<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长期蝉联畅销书榜首,他编纂的学生英文读本大卖,他在20世纪30年代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等期刊竟至使幽默成为一种文风、一种生活的艺术,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在上述活动中,林语堂或是作者,或是编纂者,或是编辑.而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无论作为什么身份,总能从读者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使他成为一个从来不是为研究而写作的纯学者,而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一个有着社会使命与人文关怀的学者.认真研究林语堂著书办刊过程中所形成的编辑出版思想.对于我们在出版活动中进一步实现作者、编辑、读者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振涛 《兰台世界》2015,(1):141-142
具有与众不同翻译气质的林语堂以其独到的翻译理论和双语创作"脚踏东西文坛,评价世界文章",深受中西方文坛、译坛的敬重。他的翻译注重对原文的选择、心理因素的融入以及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为后世定立了一代翻译标杆。  相似文献   

1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31):7
正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翻译与推广很重要《今晚报》报道:中国作家进入国际视野,译介是必须的门槛。"作家的创作风格会影响他们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比如贾平凹《秦腔》中民族性乡土性的语言特点,翻译之后很多东西就丢掉了,只剩下了一堆鸡毛蒜皮的语言。王安忆的《长恨歌》翻译的时候也比较难。相对来说,莫言和余华作品的  相似文献   

16.
何大吉 《编辑之友》2011,(9):126-128
林语堂,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他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系列作品曾经轰动欧美文坛,一度蝉联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并多次再版,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其作品将旷怀达观、隐情遣兴、高雅唯美的中国人生价值观传达  相似文献   

17.
梁宗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尤其在诗歌的翻译上,他"以质取胜"的翻译宗旨,更是让他走上诗歌翻译高峰。梁宗岱的英文翻译作品并不是十分丰富,但却奠定了中国英文诗歌翻译求"精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一名杰出的外围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共翻译介绍了近200多位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达300多万字,数量与他自己一生的全部著作大致相等,被称为我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开明书店出版了林语堂先生的《开明英文文法》,润泽几代,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有关开明书店当年出版的英文读物,版本甚多,其中优胜者当以林语堂先生执笔的为代表。林语堂的次女林太乙(曾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对此在《林语堂传》中追溯道:“1928年,他(林)所编的《开明英文读本》三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 作家。《天浴》、《少女小渔》、《扶桑》、《人寰》、《谁家有女初长成》……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笔触细腻然而很大气。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严歌苓身上集中了艺术家的敏感和博学,这位获英文文学写作硕士学位的旅美作家,如今正在进行双语写作,尝试着在中国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上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