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唐代女性服装与其他朝代相比,具有典型的浪漫、大气及开放等特征,在风格上有着革命性的转变。这些特征及风尚的出现与民族的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受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同时这些特征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治形式及佛教的盛行相关。盛唐时期国泰民安,尤其以妇女的丰腴为美,在服饰上更是色彩艳丽,饱含刚正之气。到了中晚唐,妇女的服饰变得较为保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把原标题的意义译出来,还力求以美的形式再现原标题的风格。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需要有美的视角。本文从简约之美、音韵之美、整齐之美、形象之美、幽默之美、意境之美等美的视角,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之美。  相似文献   

3.
张颖 《青年记者》2000,(3):48-49
报纸的改革、创新都是从版面上体现出来的,版面设计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版面迥然不同。范敬宜说:“报纸是时代的镜子,它不但内容应该充满时代气息,‘包装’也应该反映时代特色,跟上人们审美眼光的变化。它和人们的服饰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和风气……”也就是说,要想体现现代意识,首先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当今时代,通讯手段的提高、电脑网络的迅速堀起、信息的高度密集、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发展的风云变幻等等,都使得人们更崇尚自然、简洁、明快、刺激。作为版面设计,带给人的必须是简洁明快之美,是方便实用之美,是刺激特别之美。那么,怎样才能使版面更具时代特  相似文献   

4.
李海群 《兰台世界》2017,(16):105-109
魏晋时期,服饰的形制、风格有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全面研究魏晋时期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轨迹和方向。通过分析影响服饰变化的诸多原因,得出魏晋时期影响服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战乱、动荡的社会形态是政治因素;魏晋玄学是思想文化因素;社会大众心理变化是内在因素;胡人服饰的融入是外部动力;名人效应是偶然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5.
服饰变迁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展现了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本文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服饰发展历程,描述了不同年代服装所现出的状态和表现形式;分析了每一个时期服饰流行的成因,并详实记录了不同经典款式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是挡不住的春光,这种本能地对美的追求,必然会在服饰上留下每一个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服饰》是一部装帧精美的大型专著,是继《中国历代服饰》之后我国服饰研究领域的又一丰硕成果。每每翻阅,总使我激动不已,在惊叹各民族服饰色彩的鲜明、技艺的精巧、风格的独特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漫步在丰富多采、博大卓绝的艺术画廊的愉悦之情和美的享受。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的编绘者  相似文献   

7.
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大楼同左邻右舍那些注重外部雕饰、线条华丽、富于古典之美的建筑物相比,有着自己简约而实用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这就是继古典建筑流派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节奏     
好的新闻报道,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无一不讲究语言之美。而语言之美,就在于凝炼、精美、音乐性、节奏感!可以说,没有节奏的语言,不能算是精美的语言!什么是语言的节奏呢?节奏表现在音响上。语言是有声的。先有声音,后有语言。声音就是特色。我们凭声音辨别人,凭特色了解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声音就是风格。写作的技巧,说到底,是发扬风格的技巧。有的人写了一辈子,没有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仕女画之中,仕女的服饰体现了丰富的绘画语言,通过典型服饰体现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表现"玉环肥"式的"以肥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唐代仕女图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丰富的服饰绘画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包含多民族的服饰纹样。这都充分表现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同时,其对研究古代服饰的特色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常雯馨 《大观周刊》2013,(12):24-24
唐代妇女服饰色彩艳丽、款式多样、装饰手法新颖、风格典雅华贵,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及其惟哏的祷章长文从唐代画家周防的《簪范仕女图》出发,了解唐代妇女的服饰搭自。颜色、妆容配饰等,还原唐代妇女服饰的审美标准和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12.
王黎 《大观周刊》2011,(31):151-151,216
本文分析了美国翻译家大卫·亨顿所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该诗,即意象之美、汉字的图画性及语法的缺省。从分析可见大卫亨顿的译文风格简约凝练,蕴意深远,体现出人与自然之和谐。  相似文献   

13.
平常看报只要留心点儿,就可发现一些设计得较好的版面,大致有这样几种风格:或具有端庄、大方之美——采用大板块处理,整体布局较为疏朗;或具有素雅、清秀之美——尽可能淡化装饰,造型简洁、朴素而别致;或具有活泼、洒  相似文献   

14.
张云志  路倩 《兰台世界》2013,(12):149-150
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包含多民族的服饰纹样.这都充分表现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同时,其对研究古代服饰的特色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服饰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是主持人对节目类型、节目风格及节目内容的一种昭示,如何在掌握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服饰语言,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大观周刊》2012,(12):169-169
服饰作为民族识别的依据之一,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风格独特、色彩斑斓、装饰华丽的民族服装,无疑是中国服饰史中光辉的一页。在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巨大的魅力的同时,更应看到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服饰设计将呈现向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服饰的功能要求也将越来越细化、具体化,最终使服饰能够适应自己变动的不同环境要求。因此,现今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是,现代服饰设计如何立足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之本,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去发现、去寻求、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周丽娜 《传媒》2016,(7):64-65
《远方的家》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日播旅游类纪录栏目.栏目秉承行走和体验的宗旨,带领受众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关注社会民生,并探寻人文奥秘,发现自然之美,体验旅行乐趣,充分彰显了祖国大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形成了独特的栏目风格和品牌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之美对现代生活尤其重要,艺术设计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它包括服饰设计、生活用品设计、建筑设计及交通工具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师的劳动成果,来满足人民的需要。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双重作用。它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能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先进和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一本设计精美的图书,除了要求设计风格和书籍内容相匹配外,还需要讲究对书的设计理念的梳理、设计形态的把握以及节奏之美的追求.设计者要顾及书籍的外在和内在、整体和局部、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把握书的个性,了解书的内涵,把书籍设计的韵律美、节奏美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服饰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朝代的服饰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明代时期,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代服饰以其端庄传统、清新典雅、华丽之美等特色著称,无论是工艺选材,实用效果,还是服饰图案内容,审美特质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审美价值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