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猎犬是契丹人狩猎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追逐野兽,不获不归。契丹猎犬很有特性,且形体细长,契丹人对猎犬的驯养方法独特,造就了诸多契丹名犬,对契丹人狩猎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2.
契丹语言文字研究是阿尔泰语言学、契丹史和辽史的一项重要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在契丹小字释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契丹文字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契丹小字的成功解读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20年来契丹文字石刻资料的大量出土。  相似文献   

3.
夏宇旭 《兰台世界》2013,(12):1-1,4
猎犬是契丹人狩猎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追逐野兽,不获不归.契丹猎犬很有特性,且形体细长,契丹人对猎犬的驯养方法独特,造就了诸多契丹名犬,对契丹人狩猎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辽代契丹境内的语言和文字使用情况,总结了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契丹文消亡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人们研究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宁波 《兰台世界》2023,(3):128-130
金代北京路地区内的部族管理机构有群牧所、诸乣。合鲁椀、耶鲁椀两处群牧所在北京路地区武平县、临潢、泰州境内。北京路地区内设乌古里(乌鲁古)、石垒、助鲁、孛特本、计鲁、唐古、迪烈(又作迭剌)女古诸部节度使。北京路部族游牧区是金代官营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一些部族已经进入农业社会,但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游牧区内有女真皇帝专用的围猎场所;庆州朔平县、泰州乌古里石垒部是重要的池盐产地;大盐泊经历了从官司榷卖到商税制的变迁,说明边境地区存在榷场互市贸易。  相似文献   

6.
方东杰  曲赫 《兰台世界》2013,(11):116-117
文章介绍了辽代契丹境内的语言和文字使用情况,总结了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契丹文消亡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人们研究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契丹之称,最早始于《魏书·契丹传》。唐天复三年(903)耶律阿保机被拜为于越,掌握部落的所有军政大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王朝,后改称辽,从此开始契丹族庞大帝国的统治历史。在契丹民族的历史上对古城沈州建立做出贡献的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辽太宗耶律德光。首先,辽太祖是沈州古城建造的奠基人。建私城是契丹民族的特有社会现象,在契丹没有建国之前,契丹人通过战争掠取私奴和关内流人的投附,在他们统治的区域内让私奴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形成村落,聚村为城,这些地区便成为了契丹贵族的私城,称为头下城,是军城,这样每个城都属于某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契丹民族对其先源民族宗教信仰的承袭情况、契丹民族萨满教信仰的表现和萨满教信仰对契丹民族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古代契丹民族的萨满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全资书店在广州成立由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开办的内地首家全资书店──联合书店日前进驻广州北京路,并已通过3个月的试营业,正式开张。联合书店所在的北京路314号,曾是100年前中华书局广州分局的所在地,也是2005年撤离的经营了超过半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10.
宁波 《兰台世界》2020,(1):151-155
金初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对北京路地区实施大规模移民政策。由于人口聚集程度高,北京路地区经济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金源内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北京路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种植制度均为一年一熟制。农业生产较辽代有所进步,牛耕应用更加普遍,铁制农具的应用量增加,农业生产出现精耕环节。制盐业与陶瓷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比甲骨文更难破译的“世界之谜”;这些古老的“契丹小字”中保存着许多极珍贵的历史资料,解读了它,就能把人带入一个神奇世界…… 大辽兴起,契丹小宇横空问世 据史料记载,契丹族是东胡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原游牧于辽河上游,曾臣属于突厥和回鹘。他们以聚族分部的形式,过着“随水草、就畋猎、仰(氵重)酪、车帐为家”的游牧生活。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不少中原人来其境内,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契丹人逐步掌握了种植庄稼、编织、冶铁、煮盐和建筑房屋、城郭等技术,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相似文献   

12.
契丹民族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辽王朝之后,曾经发展、活跃于北方地区四百余年,历史变迁中契丹人在保留着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不断学习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各种优秀文化与先进技术,使契丹民族得以不断强大。  相似文献   

13.
蒋诏宇 《兰台世界》2014,(10):101-102
契丹民族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辽王朝之后,曾经发展、活跃于北方地区四百余年,历史变迁中契丹人在保留着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不断学习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各种优秀文化与先进技术,使契丹民族得以不断强大。  相似文献   

14.
在契丹辽王朝的政治生活中活跃着一支重要的汉官队伍,其中辽初的汉官群体尤具特色。这群在特定历史时期投身于契丹统治集团的汉官,其身份背景及仕宦历程有着鲜明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契丹辽朝建立之初的政权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兰台世界》2016,(3):103-105
原始的母权文化、游牧民族的习俗以及儒家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契丹文化中母性崇拜现象大量存在,不论是契丹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还是礼仪活动、政治法律等方面,都留下了母性崇拜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6.
自北魏太和三年(479)至阿骨打劝立金州(115)近七个世纪的时间里,契丹人在阜新地区繁衍、生息,并在这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本文针对此方面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契丹射柳习俗的起源,学术界大体有两种观点,即外来说和巫术说。当然这些观点有其可取之处,然而撩开历史迷雾可以发现,契丹射柳习俗源自于契丹民族原始巫术,旨在控制雨水等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8.
辽代雕成《契丹藏》之后,该藏经以赏赐、购买等方式传入高丽,这为高丽藏经的雕印提供了重要基础。《契丹藏》进入高丽是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9.
数佳杰 《兰台世界》2006,(11):56-57
契丹民族曾是一支活跃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转逝而去,但它曾经留给了我们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反思。本文主要就契丹民族在文化上的民族性、地域性、同化性和多元性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辽朝地处我国北部草原地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塑造了契丹人特有的文化习俗,大漠多寒多沙的气候使契丹人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服饰文化和饮食习俗,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