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正>诏令文书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或以皇帝名义所颁发各类皇命公文的总称,历代赋予诏命文书的名称、用途和程式不尽相同。清代的诏书、诰命、敕谕,上谕等均是皇帝的诏令文书,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圣旨。起初,帝王将相上通下达均可以用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诩"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朕",下  相似文献   

2.
琉球国位于福建以东的海上。元朝末年,琉球分裂为3个各自独立的国家:中山、山南和山北。其中,以中山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琉球3国都是与日本历代政权平等交往的国家。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3国,分别册封了3国国王。琉球3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了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  相似文献   

3.
曹玉兰 《兰台世界》2012,(29):45-46
《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两本诏令汇编,从文书档案选题、设置类目、拟制文书档案标题等方面对诏令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一代诏令文献的利用、保存和流传,也为古代文书档案的整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果 《档案管理》1999,118(3):40
一、宋朝诏令文书的主要种类 宋朝诏令文书种类繁多,北宋时曾长期为皇帝起草诏令文书的翰林学士杨亿列举了2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依次为制、诏、敕、批答、国书和口宣.  相似文献   

5.
郭美兰 《历史档案》1999,(3):133-135
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3000多件(册)明朝档案,尽管数量不多,但对研究明史却具有其他史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将这部分明朝档案的由来、内容及其价值和作用略作概述。一、明朝档案的由来。档案是历史正在进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历代统治者对文书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王朝也不例外。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总结建国后的立法定制和所作所为时说;“华风沦没,彝道倾颓,自即位以来,制礼乐,定法制,改衣冠,制章服,正纲常,明上下,尽复先王之旧,使民晓然知有礼义,莫敢犯分而挠法。”(《明太祖实录》卷14)明朝的文书…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代皇帝或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各类皇命公文总称诏令文书,民间俗称圣旨。清代,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前所未有,展示和象征皇权的诏令文书最为完备,除沿袭历代传承的制、诏、诰、敕外,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和适应国情需要,又增加了谕和旨。凡皇帝主动颁发的为"谕",回覆大臣奏请而颁发的为"旨"。回覆大臣奏请的旨,因问题涉及面较宽,需要颁发有关衙门遵办的,也称为"谕"。无论是谕抑或是旨,均是皇上下达的命令,一律称为"上谕",是清代独有的诏令文书。  相似文献   

7.
周松 《历史档案》2022,(4):60-68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降明的“达军”与汉军一同驻扎在沙州屯田,但事实上明朝始终没有在沙州地区驻扎过军队,两相矛盾。结合明初汉译蒙古文献、地方志,分析洪武朝西北番卫与明朝的关系,最终可以确定,“沙州”应为“鸣沙州”之脱误,降明“达军”的驻扎地在宁夏,而非敦煌。在运用理校法勘订《明实录》的错误、恢复历史记载原貌的同时,这一结论也为明初宁夏“归附人”来源找到了新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驿传,始于汉朝,唐宗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它是封建社会全国公文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皇帝颁发的诏令文书,都由驿传负责递送到各省及边远地区,各省衙门的上奏文书以及各省间的文书往来,也都通过驿传递送。驿传还为使臣、信差、官员的往来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 明朝为了军情急务、公文往来及信使、官员等乘驿的需要,对驿传制度进行过多次改革,最后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驿传制度。洪武元年(1638年)正月,置各处水马驿站、递运  相似文献   

9.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10.
彭晔 《兰台世界》2013,(11):87-88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11.
罗丹 《兰台世界》2016,(9):109-111
明朝的中央秘书机构数量众多,阵容强大,且已呈系列化模式,而司礼监、文书房等宦官专职的秘书机构是其中"特别"的存在,它们前期为巩固皇权正常运转,但后期却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享有者"。从秘书学的角度出发,探求明朝宦官秘书机构与皇权的关系是对原有历史学研究的弥补,更是起到拓宽研究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书与政治的关系出发,将文书放在明代社会政治的变革中加以考察,分析了文书在明代皇权中的作用、运作方式,以及在明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指出文书制度对于保障明代皇权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目录中,"诏令"之书曾长期被作为"文集"而著录于集部。然而,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诏令"开始由集部向史部移动,至《新唐书·艺文志》在史部起居注类附设"诏令一家","诏令"最终成为史部的组成部分。"两唐志"诏令文献类目的调整变动,是唐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在目录编撰上的体现,是宋代档案文献思想进步的产物,对于后世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书传递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书推荐 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件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16开特精装 220.00元 诏令文书,是清帝独裁统治发号施令的工具,记载着清朝军、政、财、文等各方面的政令,是现今我们学习和研究清史的纲领性文件。《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件》从现存数以  相似文献   

15.
试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琉球,即今日本之冲绳县。据《中山世鉴》记载,隋大业中,遣使者羽骑尉朱宽到海外访求异俗,始至其国,因于万涛间见地形如虬龙浮水中,故称之为“流虬”。至明洪武初,改称琉球,时国分为三:察度王中山、承察度玉山南、帕尼芝王山北。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遣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中山王察度则遣其弟泰期随杨载入明朝贡方物,从此开始了两国间的友好往来。永乐二年(1404年),中山王世子武宁遣使告父丧,明成祖命礼部遣官谕祭,赙以布帛,遂命武宁袭位,从此明朝与琉球正式建立了册封关系①。(一)所谓对琉球的“…  相似文献   

16.
颜晗  丁海斌 《档案》2020,(1):5-14
随着明朝商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商业文书。这些商业文书主要见于出土文献以及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来的各种文献,主要包括政府颁布的政策性商业文书及民间商帮形成的商业文书。商业文书发展至明朝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包括买卖契约文书、典当文书、借贷租赁文书、雇佣文书、合伙契约文书、加工承揽契约、经商执照等等。明代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民间契约文书,其商业文书种类更加丰富、商业文书条款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7.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为了便于交往,两国国君互递国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本文拟从清代两国国书的书写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两国外交文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明朝的治边理念,大致可总结为"守在四夷"与"以夷治夷"两条最主要的观念。这使得有明一代的治边理念,都体现出以防守为核心的保守性特征。明朝对边疆的控制力非常薄弱,仅满足于设置机构、册封当地民族首领并保持朝贡关系,其前期和中后期的疆域大小有很大差异,从而使得其疆域范围模糊不清。尽管明朝未能恢复元朝的疆域,但明朝基本占据了秦代所奠定的中原王朝统一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因此仍然应当以统一政权而非分裂时期予以看待。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国家权力集于皇帝一人。为弥补皇帝个人能力及智慧的不足,明太祖沿用廷议制度作为中央决策的方式之一。明朝前期廷议的形式包括面议、部议、专家会议,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的制定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琉球(今日本冲绳县),明清时期为中国的藩属国,清光绪五年(1879)被日本强行吞并。中国与琉球,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特别是明清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十分频繁。在这友好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档案,这些文书档案既是中琉友好往来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琉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中国方面保存的中琉关系档案主要分藏在三个地方:一是北京。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为国家级档案馆,专门保管明清档案。一史馆所保存的1000余万件清代档案,其中中琉关系档案大约在3000件左右;二是台北。台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