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雷 《北京档案》2020,(5):56-57
提及17世纪清朝政府收复台湾那段历史,可能大多数人熟知的还是中学课本中讲到的头号功臣——施琅,而对"姚启圣"这个名字则略显陌生。为何收复台湾如此奇功,世人只知施琅,而不知姚启圣呢?个中原委还要从档案中寻找。在北京市档案馆特藏库中有这样一份珍贵档案——《剿抚澎台机宜》,它是反映17世纪清政府收复台湾的珍贵档案文献,由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幕僚宋淏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所著。  相似文献   

2.
汉族民间音乐是台湾的传统民间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民歌、南管系音乐、北管系音乐、杂乐等部分都与福建音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台湾许多有代表性的舞蹈大都是随着福建人移民台湾而传入台湾,在台湾又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经过再创造,产生一种与福建舞蹈有着若即若离关系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闽台文化探略》,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进一步开拓了闽台文化研究的领域,高度浓缩了闽台文化精华,对闽台文化的各自特点做了可贵的探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福建篇”,下篇为“台湾篇”。“福建篇”内容包括福建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近代教会学校与福建女性、研究保护妈祖文化的意义、福建的书院教育、福建的金石、福建的古代书画等。“台湾篇”内容包括台湾的自然与历史、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当代佛教、台湾民俗活动的频繁性、台湾民俗博物馆、台湾的美术等。作者对闽台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析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清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宜兰举行,来自北京、天津、福建、广东等地及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本地的学者共有百余位与会。  相似文献   

5.
台湾"生番"朝觐是清廷与台湾原住民在王朝仪轨层面上互动的突出例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事,在随后的筹办善后事宜中,陕甘总督福康安上奏朝廷,提议在平定事件中出力可嘉的台湾"生番""照四川屯练土司之例",进京朝觐。于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和乾隆五十五年八月,台湾"生番"先后两次赴北京和避暑山庄朝觐,并为乾隆皇帝贺八旬万寿。这两次朝觐是清朝皇帝与台湾原住民的直面接触,是清廷理番事务的特殊体现,具有巩固海疆一统的政治涵义。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中,编选有关乾隆朝台湾"生番"朝觐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档案》1999,(5):40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以后,东南沿海包括金门、厦门等岛屿在内,均为清王朝所控制,祖国大陆业已完全统一.历史上的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祖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闻榜     
郑立中:履新国台办副主任国务院最近任命54岁的郑立中正式出任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副主任,原任厦门市市委书记的郑立中5月就已卸任书记一职。郑立中1978年以后一直在福建工作,接待过许多台商,相当熟悉台湾的情况和台湾民众的想法。另一位晋升国台办领导层的是担任主任助理一职的叶克冬,他上世纪90年代初调至国台办工作,曾任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台湾事务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2015年7月26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策划主办的首届"亲亲闽台缘"听友见面会在台湾嘉义举行。100多位台湾听友从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赶到嘉义,与东南广播的主播见面、互动交流。台南听友李文仁说,"以前听大陆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次见到老家福建来的电台主播,真的感觉蛮亲切的!"报名参加活动的台湾听友逾1000人,但由于场地限制,最终只能以"有奖问答"形式,筛选  相似文献   

9.
身为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的辜振甫先生,给人留下温文儒雅且练达机敏的饱学长者印象。然而,他不是一位单纯的学者。横跨台湾政商两界的辜振甫,兼有“经济外交家”的名号。历任的几位“总统”都曾授予他殊荣。祖籍福建的辜振甫,1917年生于台湾名声显赫的庶港辜家。其父辜显荣时,辜家以6000多公顷农田、300多公顷盐田、18家糖厂等产业成为当时台湾的三大地主之一。1937年辜显荣去世,辜家日渐衰微。已从台北  相似文献   

10.
姜亚沙 《图书馆》2008,(3):124-125
通过对几部重要清朝福建台湾奏议的研究,反映当时福建台湾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1.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政府为了打击郑成功的势力,采取"迁界"措施,漳州沿海龙溪、漳浦、海澄、诏安奉旨迁移内地。土地荒弃、人口流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之前的20年间,漳州教育受到严重挫折,科举文科考试上榜人数稀少,武科人才及非科举出身的名将在漳州应运而生。时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对漳州教育倾囊相助,使漳州士子为之奋发努力,并在复界之后,科举考试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20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发表讲话,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和模糊的态度,但是,历史事实是无法回避和模糊的.我们富阳就有三位著名人士在开发台湾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三国吴大帝孙权,是通航并开发台湾的官方第一人.唐朝的名士施肩吾,是率族人定居澎湖的民间第一人.清朝道光时的周凯在出任台湾兵备道期间,为平定台独势力"张丙之乱",维护祖国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历史证明,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图谋和"台湾独立"的道路都是走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的东南海疆,有一个长约370公里、平均宽约305公里的海峡,海峡东岸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西岸是福建省。历史上台湾曾隶属于福建。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大批的福建闽南族群随之来到宝岛,胝手胼足、筚路蓝缕开发建设这片土地。台湾现今2000多万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祖籍在福建。  相似文献   

14.
林洁 《兰台世界》2019,(12):148-150
1874年,日军在台制造"牡丹社事件",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御敌,逼退日军。在台期间,沈葆桢等船政人兴办义塾,加强对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并将船政学堂中西结合的新式教育制度及理念引入台湾,对台湾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台湾原住民教育、新式教育引入台湾、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阐析福建船政对台湾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康熙,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康熙在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上下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种种腐败之风严重泛滥,已经直接威胁着“盛世”的存亡。  相似文献   

16.
试论涉台宣传中系列报道的特色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福建省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在涉台报道中,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的福建理所当然地处于前沿地位。因此,闽台之间的重大交流活动以及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的成就和进展都成为福建各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18.
旅顺博物馆保存一组涉及1883-1885年中法战争的信札,共计11通.主要为中法战争期间驻守福建、台湾的官员致福州将军穆图善的.其中有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信札1通,闽浙总督何璟信札4通,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联名信札2通,闽浙总督杨昌濬信札3通,帮办福建军务杨岳斌信札1通.  相似文献   

19.
台湾宗教与大陆肖恩芳台湾宗教可以说是渊源于大陆。台湾各寺庙所奉祀神灵,几乎全是来自大陆。如观音菩萨来自浙江普陀山;孔夫子来自山东;张天师来自江西;瞿公真人来自河南;文昌帝君来自四川等。绝大多数来自福建和广东,尤以福建为多。"三山国王庙"123座,是清...  相似文献   

20.
7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在祖国的东南沿海、崛起了一支由生活在福建的台胞为主力建制的台湾义勇队,他们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转战闽、浙、皖等省开展抗日活动,为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宝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爱国的台湾义勇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为我们揭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共赴国难的悲壮情怀。台湾义勇队不仅是台胞参加祖国抗日的代表,更是台胞拥护支持祖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